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箫风:怀念一场雪

 昵称2530266 2017-06-30


作者简介

箫风,本名温永东。1962年生于江苏沛县。现居浙江湖州。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散文诗作品多次获奖,并入选《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散文诗精选》《大诗歌》等多种年选本。著有散文诗集《沉思的花瓣》《思念的花朵》,编选《叶笛诗韵——郭风与散文诗(三卷)》,主编《文学报·散文诗研究》《湖州晚报·散文诗月刊》。系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湖州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主任。





箫风散文诗选


箫风


怀念一场雪


很多年了,那场雪一直在我心灵深处飘飞着??

——题 记

秋去冬来,原本就没有鲜明的分界。

谁能说清,最后一只大雁是何时南飞的?最后一朵野菊是何时枯萎的?

冬天,就这样说来就来了。

就像你,悄悄来到我身边——

在那个初冬的傍晚,陪我走在风雪中。

我们手牵着手,用爱取暖。

世界静止了,只有心儿在飞翔。

从此,你和那个冬天便走进我的心,成为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江南的雪,一向姗姗来迟。

只有满湖滩满河岸洁白的芦花,千朵万朵,纷纷扬扬,雪一般随风飘舞。与北国漫天的飞雪遥相呼应。

可是,毕竟是冬天了。

降温的消息接踵而至,令人猝不及防。

而你的叮嘱总比寒流来的更早一些:天冷了,别忘了添件衣裳。

多年如此,使我深深地感动。

我终于明白:爱,其实很简单。

有时就是一句叮嘱,就是天冷了有人为你披件衣裳。

雪,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一朵雪花在梦里盛开。

就像你,常在我的梦中翩翩起舞。

在我这个北方人眼里,没有雪的冬天,多么乏味呀。就像春天没有花朵,就像天空没有云彩。

你说过,有雪的世界是温暖的。

与雪相拥,就是与爱相拥,会使那颗蒙尘的心瞬间纯净起来。

一朵雪花翩然而至,摇醒我的梦??

在江南,邂逅一场雪,是件很奢侈的事。

而生养我的北方,早已是银装素裹。

打开影集,我又一次怀想生命中那场刻骨铭心的大雪。

那一天,我们相约于飘雪的午后。

你牵着我的手,我拥着你的肩,一起在风雪中漫步。

红纱巾在风中飘舞,像跳跃的火焰,点亮每一朵雪的花蕊。

你回转头,凝视着走过的路。喃喃地说:

“这两行脚印多亲密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阵幸福的颤栗自心底涌起,瞬间漫过周身,漫过那个飘雪的冬季??

想起你,就想起飘雪的北方。

你就是我梦中的雪花啊,就是雪中那朵含笑的梅。

在这寒冷的日子里,你的名字是一个可以取暖的词呀。想起你,心中就感到异样的温暖。

一朵雪花,就是一分刻骨的思念。

我站在江南的肩头,眺望着北方那座飘雪的小城。

眺望着你——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如何妆扮着那座城市的妩媚??

命中注定,我们在雪中邂逅。

无法拒绝,也无法选择。

已是冬至时节,还没有雪的消息。

在这“数九”的寒夜里,我怀想一个关于雪的童话,还有童话里踏雪而来的你??

想你的时候,盼望着与一场雪不期而遇。

从一场雪到另一场雪。

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

谁也无法阻止一场雪的到来,就像不能阻止我对你的思念??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这首九九歌,我们一起唱过许多遍,每唱一遍心里就会增添一份温暖。

而今,我已客居江南。河面上已经无冰可走,再也无法扶起你一串串滑倒的笑声。

没有冰封没有雪飘的冬天,心里总有一种淡淡的失落。

就像没有你的日子,思念常常彻夜难眠。

在我的心空,漫天飞舞的雪花都是你温暖的名字。

我知道,我再也走不出那场雪了,正如走不出你思念的梦!

已有好多年没有再温习如何在一场雪中相爱。

这样的浪漫,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

怅然若失的心,如一片雪花在掌心消融。

无雪的日子,渴望着一场大雪的降临。

——真的需要一场雪,一场漫天飞舞的大雪,来唤醒燃烧的激情。

下雪的时候,我们再牵着手到雪地走走。

像孩子一样,打打雪仗,堆堆雪人,溜溜雪橇??

让心灵盛满雪的纯净。

让爱情在一朵雪花里永久驻留!

