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把张衡当科学家,多孤陋寡闻啊

 晚风是如此温柔 2017-07-02

提起张衡,不知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哪些东东?反正王子首先想到的是他发明了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再多想一些呢,就是他又发明了浑天仪,可以观测天象。也就是说,在王子心目中,张衡就是一个科学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工男的形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可是这样定性的话,可真就是太太小看张衡了。这就好比是把张衡当成了一片1毫米厚的纸,然后放进门缝里看待了,还是站在另一个门缝后面眯着眼瞧的。张衡可真是一个全才啊,现在王子知道,他不仅是科学家,而且还是文学家、诗人、数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发明家、画家等各种家,照我们今天看来,张衡是个文科理科都拔尖的优秀人才啊!郭沫若就曾称赞张衡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要是在今天,估计国家最高科技奖早就颁给他了。

咱们今天不谈张衡其他的,就来欣赏一下他的文学才华,欣赏一下他的一首四言诗,名字叫做《怨篇》。

偷袭珍珠港安卓版今日公测!
广告
图片
广告详情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之远。我劳如何。

这首诗一看就知道是继承的《诗经》的传统,首先它是四言诗的形式,其次它用了比兴手法。

我们看前两句:“猗猗秋兰,植彼中阿。”这里面“猗猗”意思是美丽而茂盛的样子,这个词是张衡直接从《诗经》里的《淇奥》一篇拿来的。《淇奥》开头的句子:“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诗经》的这两句写的真是漂亮。意思是,眺望淇水弯曲的地方啊,望见那里长满了柔美茂盛的绿竹。若不是“猗猗”这个词儿,怎么能把初生的竹子那种青翠娇美的神韵描绘出来呢?回到《怨篇》上来,“猗猗”是个叠词,再加上韵母是“i”,读起来都是那么顺口,听起来也是那么悦耳,再加上它是个闭口音,与后面的开口音“秋兰”组合起来,读起来感觉嘴巴都老舒服了,就跟嘴里都满是兰花的香气一样。下一句“植彼中阿”是说秋兰生长的地方。阿是大的山陵的意思,“彼”意思是那个。所以,“猗猗秋兰,植彼中阿”的意思就是美丽而茂盛的秋兰啊,生长在那大山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句“植彼中阿”也是轰隆隆雷霆滚滚一样大有来头的。怎么个大有来头呢?请看《诗经》。得,又是来自《诗经》。《诗经》对后世诗人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了吧?《诗经》里有一篇《菁菁者莪》,开头的四句诗是:“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所以,张衡的“植彼中阿”只不过将“在彼中阿”的“在”换成了“植”而已。弱弱地问一句,这算不算是剽窃呢?张衡同志,这种行为真的好吗?不过,王子可以证明,这真不是剽窃,这叫引用。所以,大家千万要记住这样一个道理:用得好就叫引用,用得不好就叫剽窃。宋代的黄庭坚关于作诗有个很有名气的说法,叫“点铁成金”。什么意思呢?听起来是好了不起的样子。一块生锈的铁渣,经过黄庭坚先生的妙手一点,就成金沫子了,这还不得瞬间化身为土豪啊!开个玩笑了。黄庭坚的“点铁成金”说是这个样子的。通俗的理解是,引用古人的文章意思、字句,然后呢,将里面自己认为可以更好的地方稍微进行一下锤炼即可视为是自己的作品了。黄庭坚的这种说法其实是总结了古人写作的一个方法。比如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它的铁渣渣是曹植的诗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还是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它的铁渣渣是庾信的句子“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正是王勃也施展了他点铁成金的法术,所以才从古人的句子中翻出新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衡在这里呢,也是施展了点铁成金的妙招,直接从《诗经》取材了。

这开头的两句是用了比兴的手法,给我们什么感觉呢?就是一个很美好的东东,它呢离我们很遥远,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也就是说,它写的是距离感,只不过是借秋兰这个意象而已。当然,一提兰花,我们大家脑子里立马就跟过电了一样一个激灵想到“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兰花是君子的象征,这一点是家喻户晓的。联系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为何张衡开头要借兰花写距离呢?一是兰花本来是生长在幽谷之中的,而且喜阴不喜阳,用王子的话说,它是一种低调的花,不爱出风头,但是香味清冽,姿态优雅,可以说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啊。要不古人把它比作君子呢?所以,这样的花自然是与我们有距离的。另外就是,距离产生美啊。因为有了距离,才让人有了欣赏的条件,才能欣赏“猗猗秋兰”的美好。所以下面两句接着就写秋兰的美好。

