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意不用力,怎么实现?

 武道网 2020-07-02

    【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    

文 | 王

编辑 | 鹿鸣

我们谈到太极拳,就要谈到“意”和“力”,前辈谈到练太极拳的一个基本要领就是“用意不用力”,也有的拳家说“练意不练力”。从表面上看,这些说法都不科学,没有准确的反映练太极拳的全部过程。

我在练太极拳的实践中体会到,练太极拳不但要用“意”练“意”,也要用“力”练“力”,而且“力”比“意”更难用,更难练。因为“意”这个东西,不管练过或没练过太极拳的人,都会用它,而“力”就不同了,没练过太极拳的人,就不会用或者说用不好它了。

拳家有言“意在拳先”,“以意导行”,也就是说练太极拳做每一个动作都是先“意”后“行”,讲通俗一点就是先想后做。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都是先“意”后“行”的。

比如:当我们口渴要喝水时,总要先有“意”想到拿杯子,然后才“行”去拿杯子,这不就是“以意导行”吗?李正大师打了个通俗的比喻,说明“意”易练的道理。

他说比喻你从单位回家,不要时时刻刻想到“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因为你熟悉了,不须多去想,很自然就到了。

李正大师说:“意”就是一种意识,意识就是一种很弱的想法,我们在练太极拳时“勿忘勿助”就可以了。但是“力”就不同了,比如起式这个动作,我们要先想双手抬起来,不管你告诉谁,谁都会想,都会用这个“意”;但是用多大的“力”把双手抬起来,才是练太极拳,如果不经过长期的练习,不经过反复的去体悟,摸索,你是用不好的。

这就好象用纺车纺纱,一个新手,你是无论如何也是纺不出纱来的,你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纺出纱来是同一个道理。当然练太极拳比纺纱复杂得多,更难得多。

傅钟文先生解释“轻灵活泼求懂劲”时这样说过:

轻灵不是浮漂,要有沉着,而沉着也不是呆板。如果追求轻灵,一点劲也不用,这不对,追求沉着,用了死劲,也不行,这都属于过与不及。练太极拳一定要把握好无过无不及这两个关,把好了这两个关,就掌握了练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从这段话,我们也可以看出练“力”的重要。

当然,这里我们不能完全否定“用意不用力”这句话,因为太极先师在这里是强调了用“意”的重要,这里的“力”也是有特殊含义的,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那种僵力拙力,而练太极拳用的是一种“绵绵之力”,怪不得历史上也曾把太极拳叫做“绵拳”,我想也是不无道理的。

这种“绵绵之力”不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和体悟,是很难把握的,我们只有不断的练习,反复的体悟,才能练出这种“绵绵之力”,才能做到无过无不及,才能打出太极拳的韵味。

所以笔者认为练太极拳,不但要用“意”练“意”,更要用“力”练“力”,而且“力”比“意”更难用,更难练,是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的。一点浅见,贻笑大方,望拳师拳友们不吝赐教。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太极》微信公众号 微信:taijichanyi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