飘雪的日子,我分明听到花开的声音。

一如你梦中的呼唤,在耳边渐次开放,真实得近乎虚无。

必须用心倾听。

必须用心感应。

就像大雁北归,就像喜鹊筑巢,感知阳气的回升那纯粹是一种本能。

其实,相爱不就是这样吗——

彼此说出的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能否感知对方心的呼唤。

“大寒小寒又一年。”

过了大寒,便是又一番节气轮回的开始。

轮回,是自然界的规律。

日出日落。月盈月缺。花开花谢。春去春来??

而人的生命,却是一趟单程车。

你说:“我宁愿相信人生也有轮回,因为来生——我还想做你的新娘!”

因为这句话,我心里暖融融的。

或许这就是爱:朴素。纯洁。自然。

——就像一朵晶莹的雪花。就像大寒门外

温暖的春天!


云龙山写意(三章)

放鹤亭

位于云龙山(属江苏徐州)第一节山顶,始建于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为隐士张天骥所建,因苏轼的《放鹤亭记》闻名于世。

这就是你吗,放鹤亭?

隔着千年的沧桑,我与你默默相对。

宋朝的秋月安在?

双飞的仙鹤安在?

牧鹤的山人安在?

独有你呀,这宋体字叠起的亭子,赖苏公的文采而名扬四海。

建了废,废了建。

一如那亭前的古槐,绿了枯,枯了又绿。

历经千年风雨,阅尽世态炎凉。

至今,两行鹤唳,仍在线装的《古文观止》里,

——翔。

遥想当年——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苏轼诗句)

公务之余的东坡太守,常常上山访友问樵,与你朝夕相伴,忘情厮守。

拂髯豪饮。啸傲风月。

优哉游哉。如云如鹤。

与你一样,伫立于天地之间,超然于世尘之外。

而此刻,游人如织。

你飞檐丹楹的芳姿,流光溢彩的传说,

风流了多少太阳帽,浪漫了多少蝴蝶衫,陶醉了多少黑皮肤,惊诧了多少蓝眼睛??

他们不是太守。却愿隔着千年,与太守相邀,

——游。


东坡石床


位于云龙山西麓,系一床状天然石台。上刻苏轼柏梁体诗《登云龙山》:“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岗乱石如群羊??”

跫跫足音,醉了。

醉得前仰后合,醉得平平仄仄,最后竟醉成一行“柏梁体”的韵脚。

“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

是你吗,东坡先生?

鼾声如歌,响彻春冈秋谷。

梦里,一记响鞭,赶得满冈石头

——咩咩欢叫。

一千度春风秋雨,一千番柳绿杏红。

而你,还是“归路醉眠中”!

先生,你可知道?

因了你的诗,石台醉了,古道醉了,松风醉了,连你遗落千年的梦影也醉了。

而今,你已醉成一座仰坐挥笔的石雕,醉成一首墨香如酒的诗篇。

醉倒了天下人,也醉倒

——梦外一片掌声!


兴化禅寺

位于云龙山东腰,殿内供奉一尊北魏时依山凿雕的石佛,高三丈四尺,而殿墙仅高三砖,故有“三砖殿覆三丈佛”之美誉。

山在云里。寺在雾里。佛在心里。

一群又一群游客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一代又一代香客从岁月深处叩拜而来??

沿着佳木繁荫的蜿蜒古道,攀缘而上,便一脚踏进庄严肃穆里。

香雾缭绕。磬音缭绕。经声缭绕。

“龛山为宇,削峰成相”。

慈眉善目的佛,阖眸微笑,环手趺坐,静候着善男信女们的跪拜祈祷。

佛,高高在上,俯视众生。

人,诚惶诚恐,顶礼膜拜。

香客们进进出出,“功德箱”笑口常开。

悠悠钟声,扑扑楞楞,飞来,飞去。

缕缕青烟,斜挂寺檐,如梦,如幻。

走出寺院,走入清风。

我忽有所悟——人应有一颗佛心,但不能跪着生活!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乃千年名茶,自唐朝即为朝庭贡品,现已远销日本、韩国、欧洲等地。

在安化,与黑茶不期而遇。

(一瞬的惊诧,成为一世的惊喜?)

滚烫的爱,让茶香四溢。

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在青花瓷的杯盏里时隐时现。

不知道,这裸浴的黑美人儿,是不是我等候千年的伴侣?

但我相信:相遇就是一种缘。

就像这茶遇见水,再也不会分离。

手捧一杯黑茶,独坐夜的边缘。

黑茶舞动的裙裾,如一群翩舞的黑蝴蝶,从我童年的记忆里飘然而至。

此刻,正从我心灵的烟波上掠过。

一群黑色的精灵,

乘着风的翅膀在水面飞翔。

忽闪,忽闪??

