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声过市炒肝香:老字号天兴居

 柳星星 2017-07-01

稠浓汁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可见北京人对这炒肝的喜欢,北京小吃少了炒肝可不行,可这炒肝儿是怎么来的呢?

不要以为炒肝儿就是烹炒肝脏,最初炒肝儿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北京小吃,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以淀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吃时不用筷子和勺,只需手托碗底,嘴唇沿着碗边转着喝。

炒肝怎么做的呢?

得先将鲜肥的猪肠用碱、盐浸泡揉搓,再用清水加醋洗净,去掉肠子的腥臭味后再煮,开锅后改用文火炖,锅上盖一个比锅小一圈的木锅盖,使肠子既能熟透又不跑油,保持肥美的味道。

肠子烂烹之后切成半寸长的小段。鲜猪肝洗净后用刀斜片成柳叶状的条儿。他们在佐料上也很下功夫,先将食油熬热,再放入大料,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蒜变黄时立刻放入适量的黄酱,炒好后放入罐中备用。

另外,再熬出些上好的口蘑汤。制作炒肝时,先将切好的热肠段放入沸汤中,再放入炒好的蒜酱、葱花、姜末和口蘑汤;之后再将切好的生肝条放入汤中,马上勾芡,芡勾得稀稠适度;最后洒上一些捣好的蒜泥,炒肝便制成了。

清朝同治年间,前门鲜鱼口胡同的会仙居发明新的方法制做炒肝,会仙居被认为是炒肝的创制者,这也就是我们要说的天兴居。

说起天兴居炒肝店,原名会仙居

至于怎么变成了天兴居呢?

在清朝同治元年,也就是1862年,会仙居在前门外鲜鱼口开业,创始人叫刘永奎。最初是个小酒馆。到了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会仙居由刘喜贵经营,先后增加了白酒和自制的酱肉、火烧。

刘喜贵逝世后,会仙居由他的三个儿子经营。哥仨既齐心,又肯动脑筋,买来猪肠、猪肝、猪心、猪肺等,洗净后,分别切成段、丁、条、片,再放上花椒、大料、盐,用白小汤煮,起名“白小杂碎”。但白水杂碎,因佐料不全,制作工艺简单,不太受顾客欢迎。

后经过改良,将“白水杂碎”中的心、肺去掉,加上酱色和勾芡,改名叫“炒肝”。并特别定制了一种口大底尖的喇叭形小碗,盛入炒肝后,如宝盏含晶,稀稠适度,色泽喜人,香味扑鼻,每碗卖两个铜子,每天从早到晚一直供应,很受顾客欢迎。

1933年,会仙居斜对面新开了一家专营炒肝的天兴居,天兴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逐渐兴旺起来。1956年公私合营,会仙居与天兴居合并,在天兴居的店址,称天兴居。由原天兴居经理的后代沙德亮任经理,由会仙居做炒肝技术最好的师傅掌灶,使北京炒肝的传统风味得以继承。

认定北京老字号

从公私合营到现在有四十多年了。天兴居经营的“炒肝、包子”这两个主营的风味品种始终没变。1992年被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及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确认为“北京老字号”,1997年天兴居炒肝荣获“北京名小吃称号”。

真如诗里所说: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

更多中华老子号文化,敬请关注老号营,文章来源于老号营,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业办公装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