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麻醉师的猝死率非常高?

 pgl147258 2017-07-01

真相大揭秘:为什么工资这么高的麻醉师猝死率这么高???

美国收入最高的工作就是麻醉师。全美共有29000多名麻醉医生,2007年平均收入已达到19万美元,他们比外科医生的收入还要高出一截。

澳洲麻醉师时薪达124.1元。除了为人所熟知的牙医外(时薪68.6元,第四),麻醉师以平均每小时进账124.1元。麻醉师平均工资是联邦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时薪16.37元)的近7.6倍,相当于部分低收入者一天的工资。
到底工作难度有多大,让麻醉师猝死率这么高?

麻醉医生的过劳死原本是一个新闻,但近两年来以麻醉医生为主的十几位中青年医生的接连猝死,尽管触目惊心,却也逐渐使人累觉麻木。

一个“病情处理周期”是指临床医生从发现病情,到分析问题,再到处理完毕所花的时间,正如一个神经反射弧所包括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完成一次神经活动。医生的工作就是每天马不停蹄一个接一个地完成各种各样的“病情处理周期”。不同工种医生的大脑劳动强度与其所从事工作的“病情处理周期”的长度呈负相关,即周期越长,劳动强度越小;周期越短,劳动强度越大。

普通病房每天查1~2次房,医生的“病情处理周期”大约是半天至一天;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有护士一直守在身边,医生则每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小时评估一次病情并作出处理,其“病情处理周期”为几十分钟到几小时;门诊医生接诊一个患者时间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其“病情处理周期”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急诊医生面对的患者比门诊患者更急,故“病情处理周期”更短一些。那么,“病情处理周期”最短的医生是谁?就是手术室中的麻醉医生!他们的“病情处理周期”是多少?有时是几分钟,有时甚至是几秒钟。而且他们所面对的病情,准确地讲,不是病情,而是“命情”,是患者最直接的生命安全!


接受手术的患者的全身麻醉状态是在多种全身麻醉药物的作用下所处于的一种特殊状态:没有意识,没有记忆,肌肉松弛,生理反射减弱,自我调节能力变差,无法和医生交流的一种深度镇静状态,类似于监护室中重症患者的“平稳但危重”状态,而且人体的潜在病变往往容易在麻醉和手术当中诱发出来,直接危及生命安全,例如血压和心率的波动诱发了心梗、脑梗,血容量的波动诱发了心律失常等。监护仪屏幕上的每一条生命波形、每一个生命数值和每一声刺耳的报警就是患者告诉麻醉医生自己是否正常的信号,这些基本生命体征看似平稳有序,背后实则暗流涌动:与手术相关的任何操作都有可能对患者造成影响并在监护仪中体现出来,有时生命体征也会毫无征兆地发生改变。这些都需要麻醉医生时刻盯紧屏幕,像破案一样结合种种线索综合分析,继而做出对因及对症处理,并密切观察、再次评估、再次处理。

麻醉医生正如一位专心致志的舵手在时刻纠正着航向,让巨轮始终安全而稳健地行驶。这恐怕也是每一名热爱这一行业的麻醉医生的成就感和乐趣所在。一台手术下来,麻醉医生虽然没有像外科医生一样动刀动剪,他们却同样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因为一名麻醉医生在手术中既承担着类似于监护室护士的工作,同时还承担着不停地诊断、分析和处理的内科医生的工作,可谓身兼双职。回想起我第一天进入手术室即将开始我麻醉生涯的场景至今令我记忆犹新,一位姓陈的老师告诉我:麻醉医生是外科医生中的内科医生。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麻醉医生在围术期的良好处理,还能影响到近至缩短患者下床天数、住院天数,远至生存率等诸多转归。可以说,麻醉的确可以是一门艺术,经验丰富临危不乱成竹于胸的优秀的麻醉医生是手术室里的艺术家,无影灯下的生命保护神。尽管麻醉医生的贡献总是成为手术成功的背景而最容易被外界所忽视甚至不屑,他们却经常习惯于在鲜花与掌声背后默默耕耘。这也恰好可以回答外界经常提出的“麻醉是不是打一针就完事了”的质疑。

