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齐桓公的疑问是在初中课堂上学习《扁鹊见蔡桓公》,注释解释蔡桓公为齐桓公。当时就隐隐感觉不对,只是年龄小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考证这段历史。 后来读了《史记》,才彻底弄清了这个“齐桓公之谜”。 原来齐国有两位齐桓公,一位是大众熟悉的春秋五霸之首,姜姓,名小白(?-前643年10月7日)。曾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赐胙肉、彤弓矢、天子车马(后世发展成九锡,不过九锡一般是篡位的前兆),成就其霸业。这个我不必多谈,想必大家都熟悉;另一位不那么有名了,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君主,田姓,名午(前400年-前357年),也就是扁鹊会诊的那位。说到这里,有人会有疑问,怎么齐国的姓都变了?原来齐国发生过臣子篡位,齐国的九卿之一田氏家族,其祖先是陈国逃亡到齐国的公子陈完(改姓田),经过累世的发展成了权臣家族,取代了原来的齐候姜氏一脉,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晋国泪奔,同病相怜啊)。田氏齐国相当于重新建国,虽然国名未变,但是谥号却重置了。 “桓谥曰辟土服远”,也就是开疆扩土,威震远方的意思。可是第二位齐桓公却没什么功绩,在历史上默默无名,看来谥号颇有溢美之意,也难免被大众遗忘忽视。 |
|
来自: xjglyx200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