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砣具起源 | 破解中国古玉第一谜案!

 天宇楼33 2017-07-01


试 析 商 代 玉 器 阴 线

——兼 论 砣 具 之 起 源

丁哲

      阴刻,是古代治玉最主要的工艺之一。所谓阴刻,即以各类工具通过刻划、磋磨、推磨、砣磨等方式,在玉器上制作出凹槽、凹线的一种工艺。由于各个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的不同,工具、加工方式的区别,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各时期阴线的具体形态,以及排列组合方式便形成了一些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拟依据考古出土材料,结合肉眼观察、微痕分析和实验复原,分析商代玉器阴线的特征及其制作工艺,并对砣具的始用年代,以及阴刻工艺的分期进行讨论。

一、商代玉器的阴线

      商代玉器的阴线强调的是一种参差断续、刚直方折的视觉效果,这可能是玉匠为营造狞厉美感所做的特殊处理。根据形态差异,可大体将商代玉器的阴线区分为三类:

第一类 直线

      直阴线,在商代主要用来表现玉戈、玉戚、玉钺、柄形器上的弦纹、菱形纹,以及动物形玉雕的细节,诸如目纹、鳍鳞、发冠等。直阴线复可细分作两小类:

      其一:肉眼观察线槽截面接近“U”形,两侧边沿光滑无崩茬。线形规整,除末端略尖外,主体部分宽窄、深浅基本一致。连贯性极好,尤其玉戚、大玉戈上的弦纹,长达7至10厘米,一气呵成。放大至50倍时,线槽内部可观察到细密的平行条痕,条痕间隔不等距。

      经实验复原,此类直线的制作工具是直刃片形,质地为砂岩或青铜,琢纹时手执片具,以潮湿的解玉砂为介质,反复在玉器表面推磨,并施加压力,以直刃带动介质碾磨出线痕,或者直接采用砂岩片具推磨亦可。其加工方式与片切割类似。

丁哲师生古玉研究会实验复原推磨直线

      在一些玉器表面还可见到尚未完工的直线,如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玉戈,援内相接的部分有八条直线,其中七道线痕仅为模糊的浅印,或为初步定位的草稿线。推测在制作长线时应会借助直尺状物,沿其直边琢纹,以避免走向偏差。

      其二:肉眼观之,两端尖浅、中部粗深。线形不甚规整,沟槽截面不规则,边沿出现不规律的崩口,并歧出毛刺。线槽底部粗糙,凹凸不平。放大至50倍观察,可见沟底满布凌乱参差条痕。

      这种工艺痕迹,与实验复原中采用坚硬锋锐的石核、石叶等细石器工具,在玉器上反复刻划出的直线一致。

丁哲师生古玉研究会实验复原刻划直线

实验复原刻划直线微痕

      有人根据商代直阴线呈现出末端窄浅、中间宽深的现象,推测是青铜砣具制作,恐不确。从平面上看,砣痕的确具有这种特点,但如上所述采用直刃片具推磨或细石器刻划出的痕迹也与之大体接近,故不能仅凭此特征来断定是否为砣工。丁哲师生古玉研究会也曾进行过实验,徒手抓握细石器工具在透闪石玉料上反复刻划,其痕迹均为两端尖浅、中间宽深状。

丁哲师生古玉研究会实验复原刻划直线

      众所周知,砣具为圆盘形,故其砣磨出的线槽沟底应呈凹弧形,或较规律的连弧痕迹。然而商代直线,或槽底平直、深浅一致,或凹凸不平,这与砣工槽底明显不同。此外,由于砣具操作时,系正反转带动砂浆进行琢磨,解玉砂处于充分游离状态,因此沟槽表面会呈现出粗糙的满布晶粒或晶团的磨砂现象,而商代沟槽内为细密平行条痕或凌乱参差条痕。况且砣具也难以琢出大玉戈、玉戚上那种几无宽窄、深浅变化的连贯长线。故商代直线不会是砣具制作。

代砣工痕迹

元代砣工痕迹

商代推磨阴线(上)与清代砣工(下)微痕对比

第二类 弧线

      商代玉器上的弧线,主要用作表现肖生玉器表面的勾卷纹,以及目、角、翅羽、鳞片等细节。复可细分作两小类:

      其一,窄弧线。线形有不规律的粗细和深浅变化,参差断续,流畅度差,转折生硬。弧线弯曲幅度较小的平缓部分,放大至50倍时,可见沟槽内满布平行伴生交织的条痕,条痕参差不齐,线槽边沿多歧出毛刺、乱线。从其痕迹判断,应是石核、石叶,砂岩石片等物,反复刻划、磋磨加工的。在弧线拐点附近、弯曲幅度较大的部分,放大50倍观察,线槽内部有长短不一的交织放射状条痕,条痕分布密集,线槽边沿歧出放射状毛刺。此亦为细石器工具刻划、磋磨而成。