回到刚才提到的“病情处理周期”概念上来,由于麻醉医生的“病情处理周期”最短,而且直接面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大脑劳动强度最大的必定是麻醉医生。麻醉医生掌握着最全面的病理生理知识、丰富的危重症治疗经验、熟练疼痛管理技巧以及过硬的急救技能,他们每天肩负着患者性命相托的重任,他们的神经始终像一根弦一样时刻紧绷,为一台又一台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近年来,越是大医院,其手术量就越是大踏步的飞速增长,此外,蓬勃开展起来的无痛胃肠镜无痛气管镜全麻检查等各种舒适化医疗服务项目都需要麻醉医生的参与和奉献,而伴随而来的是麻醉医生终日无休止的加班加班还是加班,身体没缓过来第二天又要去上班,紧绷的神经无法得到彻底的放松,日积月累终于为未来某一天的猝死埋下了隐患。

对患者来讲,麻醉医生在极度疲劳状态下工作对患者也并不安全。尽管绝不提倡,但令人可敬的是,面对如此两难的境地,绝大多数麻醉医生仍然选择了对患者尽职尽责,而不是在麻醉机旁不负责任地打盹。此外,手术室中空气污染(来自于麻醉废气污染、高频电刀等对人体组织烧灼后产生的烟气与微粒、气体管道或钢瓶等泄漏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消毒或固定标本用的甲醛、消毒后产生的臭氧气体等)、各种仪器电磁污染以及射线污染同样时刻毒害着在手术室中工作的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手术室相关的职业病所造成的远期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2014年,上海市医师协会正式成立,针对近来接连发生的麻醉科医生猝死事件,由麻醉科医师分会会长于布为牵头,上海第一份《麻醉科医师劳动保护条例(草案)》和首份《手术室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已定稿,2015年1月上海“两会”期间,多名市人大代表已联名递交议案,为上海医生法律维权提供保障,这意味着以法律形式保护医生的健康进入议事日程。虽然,这两个条例还需要讨论完善,但对于维护医生的权益已经走出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

希望有一天可以不再让麻醉医生流汗流血又流泪,至少,用于布为会长的话说,就是为了“少死几个麻醉医生”。

三成医生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而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全国就有七个30岁左右的麻醉医生猝死。

麻醉医生分会现任副会长、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李天佐说,相较于全国8万麻醉从业人员的总数,猝死者比例也许不算很高,但在如此集中的时间段里,频繁发生猝死事件且死者都年纪轻轻,以前还没有过。

麻醉医师分会第三任会长姚尚龙说,这些事情让他觉得非常震撼:“是否还有没曝出来的猝死案例?确实我们不敢说;是不是基层还有哪些人员?也不好说。像麻醉科这种高强度工作,实际上是慢性死亡的过程。它对人的生理、心理一些疾病的诱发,都会起到促发的作用。”

猝死事件的主角们,年龄大多在30岁左右。他们正是成家立业有追求有发展的时候,也因此既有工作负担,也有生活负担,压力大于常人。他们把这种30岁左右的麻醉医生猝死频发现象,叫作麻醉医生的“30岁现象”。

在每台手术的过程中,麻醉医生必须得时刻盯在那儿,随时观察病人的各种情况。“所有的管道,像呼吸管道、静脉输液管道、给药管道,都需要保持通畅。这些小细节太多,单个问题出现不要紧,累积起来可能会犯大错。任何事情都应该预计在先,要不停地巡视自己这一片领地,保证它不出任何错误。所以,他们在精神上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据统计,目前上海市的麻醉科医师总数大约在2000多人左右,也就是每百万人仅配备1.2位麻醉科医师。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瑞金医院院长助理于布为介绍,这与欧美每万人至少2.4个麻醉科医师的标准来说,相差甚远。这个配备标准不仅远低于内外科,也低于医务人员严重短缺的儿科。

