分享

记忆何智丽 · 那些“叛逃”的中国运动员

 老鄧子 2017-06-30



她曾经叫何智丽,现在叫小山智丽,1964年9月30日出生于中国上海,原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曾经获得过各种乒乓球大赛的冠军,所向披靡,一路横扫各国乒乓球运动员,然而39届世乒赛上,被迫要求输给管建华(同位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以增加夺金几率,她却不服从组织安排,以3:0的成绩战胜管建华,并最终夺得冠军,当时组织上十分震怒,同时也没有人与她分享她夺金的喜悦和快乐,所有人几乎一瞬间都与她划清了界限,本应受到严惩的何智丽,后经上级协调,虽然免于处罚,但次年被取消参加奥运会资格,直接导致她1989年退出乒坛,远嫁东瀛,迁居日本,加入日本籍,改名为小山智丽。1992年以日本国乒乓球运动员小山智丽的身份复出乒坛。


何智丽曾经是我国最为优秀的乒乓球选手,那个时代,“让球”并非秘密,但这些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于是,何智丽并未听从教练组的安排。




1987年印度新德里举办的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在女子单打项目进入半决赛时,出现了三英战吕布的局面,即中国三名选手何智丽、管建华和戴丽丽面临韩国选手梁英子一人的挑战。半决赛对阵形势为何智丽对管建华,戴丽丽对梁英子。


作为韩国头号选手的梁英子并不好对付,她也是上上届世乒赛女单亚军。当时中国队的领导与教练组开会研究决定,叫何智丽让球,由打法稳健的削球手管建华在决赛时把关。


何智丽与管建华的比赛进行的那叫一跌宕起伏。不到二十分钟,管建华就以7:21同样的悬殊比分连输两局。第三局,何智丽打到了18:10,教练慌了神,管建华也一个劲的朝何智丽使眼色,情急之下某位领导喊了句“侬哪能搞格啦(你怎么搞的)!”


就在这一刹那间,何智丽有所动摇,连输10分,管建华拿到局点,领导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不料这时何智丽却咬了咬牙,一口气连拿4分,预想中的大盘翻计划落空了,何智丽将自己送进了决赛。也就此踏上了“叛逆”的不归之路。


虽然最终何智丽干掉了梁英子最终获得了冠军,然而此时此刻原本色彩丰富,大家欢呼雀跃的时刻,却变得冷冷清清,鸦雀无声,中国队没有人理睬何智丽,赢球的她反倒成了罪人,因为她挑战了国乒前规则。晚上的决赛中形单影只的何智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以3:0横扫梁英子,为中国队保住了这块女单金牌。




根据后来多位回忆者证实,何智丽拒绝让球事件,完全根民族利益无关,因为中国乒乓球队相当多的让球已经和对外无关,都是内部人自己给自己让球,而且还有很多让球是荒唐、莫名其妙的理由来进行的,也许只是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


绝对主力的何智丽,就因为之前被安排让球时与领导对着干,而沦为了二线队员。那么这么一位优秀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却因为和领导的私人恩怨而被排除在奥运会首发阵容中,这还是何智丽的错吗?奥运会这么大的事,领导却拿国家荣誉开玩笑,把成绩最好的何智丽排除在外,把国家荣誉和个人恩怨混为一谈,这种领导不光那时有。


心灰意冷的何智丽离开北京,“回上海探亲”。何智丽给当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李梦华邮寄了一封挂号信。她对国家体委多年来对她的栽培表示感谢,并表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经过反复慎重考虑,决定退出中国乒乓球队”。




在让球事件之后,何智丽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挠,无奈之下,她远嫁日本,改为日本国籍,一个伟大的中国运动员被逼上绝路,不得不作出这样的选择,对于她来说,也许只会打乒乓球,在中国不让打,在中国没有我的容身之地,那我便去外国继续打我的乒乓球。从此,世界乒坛上何智丽消失了,多了一个小山智丽。


1989年何智丽移居日本,同小山英之结婚,改名为小山智丽。1994年10月13日晚,在广岛郊区的亚运会乒乓球项目中,她第一次以小山智丽的名字代表日本队出征。当30岁的小山智丽呼喊着“よし”,并将当时排名世界第一的21岁中国名将邓亚萍打败后,她如愿为日本乒乓球对夺得了亚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




在小山智丽看来,自己击败的不是邓亚萍,而是那些六年前不让她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领导们,“我打败的正是那些不让我参加奥运会的人!”


