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札记|何景明《明月篇》与明诗史上的“走出盛唐”

 JwwooLIB 2017-06-30
  《明月篇》
  何景明
  仆始读杜子七言诗歌,爱其陈事切实,布辞沉著,鄙心窃效之,以为长篇圣于子美矣。既而读汉魏以来歌诗,及唐初四子者之所为,而反复之,则知汉魏固承三百篇之后,流风犹可徵焉。而四子者,虽工富丽,去古远甚,至其音节,往往可歌。乃知子美辞固沉著,而调失流转,虽成一家语,实则诗歌之变体也。夫诗本性情之发者也,其切而易见者,莫如夫妇之间,是以三百篇首乎睢鸠,六义首乎风。而汉魏作者,义关君臣朋友,辞必托诸夫妇,以宣郁而达情焉,其旨远矣。由是观之,子美之诗,博涉世故,出于夫妇者常少;致兼雅颂,而风人之义或缺。此其调反在四子之下与?暇日为此篇,意调若髣髴四子,而才质猥弱,思致庸陋,故摛词芜紊,无复统饬,姑录之,以俟审声者裁割焉。
  长安月,离离出海峤。遥见层城隐半轮,渐看阿阁衔初照。
  潋滟黄金波,团圆白玉盘。青天流景披红蕊,白露含辉汎紫兰。
  紫兰红蕊西风起,九衢夹道秋如水。锦幌高褰香雾开,琐闱斜映轻霞举。
  雾沉霞落天宇开,万户千门月明里。月明皎皎陌东西,柏寝岧峣望不迷。
  侯家台榭光先满,戚里笙歌影乍低。濯濯芙蓉生玉沼,娟娟杨柳覆金堤。
  凤凰楼上吹箫女,蟋蟀堂中织锦妻。别有深宫闭深院,年年岁岁愁相见。
  金屋萤流长信阶,绮栊燕入昭阳殿。赵女通宵侍御床,班姬此夕悲团扇。
  秋来明月照金微,榆黄沙白路逶迤。征夫塞上怜行影,少妇窗前想画眉。
  上林鸿雁书中恨,北地关山笛里悲。书中笛里空相忆,几见盈亏泪沾臆。
  红闺貌减落春华,玉门肠断逢秋色。春华秋色递如流,东家怨女上妆楼。
  流苏帐捲初安镜,翡翠帘开自上钩。河边织女期七夕,天上嫦娥奈九秋。
  七夕风涛还可渡,九秋霜露迥生愁。九秋七夕须臾易,盛年一去真堪惜。
  可怜扬彩入罗帏,可怜流素凝瑶席。未作当垆卖酒人,难邀隔座援琴客。
  客心对此叹蹉跎,乌鹊南飞可奈何。江头商妇移船待,湖上佳人挟瑟歌。
  此时凭阑垂玉箸,此时灭烛敛青蛾。玉箸青蛾苦缄怨,缄怨含情不能吐。
  丽色春妍桃李蹊,迟辉晚媚菖蒲浦。与君相思在二八,与君相期在三五。
  空持夜被贴鸳鸯,空持暖玉擎鹦鹉。青衫泣掩琵琶弦,银屏忍对箜篌语。
  箜篌再弹月已微,穿廊入闼霭斜辉。归心日远大刀折,极目天涯破镜飞。
  说到何景明总是绕不开李梦阳,这是他的战友与对手,两人却实为同生共存着的,亦曾有过“文必先秦两汉,诗必汉魏盛唐”的共同目标。李梦阳是典型的西北人,也是典型的古典诗人,诗里充斥着家国天下的抱负,骨子里却深具有士俗文化精神与草根精神。他的诗里缺少个人化、情感化的诉说,充斥着集体化的宏大叙事。如他的《秋望》: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日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王世贞评此诗为雄浑流丽,因其近于杜体,所以能绝去华靡,以骨力振起豪壮之气。李梦阳,前后七子群体里大多数也都具备这样一种英雄气质。李梦阳需要一种饱含着冲击力的情感去振起诗坛与士人精神,故反对六朝绮靡柔媚之调。而李梦阳不及杜诗之感情力度,这是他和杜甫的差距,整个明代文学的缺点也在于不真。
  何景明是河南信阳人,介于江南的徐祯卿与北地的李梦阳之间,他的诗风清新隽逸,有且愿意表达孤独凄清的情绪。如他的《雨夜》: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相比李梦阳,何景明则更富有亲切的人情味。相比于李梦阳对盛大格调的追求,何景明更热心于声调的“俊亮”、“流转”,故倾向于初唐。 他的《明月篇》就是学的初唐七言古诗。
  明诗史上著名的“李何之争”即因此而起,这也体现于二人对杜甫诗歌的不同看法。何景明原本是极为推崇杜甫的,平日常枕藉杜诗,然而他的这篇著名的《明月篇》诗序,已经向读者吐露了何景明对杜诗态度的转变,“乃知子美辞固沉著,而调失流转,虽成一家语,实则诗歌之变体也。”杜甫之诗歌渐失音乐性,他的乐府诗因忠于写实,失掉了本应有的诗歌的音乐性。“博涉世故,出于夫妇者常少,此其调反在四子之下与?”,杜甫诗太过陈事切实,语词沉着,实为雅、颂的特征。而他不如初唐四杰的原因正在于其诗音节不够流转,缺乏风人之致。
  后人在李何之争中大多倾向于何景明这边,李梦阳被讥笑为杜甫的奴仆,钱谦益对李梦阳拟杜极为不满,责为“剽贼”,《明史·何景明传》更是一锤定音道:“梦阳主模仿,景明主创造。”
  到嘉靖时期的陆时雍《诗镜总论》也提出了对杜诗的批评:“子美之病,在於好奇。作意好奇,则於天然之致远矣。五七言古,穷工极巧,谓无遗恨。细观之,觉几回不得自在。”甚至更有人认为,杜甫是诗歌衰落的开端。同样是陆时雍,在他的《诗镜总论》中对初唐四杰评到:“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初唐四杰依然保留六朝诗歌的繁复华美,但是在密密麻麻中撕开了一个口子,使得清新的空气透入。
  总之,这一时期的诗歌风尚可以概之为:走出盛唐。
  不仅律诗从盛唐转向学六朝、初唐诗。古诗也从学习汉魏转向学习六朝、初唐。杨慎《升庵诗话》记载:宋严沧浪取崔颢《黄鹤楼》诗为唐人七言律第一,近日何仲默、薛君采取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一首为第一,二诗未易优劣。或以问予,予曰:崔诗赋体多,沈诗比兴多。”何景明更欣赏的,是多“比兴”的沈佺期《古意》,而不是崔颢《黄鹤楼》的多“赋”。六朝、初唐诗在经历了长期的批评后,重新收获了诗人的重视,
  何景明此首《明月篇》,也有着鲜明的古乐府遗风。如常在两句之间重复上一句的意象,“雾沉霞落天宇开,万户千门月明里。月明皎皎陌东西”,“上林鸿雁书中恨,北地关山笛里悲。书中笛里空相忆”,形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效果。亦可谓是“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这种风格乃至初唐都不少见,如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一片神光离合,如坠汪洋。
  文学史是被一代代人树立起来的,如宇文所安之言,汉及六朝诗歌的经典内容是经典当中最稳定的部分之一,比唐诗经典要稳定得多。明朝中叶的复古派代表了中国文学史上重新对过去进行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时期。
  参考资料:孙春青《明代唐诗学》   杨遇青《明嘉靖时期诗文思想研究》
  调玉记于丙申腊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