麻醉医生相对专业性比较强,但是和患者社会相对隔绝,学生不愿意选择麻醉科医生,包括她的其他待遇包括收入,远远少于其他科室医生,主动愿意来做麻醉医生的人是比较少数。

现在上海各大医院手术量年均增速在20%左右,根据统计,上海10家三级医院共376名麻醉医师,全年手术约24万9千台,平均每人每年需要处理662台手术。在很多三甲医院,一位麻醉科医生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已是很平常的事。仁济医院麻醉医生蒋茹说,她作为主治医师要负责2~3个手术间,一整天都是“泡”在手术室里,吃饭、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要按分钟来算。

七点半上班,一般主治医生要挑两到三间房间,每天总归要完成六到八台手术,每六天值一次班,24小时值好班后,晚上有急诊还有择期手术都要完成,如果急救需要的就CALL我们麻醉的过去,工作还是很繁忙的。

在很多人的心中,还对麻醉医生有着这样一种偏见,认为麻醉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给病人注射麻药就可以了,蒋茹医生说,麻醉是门技术活。

盯着病人的监护仪,包括病人的生命体征,如果病人需要急救或是有并发症啊,对麻醉医生就是考验,麻醉你不出风险的话,别人是看不出的,就觉得很平稳的手术过去了

大负荷工作,加上长时间待在手术室里巨大的心理压力,麻醉废气、医疗射线照射等都在侵蚀着麻醉医生的健康,让人感到痛心的是,近两年,包括上海在内,全国已有12名麻醉医生猝死,大部分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

医生猝死现象已经到了不得不关注的境地,无论是麻醉科医生还是别的科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都亟待保障。

这不禁令人深思:麻醉医生的工作压力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从名单上一眼望去,猝死的十之七八都是麻醉医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高超,有一个“病情处理周期”理论。一个“病情处理周期”是指临床医生从发现病情,到分析问题,再到处理完毕所花的时间。医生的工作就是每天马不停蹄一个接一个地完成各种各样的“病情处理周期”。不同工种医生的大脑劳动强度与其所从事工作的“病情处理周期”的长度呈负相关,即周期越长,劳动强度越小;周期越短,劳动强度越大。

普通病房每天查1~2次房,医生的“病情处理周期”大约是半天至一天;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有护士一直守在身边,医生则每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小时评估一次病情并作出处理,其“病情处理周期”为几十分钟到几小时;门诊医生接诊一个患者时间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其“病情处理周期”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急诊医生面对的患者比门诊患者更急,故“病情处理周期”更短一些。那么,“病情处理周期”最短的医生是谁?就是手术室中的麻醉医生!他们的“病情处理周期”是多少?有时是几分钟,有时甚至是几秒钟。而且他们所面对的病情,准确地讲,不是病情,而是“命情”,是患者最直接的生命安全!

接受手术的患者的全身麻醉状态是在多种全身麻醉药物的作用下所处于的一种特殊状态:没有意识,没有记忆,肌肉松弛,生理反射减弱,自我调节能力变差,无法和医生交流的一种深度镇静状态,类似于监护室中重症患者的“平稳但危重”状态,而且人体的潜在病变往往容易在麻醉和手术当中诱发出来,监护仪屏幕上的每一条生命波形、每一个生命数值和每一声刺耳的报警就是患者告诉麻醉医生自己是否正常的信号,这些基本生命体征看似平稳有序,背后实则暗流涌动。这些都需要麻醉医生时刻盯紧屏幕,像破案一样结合种种线索综合分析,继而做出对因及对症处理,并密切观察、再次评估、再次处理。

一台手术下来,麻醉医生虽然没有像外科医生一样动刀动剪,他们却同样付出了巨大的精力。

由于麻醉医生常常身处幕后,其重要性鲜为大众所知,因此社会对麻醉医生的工作不了解、不关注、不重视甚至不尊重,甚至很多医院对麻醉科和麻醉医生也同样重视不足。近年来,越是大医院,其手术量就越是大踏步的飞速增长。