什么美好呢?“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这两句从秋兰的香气和外貌着笔,抓住它最突出的特点来写。什么特点呢?香味馥郁,花朵金黄。也就是花朵了,略了兰花的叶子而直接写兰花的花朵。这两句的“有”字都是衬字,不用解释。“其”可以当成衬字,也可以当成代词——自己的这样的意思——来解释。诗歌的开头两句给我们特意制造了距离感,就是为了给我们设定为一个欣赏者的角色,接下来的两句就开始让我们欣赏秋兰的花朵了,闻秋兰的芳香了。而能闻到秋兰的芳香,又等于把读者与秋兰的距离拉近了,这是不是挺有趣的一件事?这说明张衡的确懂得文艺创作的高妙之处。所以,前四句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这样才能写出秋兰之美啊。而秋兰之美正是君子之德啊。这正是运用比兴手法的妙处。比兴手法的好处就是语带双关,既写物又写了人,这种手法真是超级棒的手法,呱呱叫的手法。一般人是来不了这个的。还好张衡不是一般人,是南阳人。南阳人为了张衡这个老乡简直都骄傲疯了,以前王子上大学的时候,同一宿舍大家先自我介绍认识。我们宿舍就有南阳的兄弟得意洋洋地自我介绍道:“俺是南阳的,俺跟张衡是老乡。”说的王子都瞬间觉得自己身高缩减成了土行孙那样,要仰视他呢!

接下来的两句是“虽曰幽深,厥美弥嘉”,“幽深”是说秋兰在山谷之中,“厥”指代的是秋兰,“弥”是更加的意思,“嘉”与“美”都是美好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秋兰虽然长在深谷之中,可是它的美好却反而更让人心动与向往。这两句是议论,是张衡情不自禁的感叹。“幽深”二字又说明了距离产生美。正是因为诗人心中羡慕秋兰之美,所以才感觉到距离上的幽深。而正是因为距离上的幽深,更强化了秋兰的“厥美弥嘉”。人们嘴上常说一句话,得不到的才是好的。这两句诗也有这方面的意思。那么,这么美而又幽深的秋兰该对它如何是好呢?是去到那中阿寻到它呢,还是仅仅只抱有一份念想呢?从这二者的取舍之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来了。前者是行动派,认为得到才是满足的,可归之为积极;后者是情意派,认为想象中的东西才是完美的,一个东西一旦得到,它的美就会打折,可归之为消极。那么,这首诗是哪一派呢?

我们看最后的两句:“之子之远,我劳云何。”这两句是抒情。“之子”一般指代的是秋兰,但王子觉得也没有必要非得这样理解。“之子”也可以是指那个人,就是诗人心目中所念兹在兹的人,甚至也可以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愿望。这样的话,诗中的秋兰就是一个喻体,用来比喻这些了。中国的诗歌本来就是很玄妙的,有很多不说出来的东西,靠言外之意来打动人,所以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正是如此啊。“劳”一般解释为忧愁、忧伤。“云何”是怎么办、如何的意思。照“劳”的这种解释的话,张衡就是后者,只把秋兰的美停留在自己的念想中,不去行动去寻到它。这两句的意思就是说,秋兰离我太远了,我的忧伤再深也没有用啊。但“劳”也可以解释成辛劳、辛苦,这样的话,诗人就采取了行动,为了寻到秋兰即使千辛万苦也是在所不惜的。所以,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真是妙笔生花啊,能够让人产生多重的理解,这才是成功的。那么,王子在这里要多问一句,这两者到底哪个更接近张衡呢?很明显,后者啊。张衡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绝少的众家于一身的奇才,肯定是一个行动派啊。

在王子看来,《怨篇》通篇以兰花为比喻,将之作为一个美好的象征,它是诗人心中美好寄托的反映,诗人愿意为了它而千辛万苦,但却不知道何时能寻到它,这正是为何题目是《怨篇》的原因。怨,怨者,求不得也。意思是很重要却难以得到,但却要不断地去行动,尽力得到。这种心理大家并不陌生,每个追求人生愿望的人都会有这种心态的,都愿意为之无怨无悔的付出以期尽早地实现,但却无法预期何时能达成愿望,所以就不停地行动着。

但是,古人却说这首诗是讽刺统治者不能任用贤才的,呵呵呵呵呵,反正王子是没有看出来这个。大家觉得呢?

总之,张衡《怨篇》这首诗呢,继承《诗经》的传统,通篇以秋兰为喻,既有比兴手法的运用,又有议论和抒情,所以,写法是很多样的。同时,整首诗给人的感受又是清丽秀雅,可品可味,意蕴深厚,实在是一首美好的四言诗。所以,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就评价这首诗说“张衡《怨篇》,清典可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