      其二,宽弧线。宽弧线,即典型的“一面坡”阴线,又被称作“斜刀线”。线槽之两壁一作陡直,一为平缓斜坡,沟槽横截面接近直角三角形。“一面坡”阴线初现于商代晚期,在西周早中期颇为流行。由于“一面坡”沟槽的底部、斜坡以及器表所在平面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不同,使其各自呈现的光亮程度各异,从而凸显了较强的立体感。

      这种宽弧线的制作工序较为复杂,最初要刻划出浅细阴线起稿定位,然后用细石器、砂岩类工具对草稿进行反复刻划、磋磨,以深琢出“一面坡”,最后再用砂岩类磨具进行打磨,最终形成了较为规整的连贯长坡面。三门峡虢国墓地出有一件玉戈,本为商代之物,但柄部在西周时期添加了纹饰。纹饰为龙凤合体纹,尚未完工,上部分为龙,以纤细的阴线打草稿,下部分为凤,工序更为进展,有的部位已在草稿线的基础上制作出标准的“一面坡”。可见“一面坡”阴线经过多道工序,且较长的线条往往是分段进行制作的。此玉戈清晰地反映了西周“一面坡”阴线的工序,晚商“一面坡”的制作与之大体接近。

      宽弧线上弯曲幅度较小的平缓部分,放大20倍观之,在斜坡表面可见交织伴生平行分布的细密条痕,条痕参差不齐,走向大体趋同。较长的“一面坡”总会呈现出宽窄变化及表面的高低起伏,这是分段制作产生的误差。在拐点附近、弯曲幅度较大的部分,放大观察,线槽内部为细密若牛毛般参差不齐的条痕,作交织放射状分布,线槽边沿亦歧出放射状毛刺。

第三类 圆圈线

      圆圈线,即封闭的圆形线圈,通常用来表示目纹。圆圈线的沟槽多呈斜坡状,亦有斜坡不显著而作粗线者。圆弧不够规则,过渡生硬。放大20倍以上观察,线槽内部可见交织放射状条痕,条痕细密毛糙、长短不一,线槽边沿歧出毛刺,风格粗犷。

      经实验复原,加工圆圈线,需要在草稿的基础上,手执石核或砂岩类工具按照圆形切线的方向,不断变换角度,采用切线逼圆、以直取弯的形式,反复刻划、磋磨而成,有时还会用到潮湿解玉砂作为磨料。这种圆圈线实为趋于圆形的正多边形。

丁哲师生古玉研究会实验复原圆圈线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商代玉器的阴线均为石核、石叶等细石器工具,砂岩类工具以及金属片具制作,未见砣工痕迹。换言之,商代不存在砣具阴刻技术。

       西周玉器阴线的类型和工艺微痕都与商代晚期大体相同。西周阴刻工艺全盘承继了晚商的成果,二者在技术层面没有本质区别,然西周玉匠在处理手法上做了一些调整。与商代阴线那种刚直方折的效果迥异,此期追求的是一种圆曲流畅的弧线变化,弧线明显较商代增多,且线形工整,过渡自然,纹饰呈现出流畅华丽的美感。陈启贤等对沣西张家坡墓地、济阳刘台子墓地出土西周玉器进行过微痕观察,推测西周各类阴线系由坚硬锐利的石核、石片和砂岩类工具加工制作。此结论无疑是确切的。从现有的材料看,西周时期砣具阴刻技术仍未出现。   

西周玉器阴线

关于西周阴刻工艺可参考旧文:告诉你一个关于西周玉器的大秘密!

二、砣具起源及阴刻工艺分期

      学界关于砣具初现之年代众说纷呈,大体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春秋、汉代之说。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商代、西周玉器上均未发现砣具阴刻痕迹。经研究,商周时期切割工艺亦不采用砣具制作。关于砣具出现的年代,杨建芳先生曾根据凤翔南指挥村秦公一号墓所出春秋晚期玉器的工艺微痕,推测金属砣具始见于春秋时期,此观点当可信从。

笔者检视韩城梁带村墓地、闻喜上郭墓地、光山黄君梦夫妇墓的材料,在一些玉器上发现了疑似砣工的痕迹,籍此认为金属砣具出现的时间或可提前至春秋早期。当然,这只是建立在肉眼观察上的推测,有待科技力量的介入,以印证笔者之推测。

