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 | 黄琦:来到乡下,看天色变长

 alayavijnana 2017-07-01


来到拙朴工舍的时候,刚刚过了端午,学生正在餐厅里包粽子,说是过节的时候没有吃够。穿着大围裙的工作人员穿梭在院子里。那天正好是手工陶器的开放日,院子里三三两两的小朋友,也戴着围裙,满手泥浆。


拙朴小院


院子里的树很高,枝繁叶茂,风动时候树影婆娑,使整个院子都很凉快。黄琦是拙朴男主人,他说五年前刚来的时候,院子里大部分都是荒地,他和太太边做作品,边盖屋修地,一不留神,就又把事情给搞大了。


闲谈中我们了解到,黄琦本是做广告设计的,开过广告公司,投资过餐馆,因为喜欢柴烧,先后关掉了公司和餐馆,带着太太来到了乡下。他说,一住下来就走不了了,以前住在城里,觉得一天做不了几件事,现在觉得一天好长,能做许多事情。


拙朴杂货铺


有时候,时空的平行线里会留下一个记忆深刻的坐标,它的出现,要很久以后才知道,这就是人生的转折点了。与陶艺的最初接触,是因为所在的台湾广告设计公司老板会经常拿来台湾的杂志,里面有很精美的茶器图片,这种接触,当时只是一个“喜欢”的种子。从喜欢,慢慢到想要去学,“但当时整个北京也找不到一个柴窑,只好跑到景德镇去”。


《天工开物》载,景德镇是从古至今的瓷都。但逛了一大圈,也没有黄琦想要找的那种风格,直到走进乐天陶舍。“当时,景德镇只有乐天陶舍请来了日本的陶艺家做现代柴烧,从此便经常去景德镇学习。”



柴烧,广义上就是用投柴的方式来烧陶,我们古老的烧陶方式都是以柴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龙窑,但是我们会在器物的外面罩一个匣钵(罩子),这样就不会有落灰,烧出来器物表面光洁,就像是宋代的青瓷,雨过天青色的中和饱满。狭义的柴烧,专门指不上釉,以柴灰散落自然成釉色和肌理的陶器。其实,狭义的柴烧是舶来品,源于日本,传到大陆还不到10年时间,所以,准确地说现在我们常说的“柴烧”应该叫做现代柴烧。


拙朴作品


日本现代柴烧的发展源于茶家千利休的侘寂(Wabi-Sabi)审美,千利休认为接近自然的状态才是茶家应该追求的,瓦、罐、砖等材质的器物即使是一种残破的状态,但都有一幅天然感,这种审美追求决定了现代柴烧的初貌。


决定专心做柴烧之后,黄琦就和太太专程去现代柴烧的起源地——日本学习,“日本柴烧里我们最喜欢的是信乐烧,于是一次次地去信乐拜访学习。”黄琦说。


拙朴作品


信乐位于滋贺县之南的甲贺郡,是日本著名的六大古窑之一。现在还不清楚信乐窑起源于何时,但遗品都是镰仓时代以后的。信乐陶器胎土呈赤色,质地温暖、质朴,烧之前在坯体表面涂上天然的土灰,烧成后出现窑变釉色。日本早期茶匠武野绍鸥,很喜爱室町时代信乐生产的名为茶壶的陶罐和名为鬼桶的筒形钵,经常在茶会中将其作为水指使用,使信乐陶器日益为日本茶道界所注意。后来战国时期的武士们争先使用信乐陶器,信乐陶器一度成为风靡一时名物。


拙朴作品


“在信乐,老陶艺家们给我们分享他们的做陶经验,包括窑的结构、烧窑的温度、烧窑时间等等,甚至还送给我们宝贵的日本传统抹茶碗的图示资料,其中清楚地标注着每种不同的茶碗圈足、碗口、高度等等详细的数据。”黄琦告诉我们。


之后黄琦和太太又了日本传统六大古窑之一备前,“做陶的器型、窑的结构和烧窑方式都和信乐截然不同,所追求的烧成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形成另外一种别具特色的备前柴烧。”


拙朴金工作品香插


回来之后,夫妻俩就开始不断地尝试改变原有的柴窑结构和烧窑方式。探索,就意味着有惊喜也有风险,“有整窑坍塌全军覆没的难过,也有意外的烧成效果带来的狂喜。”通过几年的摸索,黄琦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这两年柴烧热过去了,前几年工作室一开窑,就被哄抢一空。来选购的人通常连价钱也不问,就指着作品说“这个这个这个我都要了”。黄琦说其实他们心里明白,这些人不是真正热爱柴烧,只是热爱潮流。这几年柴烧降温了,以前大拨哄建的窑,流水线生产,结果导致现在一个杯子可以降价到二十几块钱。


蓝染夏布茶席

金工手作紫铜茶器作品


“这已经不是柴烧了。”黄琦不无痛心,“你想,我和我太太,两个人光准备就要三个星期,从早到晚,不算房租、建窑,烧窑时要雇工人,因为要不停地投柴,柴烧出窑率很低,只有60-70%,就以木工的工资来算,一个杯子的成本还要200块钱左右。”

所以,黄琦总是劝他身边还在做柴烧的朋友,再难也要坚持,市场会慢慢淘汰掉原来投机取巧的“柴烧”流水线,也会慢慢培育出真正懂得柴烧的人。

为什么一个柴烧的杯子价值几百块?抛开人工成本,真正决定柴烧价值的是柴烧的精神。“这是最吸引的我的地方,就像是摇滚,不是只要吼就是摇滚,而是要有摇滚的精神才行。”


拉坯


在黄琦看来,柴烧的精神第一就是手做的温度。“从设计到作品,每一个环节都由匠人亲自来完成。缺少一个环节的参与,这个作品对我来说就是不完整的了。”在日本,柴窑的名字一般都是手艺人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甚至有时候连底款都不加,只是希望使用的人喜欢器物就好,不要被其它因素所打扰。

另一个精神内核就是,在柴烧的世界里没有两只完全一样的杯子。烧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你永远也猜不到开窑之后会是什么样的作品在等你。


素坯

满窑

点火


烧窑时木柴火焰会直接在坯体上留下自然的火痕,灰烬随热气流入窑内,附着在坯体上。当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甚至更高时,就形成自然的落灰釉。不同的木柴、不同的升温方式、不同的泥土、不同的窑位形成不同的烧成效果,呈现出斑斓的色彩及变幻多端的不同肌理。可以说,现代柴烧是一半是来自天成。这种趣味,已然是较之青花汝窑等传统陶瓷器皿完全不同的体系了。


器物成形之后的不同,对于选择者来说,其实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性。当你选择一个杯子,就是寻找世界上你的投影。人们经常说,某某的创作风格很类似,或者这一窑作品的风格接近,但是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那个最让你心动的,其实就是你唯一的审美存在性。“它没有好坏高下之分,只是一种独特性的存在,这种独特性与你的过往、家庭、学识都有关系,这也是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及《三联·节气》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