(它们在寻找什么?是我失落的童心吗?)

今夜,与一杯黑茶对坐。

我听见,一颗心在黑蝴蝶的翅翼上欢快地歌唱。

壶起水落。

一群黑色的骏马,在小小的杯中驰骋,乌亮的鬃毛迎风飞扬??

依稀的蹄声,穿越历史的烟尘——

茶商军的马队从资水两岸出发,进山西,入陕甘。

风雨兼程,一路北上??

马的嘶鸣,茶的幽香,还有马帮沉重的叹息,都已留在茶马古道上。

黑茶:茶中的黑马。

如今,已走出安化,走出益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纤细与柔美及辽阔与寂静(节选)

——解析箫风诗歌的审美特质


李犁


散文诗写作像古代的农民起义,一夜之间遍地烽火,呼啦啦地从侧翼冲上诗歌写作的主战场。这归功于一批对散文诗写作真心热爱又甘愿付出的诗人们,譬如周庆荣、冯明德、灵焚等。本期的箫风和亚楠当然也是主要的推手,更是文本的践行者。其实散文诗就是诗,散文诗与传统意义诗歌的核心都是意境、美和抒情。只不过传统诗是压缩的饼干,而散文诗是稀释的糖或药;传统诗是屏住气往前冲刺,散文诗则是在长跑慢跑中加进了呼吸。散文诗把时间拖长了,但也变得从容自由易于理解了。这些特征在箫风的散文诗中得到了验证。


我看箫风的散文诗《怀念一场雪》,犹如书法小楷长卷,端正精致又连绵不绝。它不是靠个别的字句或细节吸引你,洞穿你,而是整幅作品、整组诗歌构成一个大沼泽,让你踩上去就情不自禁地掉下去。这就是散文诗的优势,它不是一上来一下子把你击晕,而是慢慢地蚕食你,直到你的心灵成蛹。所以散文诗的特点就是整体性,用轻松和散漫形成一个情境,来慢慢地笼罩你,或者让你自投罗网。也就说箫风在编织一个网,有黏度有光芒的网,一点一点地吸你入瓮,最后把你网住,不能自拔。


这个网是纤细和柔美的,这是箫风散文诗的审美特质。他规避了粗犷和壮丽,也不希望他的诗是飓风,是夏日中午的暴烈。而是月光,和月光下石板上淌过的溪流,这溪流来自料峭的初春,从还没有完全融化的积雪中划过。这让箫风的诗歌有了清澈和清凉。清澈是箫风一尘不染的诗歌本色,还有对爱情一如既往的倾注和纯真。清凉是诗歌的体温,是雪依旧人已去,是此情已经成追忆带来的怅惘和感叹。这清澈和清凉是他诗歌纯美的本质,清澈见底,凉而不寒。尽管纤细和柔弱,但每一段文字都像被清水洗过,每一颗心灵都被雪花纯化过。我相信箫风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除了深情,还有一种对美和爱的敬仰甚至敬畏,小心翼翼地,每写一个字都像从心灵里捡出一个草芥,诗写完了,内心也干净得真纯而鲜亮,于是诗歌也变得晶莹而剔透,这是因为:“与雪相拥,就是与爱相拥,会使那颗蒙尘的心瞬间纯净起来。”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爱!爱让物理的雪有了情感和诗意,让诗歌和世界瞬间纯洁并升华。难怪爱因斯坦说:“爱乘以光速,等于宇宙的能量”。爱也给了箫风写作的能量,他干脆把诗歌的镜头对准爱,让爱在雪中显灵,也让爱照亮雪,让记忆在诗中复活并永恒。这让我想起司空图说的:“绝伫灵素,少回清真”,翻译过来就是诗人凝神专注,积蓄纯洁的感情,写出的景象就会清新逼真。箫风就是怀着灵秀而朴素的心,全神贯注地对待爱,所以把诗写得像雪一样皎洁,把雪写得像诗一样有韵致。最终让人、雪、诗统一在净而美的意境中。


在乌七八糟的当下,箫风这干净的诗就是一个净化环境的洁点,它代表了一种清洁精神。而诗中的真情痴情对于寡情伪情无情的现实,就是一种灸刺和校正。所以诗歌写作没有宏大和细微之分,对于净化心灵营养灵魂来说,箫风这种至纯至美的诗歌更有感染力和作用力。所以有人早就说过:情感才是艺术的总和。箫风能用诗歌观照情感模拟情感升华情感,这正是诗歌的宗旨,更是美的使命。

【文章来源】

《海燕》文学月刊201510月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