伴随而来的是麻醉医生终日无休止的加班加班还是加班,身体没缓过来第二天又要去上班,紧绷的神经无法得到彻底的放松,日积月累终于为未来某一天的猝死埋下了隐患。

任何行业都是分层次的,有包工头,就有卖苦力的,累死的往往都是第一线的,工作量是包工头掌握的,医疗行业还是不要抱怨中国医生少,患者多,只要包工头不揽那么多活,下面就不会那么累,麻醉专业相对于临床专业,还是要轻松很多,见过很多女麻醉医生,但很少的女外科医生,外科比麻醉科更耗体力,女生基本很难撑的住,当然麻醉医生精神压力更大,

微信上看到别人发的数据:
全国麻醉医师10万。去年,工作中猝死的麻醉医生16个,今年前四月为4个,死亡概率为三千分之一。而中国术中麻醉死亡率目前已经降低到了十万分之一。

所以,当手术患者咨询麻醉风险有多高时,麻醉医生可以告诉你:“没多高,在手术室这几个小时内,我死的几率是你死几率的300倍!…… 我们都不怕,你怕什么?”

真是这样吗,引用的数据或计算方法有问题吗?求证实或解释。

另外,不论是否是这个数字,医师的压力确实高于一般职业。在国内大型医院的普通门诊或病房,更是如此。希望医患间能多一分理解

先根据问题本身来看。




首先这是一道统计学问题,非我专业,这种类比是否合理可以请统计学专业的来讲一下。

其次是数据来源,病人围术期死亡率和麻醉意外发生率肯定是有官方统计的,ASA,国内,欧洲都有,爪机答题就不去寻找了,但这种意外和风险发生的几率已经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非常低了。而对于麻醉医生的猝死风险,如问题所说,个人猜测应该只是简单的统计了一段时间内全国的因为工作中猝死的已知的(即上了医疗圈新闻被大家知道的)例数,数据来源应该不是官方,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民间统计。



最后就是作为一个大城市三甲医院的一线麻醉医生要夹带一些私货。麻醉医生的工作压力在医务人员中应该是在最顶端的一层的(你看哪个学科最缺人,比如急诊,儿科)。第一是风险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麻醉学科本身的发展带来的平台作用(外科的飞速发展在很大部分是得益于麻醉科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种类的手术得以广泛开展,现在高龄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心脏病患者这类越来越多,以前合并症多的,岁数大的都不做手术保守治疗了,现在90多岁做手术的也不少见,这对于麻醉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风险和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只有小的手术,没有小的麻醉。
接着就是工作量大。

国内医院届的航母据说一天能有600多台的手术量。我院中心手术室22个术间一天在80台以上,人富裕的时候白班平均工作时间是从早8到晚7,下午班是从两点到夜里,过不过夜看运气。人不富裕的时候比如最近,没有下午班的同志们接班,那基本上就都冲着晚10点去了。长时间,高负荷,高风险的工作肯定是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多说一句,现在上头要求医院多收病人多做手术,医院要求手术科室每年,每月的手术量增加,周转率加快,那各位带组的主刀医生就会有来自上头的压力拼命做手术,导致了手术室工作量增加,术间达到饱和。现在还要在有限的手术间下继续增加手术量,那么在术间周转,病人接送,操作熟练度上已经接近极限的情况下,那只能靠牺牲一线大夫的休息时间来增加手术量。这对于患者,术者,麻醉医生三方都在增加风险。


而现在麻醉科的地位依然不够高,多数患者,甚至是工作中与手术室无交集的医生,仍然不了解麻醉医生的工作。我经常碰到本院的医生做无痛胃肠镜时候喝水了,要不不了解术前禁食水的意义。我们经常知道哪位大夫做手术好,但是很少知道哪位大夫麻醉做得好,这也是麻醉学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尴尬的现实。

最后还有分配问题,我就懒得提了,干活越多反而觉得越亏。。。

所以,这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其实就是麻醉医生对于短时间内猝死多个同行时候一个自我调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