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肺原性心脏病是指由胸廓、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导致心脏负担加重所形成的一种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一般患有长期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逐渐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心悸,气急,紫绀等症,部分病人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循环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 【疗效】观察227例,分青、链霉素组133例和青、链霉素加本方组77例,两组条件相同。结果本方组重度感染显效率为63.8%,对照组重度感染显效率为40%,经统计学处理P<0.001。本方组心肺功能ⅲ级显效率51.8%,对照组为42.1%,经统计学处理p>0.05。 【来源】 四川省达县地区人民医院杨如兰。 【组成】 冬花10克、杏仁10克、百部10克、甘草10克、麦冬10克、紫苑10克、桔梗10克、地龙12克、黄芩15克、丹参12克、赤芍12克、蒲公英15克、知母15克、瓜蒌20克。水煎服,15-20天为1疗程。 【疗效】将患者140例,分两组,中药组临床缓解75.7%,显效10%,好转2.9%,总有效率88.6%。对照组分别为51.4%、12.8%、8.6%及72% 【来源】冀张家口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成 3、活血通里汤 【组成】大黄(后下)3-30克、枳壳12克、川朴12克、莪术10-30克、地鳖虫10-15克、桔梗6-12克、浙贝母12克(或杏仁12克),水煎服。 【疗效】治疗32例中重型酌加西药,显效5例(15.6%),有效22例(68.8%),无效5例(15.6%),总有效率84.4%,西药对照组64.7%。 【来源】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国贤 4、扶正化痰汤 【组成】黄芪15克、川芎15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黄芩12克、竹茹12克、白术9克、防风9克、半夏9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3克,水煎服。 【疗效】治疗35例,同时用卡介苗皮肤划痕,每周1次,结果显效20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 【来源】李延谦。 5、固本逐瘀方 【组成】党参9克、当归24克、丹参15克、生乳香15克、百部15克、琥珀9克、肉苁蓉15克、紫河车9克、鼠妇虫24克,共研细末,分成90包,每日3次,每次1包,温开水送服。30天为1疗程。 【疗效】治疗100例,临床控制9例,显效31例,好转42例,伴呼吸道感染或生气后病情加重4例,有效率82%。 【来源】山西运城地区肺心病协作组 6、活血利水汤 【组成】鸡血藤30克、郁金18克,红花9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附片24克、白术12克、茯苓30克、生姜9克、桂心9克、猪苓20克、泽泻30克、木通30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 【疗效】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0例,本方组显效为71.43%,无效率为7.14%。 【来源】四川省南充地区人民医院曹兴亚。 7、补肺益气方 【组成】黄芪200克、党参200克、白术150克、防风30克、蛤蚧5对。上药研成细末,炼蜜成丸,含药6克,早晚各1丸。每年连续或间断用药3个月。 【疗效】治疗80例,总有效率为58%,心电图(40例)、肺血流图(28)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清免疫球蛋白(40例)明显增加(P<0.01),感冒次数明显减少者>50%。 【来源】章幼龄。 8、调气利血汤 【组成】黄芪16克、葶苈子15克、苏子12克、桔梗4.2克、杏仁9克、陈胆星9克(包)、赤芍12克、参三七粉(吞)3克、车前子12克(包)、苁蓉12克,水煎服。1-2个月为1疗程。 【疗效】应用20例,每日加丹参注射液10支于5%葡萄糖输液500毫升,静脉滴注。结果症状明显改善8例,症状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70%。 【来源】沪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屠伯言 9、肺心方 【组成】太子参9克、黄芪15克、玉竹9克、附片6克、补骨脂9克、淫羊藿15克、丹参9克、赤芍9克、红花6克、虎杖15克,制成糖衣片,每片0.3克,每次6片,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 【疗效】治疗192例,总有效率为84.3%,对照组192例,总有效率为40.6%。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 p=""> 【来源】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朱秀峰等。 |
|
来自: 昵称11739632 > 《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