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可将古代玉器阴刻工艺的发展大体划分为四期:

第一期,史前时期。采用细石器、砂岩类工具,以刻划、磋磨、推磨等方式加工,这些工艺可称为原始工艺。如红山文化“瓦沟纹”的制作,先用细石器刻划、磋磨出沟槽基本形态,再以砂岩磨具在表面反复研磨使其进一步成形,最后修磨边廓圆整而成。此期普通阴线也均为徒手抓握细石器反复刻划而成。 

第二期,夏商周时期。细石器、砂岩类工具仍占主导地位,但出现了金属工具,加工方式延续史前之传统,没有太多技术性的突破。

夏代阴线

西周阴线

第三期,春秋至汉代。此期线形多样、富于变化,工具与加工的情况较复杂。春秋早期以降,金属砣具初现,但原始工艺并没有消失,彼时仍可见到不少细石器、砂岩类工具制作的阴线。

如汉代盛行的“游丝毛雕”,即娴熟工匠采用坚硬锋锐的石核、石叶等工具刻划为之。线条纤毫毕现,遒劲连贯,宛如一气呵成。放大50倍观察,线槽边缘有锯齿状崩口和细毛茬,槽底深浅不一,有密集的参差条痕,显系尖端工具刻出,再加以修磨而成。

同样在汉代流行的“汉八刀”,线槽为深峻的大坡面或“U”形粗沟槽,线条中间粗重,末端尖浅。“汉八刀”的制作,通常按照预先的设计,在玉器表面以浅细阴线起稿,再据草稿以砂岩类、细石器工具琢磨出线槽基本形态,然后用砂岩类磨具进行打磨,最后再抛光处理。“汉八刀”直线槽放大50倍观察,可见内部有间隔不等距的细密平行条痕,这与商周时期推磨制作直线的微痕是高度一致的;弧曲线槽放大50倍观察,可见内部为牛毛纹般参差不齐的条痕,作交织放射状分布。

关于“汉八刀“工艺,可参考旧文:工艺研究 | 破解“汉八刀”之谜

春秋至汉代新兴的砣工尚较为钝拙,砣痕多呈两头窄浅、中间宽深的枣核状凹槽,长线由数道大致相同的短凹槽连接而成,有明显粗细变化,连贯性较差。此期砣具有时难以独立完成工整连贯的长线,急转的弧线,以及形态复杂的线条,还需在原生砣痕的基础上用细石器、砂岩类等工具进行刻划、磋磨、推磨予以辅助。故春秋至汉代玉器阴线上常能见到混合有砣工与各类原始工艺的痕迹

关于春秋至汉代砣机设备的形态,笔者推测可能与杨伯达先生想象复原出的跽坐几式砣机相仿,其通常由两人共同操作,一人来回拉动条带使轴旋转带动砣具转动,另一人在砣具前蘸砂浆磨玉。

第四期,隋唐至明清时期。本阶段阴刻制作主要依靠铁质砣具带动解玉砂碾磨,彼时砣痕较汉代犀利、规整,均呈两端尖浅、中间宽深的梭形,长线条虽亦为接砣而成,但更加连贯、流畅。至此,砣工基本替代了刻划、磋磨、推磨等原始工艺。

隋唐以降,砣机设备演变为足踏高腿桌式,之后历代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改良。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对足踏高腿桌式砣机有过描述:“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清人称足踏高腿桌式砣机为水凳,清末李澄渊绘制的《玉作图》中便有水凳的图像。足踏高腿桌式砣机在操作时,玉匠坐于高凳之上,以双脚踩踏作为动力来源,从而可将双手解放出来在砣具前蘸解玉砂浆琢玉,故仅一人便能完成操作,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砣工也日臻成熟。丁哲师生古玉研究会复原水凳

丁哲师生古玉研究会藏战汉砣具

综上所述,长达8000年的玉器阴刻工艺史,既是砣具逐渐替代细石器、砂岩类工具的过程,也是原始工艺与新兴砣工此消彼长的过程。

丁哲拟阴刻工艺演进图

参考文献:

1.刘云辉:《陕西出土东周玉器》,文物出版社、众志美术出版社,2006年。

2.陈启贤、徐广德、何毓灵:《M54出土玉器显微痕迹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科学出版社,2007年。

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文物局、德州文化局、济阳县文化局:《山东济阳刘台子玉器研究》,众志美术出版社,2010年。

4.杨建芳:《关于线切割、砣切割和砣刻——兼论始用砣具的年代》,《文物》2009年第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