一个好好的何智丽,最终成为了替日本出战的小山智丽。不知道她经历了怎样的辛酸与内心的折磨。


(摘自《大家》,并收录于《读者参考》108期)



揭秘:那些“叛逃”的中国运动员




他们都曾经是中国的运动员,却都代表其他国家来跟中国比赛。

有人说体育是不分国界的,然而运动员却是分国界的。

所以当一个运动员放弃自己的祖国加入另一个国家的国籍时,总会引起很多争议,尤其是那些比较著名的运动员。

当他们站在领奖台上,将手紧紧放在胸口时,他们的眼前究竟会看到哪面国旗....



胡娜
1963年出生于四川的的一个网球世家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她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比赛的单双打冠军,并在一些业余性质的国际邀请赛中屡有斩获。

彼时,她特别渴望进入职业网坛,向梦寐以求的巅峰冲击,但当时中国体育的政治环境不可能满足她的愿望。


1983年4月,她在赴美参加比赛期间,突然提出个人政治庇护,并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批准,获得美国国籍,从而引发了中美之间的一场小规模的外交风波。

黄强
跳水运动员,曾与田亮搭档,获得2000年世界杯男子双人10米台冠军


2000年,他“意外”落选悉尼奥运会阵容,四年后仍未能获得奥运参赛资格。

2006年,黄强离乡去国,前往马来西亚担任跳水教练。在那里,他娶妻、生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十多年前的挫败感难以释怀。

于是,黄强在争取更换国籍的同时,重又踏上了跳板———他想尝尝奥运会的味道。

祖尔菲亚

在2007年前往哈萨克斯坦之前,她一直叫赵常玲



这位出生于湖南永州道县的湘妹子9岁入选永州体校练习举重,14岁时作为国家体育总局“人才交流计划”的一部分被输送到哈萨克斯坦,期限是5年。

在这几年间,原本在国内成绩并不突出的赵常玲迅速崛起,并且在伦敦奥运会上以总成绩226公斤(抓举95公斤、挺举131公斤)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赢得冠军。
马内扎
原名姚丽,来自辽宁阜新。她曾是2010年广州亚洲会冠军


她和赵常玲的五年协议不同,她极力否认自己的中国血统,用不纯正的俄语说道:“我是在吉尔吉斯斯坦出生的。我没有在中国训练过,只是在中国生活过10年。”马内扎甚至拒绝用中文回答中国记者的提问。
唐娜
后改名唐汭序,韩国乒乓球队球员


唐娜1980年出生于长春,7岁开始练习乒乓球,13岁进入国家青年队,1996年获得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女单冠军。

1999年在一次国家队内升降比赛中,唐娜被淘汰到了二队。唐娜选择离开国家队回到吉林。

唐娜在国青队、国家队都没有多少机会,尽管成名很早,但当时邓亚萍、乔红、刘伟和乔云萍都在,不仅无缘参加世界锦标赛,甚至都没有参加过一站公开赛。

栾菊杰

原中国女子花剑队队员,加拿大籍



1973年入南京业余体校,1975年入江苏队。她曾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第一枚击剑金牌。

2008年,以50岁的高龄代表加拿大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花剑比赛,获得32强。“奥运会在中国举行,在我的祖国举行。

对我来说,就是为了实现一个梦想。结果并不重要,只跟梦想有关。

比赛结束后,栾菊杰急急忙忙的找到自己的背包,从里面取出一面红旗,展现给全场观众,那上面写着3个大字“祖国好”。全场为之动容。

皮红艳

法国羽毛球运动员,世界排名曾升至第二位



皮红艳生在重庆万盛,8岁开始练羽毛球,随后被选入四川队。

1997年,皮红艳首次入选中国国家队,其后曾在1999年的美国羽毛球公开赛拿到冠军。

然而,她从美国回来后教练就告诉她,因她身高只有1.64米,而且打法发展前途不大,要把她调回四川队去。

皮红艳回到省队后,一年只能参加两场比赛,每月的工资也不过600元。面对如此困境,她曾想就此退役。

张金玲

原中国国家女子射击队队员



2004年,她在中韩友好射箭赛中结识了韩国射击教练金大敬,后来嫁给了对方。

在老公的劝说下,张金玲决定改国籍,希望能代表韩国出战。

当时,她还放话要在广州亚运会帮韩国夺金牌,引来网友一片批判之声。

2009年夏天,29岁的她正式加入了韩国国籍。2009年6月10日,张金玲夺得了韩国第五届警护处技艺全国射击大赛女子组50米步枪三姿个人和团体冠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双冠王。



看了这么多“叛逃”的运动员,也许你会忍不住破口大骂。

可我们不应该去指责他们,他们有自己的梦想、追求、难言之隐。

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他们,背景离乡、无亲无故的出去闯荡有几个人愿意呢?



读参君的福利社


读参君送福利啦!现在开始,我们每周将根据留言的点赞数量和留言质量选出一位幸运粉丝,赠送最新一期的《读者参考》纸质书一本,届时我们将通知这位获奖读者,取得联系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