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古:山东宁阳磁窑镇汉代钜平故城遗址

 雲泉 2017-07-02

访古:山东宁阳磁窑镇汉代钜平故城遗址

(汉代钜平故城遗址古城墙东北角)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所住小镇有处汉代钜平(今山东宁阳磁窑,北临大汶河)故城遗址。每每登临抚今追昔,历史境况如历历眼前访古探幽,穿越时光隧道,总让人生出无限感慨。

访古:山东宁阳磁窑镇汉代钜平故城遗址

(汉代钜平故城遗址古城墙东北角。古城墙上的树木,向着天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访古:山东宁阳磁窑镇汉代钜平故城遗址

(汉代钜平故城遗址古城墙东北角。古城墙上的树木,向着天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钜平,汉高祖时置县。属泰山郡。后汉为侯国,晋仍为县,北齐省。故城址距县城东北35公里,属于磁窑镇西太平、前丁家庙两村。东西约400米,南北约450米。城墙仅存东北、西北两角,用黄土夯筑。城东北角高6.5米,径50米,世称“烽火台”。

访古:山东宁阳磁窑镇汉代钜平故城遗址

(汉代钜平故城遗址古城墙西北角)

西北城角残高3米,东西长约37米。城内出土丰富的汉代板、筒瓦片等建筑材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访古:山东宁阳磁窑镇汉代钜平故城遗址

(钜平故城址石碑仆地。1989年立)

访古:山东宁阳磁窑镇汉代钜平故城遗址

(钜平故城址石碑仆地。1989年立)

访古:山东宁阳磁窑镇汉代钜平故城遗址

(城墙上的筒瓦片)

访古:山东宁阳磁窑镇汉代钜平故城遗址

(登临城墙,满眼荻花。城下已成平坦沃野)

汉代钜平故城遗址往北七八里,就是横贯东西的大汶河。汶河往北30公里,就是东岳泰山。天气晴朗的时候,还能看到巍巍泰山的雄姿。

秋天的时候,登临钜平故城遗址墙,吟诗四首,题曰《登汉代钜平城》。

(一)

风流淘日月,

汶水洗流沙。

千年钜平城,

满眼是荻花。

(二)

大江东去汶水西,

秋风漫卷黄草低。

客路阻长人思远,

谁家雄鸡声声啼。

(三)

中华山河丽,万里是平畴。

鲁中有汶水,千古奔西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人老思过往,频添一段愁。

(四)

岱宗之阳鲁城北,

汶水汤汤白鹭飞。

两岸阔野稼穑秀,

几户人家青烟炊。

碧天悠悠云照水,

秋波漾漾树影摧。

西下斜阳不胜酒,

染得红叶伴霞飞。

由钜平故城往西北不到15公里,就是添福庄,那里有清代进士、广东巡抚黄恩彤故居黄家大院。再往西15公里,有春秋时期刚邑故城址(北依汶河),城墙犹存。黄恩彤凭吊刚邑故城址曾题诗《古刚邑》。我不知黄恩彤当年是否曾经登临汉代钜平古城墙,如果来过,想必他的《古刚邑》同样适合改作为《古钜平》:

草没谁家垒,

烟迷何处楼。

无情清汶水,

背城呜咽流。


此先人之所叹,亦复为后人之所叹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