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概述——毕良佳教授

 rockchow 2017-07-02

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口腔科 毕良佳


人的口腔中存在300~500种细菌微生物。早在1910年就有学者提出口腔病灶感染学说,即口腔的原发病灶感染可能引起全身疾病,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口腔病灶感染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的高度关联性。

近年来,研究表明牙周病不仅引起口腔局部感染炎症,而且作为细菌储库可引起轻微的慢性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到现在为止,已经发现和牙周病有关联的全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肥胖、骨质疏松等疾病(图1)。


图1 牙周病与全身疾病


【牙周病与糖尿病】

  

糖尿病对牙周病的影响


  牙周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
  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偏高,引起系列并发症和白细胞机能不全等免疫防御功能障碍;同时,糖尿病患者唾液分泌量相对减少,对口腔的清洁效果也会降低,影响机体对入侵微生物的清除功能。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蛋白质与非酶性的反复糖化反应产生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相关的新假说。新假说指出,蛋白质或脂肪在糖化的AGE和巨噬细胞上AGE受体结合时产生类似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炎症性因子或活性酶,而这些物质被认为与造成牙周组织破坏有关。
  相关机制详见图2所示。


图2 牙周病与糖尿病的关系


牙周病对糖尿病的影响

  牙周病亦会对糖尿病产生影响。
  有研究表明,如果牙周炎患者全口每颗牙齿均有5~6mm深的牙周袋,那么细菌生物膜总共的接触面积可达到一个成人手掌大小,即约72cm2。
  在这种状态下,一过性的菌血症则易频发,患者血中的抗原物质浓度上升,活性化的免疫细胞增多,使得像TNF-α一类的炎症性因子产生的量增多。换言之,在罹患牙周病的状态下,人体内TNF-α的产生量增多,而TNF-α能够使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状态发生恶化。


【牙周病与心脑血管疾病】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进展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与其有很大的关联性,这些危险因素统称为“危险因子累计症候群”,从而成为胰岛素抵抗性为基础的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但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中,除上述危险因素,还包括其他危险因素,例如感染性微生物、炎症相关因子、各种脂肪酸、心理因素及生活环境因素等。
  近年来,临床上常以高敏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上升以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存在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者全身性动脉硬化发病的预测因子。里德克(Ridker)等人的研究显示,用高敏CRP的浓度上升可以预测新发病的心肌梗死、脑梗塞和闭塞性的动脉硬化。已经有研究提示,牙周炎和CRP的浓度存在相关性,并且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和CRP浓度明显上升有显著相关性;同时也有研究发现,重度牙周炎患者在经过牙周治疗后,CRP浓度明显下降。
  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血清抗体效价与高敏CRP有较强相关性。在无菌斑存在的颈动脉内膜中,内膜厚度在Pg血清抗体效价较高组和正常组群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在菌斑存在的部位,颈动脉狭窄率在Pg血清抗体效价较高组明显上升,同时发生白蛋白尿的风险显著升高。
  上述均说明,由牙龈卟啉单胞菌所引起的感染可能与早期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相关。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见图3。


图3 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牙周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被定义为在怀孕24~37周内出生并且体重未满2500g的新生儿。在产科领域,相关专家、学者针对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已采取了多种措施,但发病率在过去并未降低。
  现在观点认为,呼吸系统或者尿路感染可能是致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一个主要诱因,但这还不足以说明其主要发病病因,尚需要从其他方面解释说明,可能机制见图4。


图4 牙周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有动物试验研究发现,在动物模型中,由牙周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可引起早产。在该研究之后进行的免疫学研究发现,罹患中等程度牙周炎的母亲较无牙周炎母亲生出低出生体重儿的几率高7倍。
  牙周病干预治疗研究表明,牙周治疗可以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降低。牙周病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的关联性可能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①与由慢性牙周病灶产生的炎症因子水平有关;②牙周致病细菌自身直接感染所致。

【牙周病与肥胖】

  

  肥胖与机体脂肪代谢异常存在密切关系,其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是最大的危险因素。牙周病与肥胖的关系见图5。


图5 牙周病与肥胖的关系

  

  脂肪细胞是储存机体剩余能量的地方,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已明确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分泌过多脂肪细胞因子而导致。脂肪细胞因子,一方面积极参与机体脂肪代谢平衡;另一方面,其异常分泌可导致脂肪储存过剩进而导致肥胖。同时,其在脂质代谢、内分泌异常、动脉硬化的发病和进展中亦起重要作用。1998年,萨伊托(Saito)等人发现,随着体质指数(BMI,作为肥胖指标)的增高,牙周病的罹患率也增加,且在逻辑回归分析中,加入年龄、性别、口腔卫生习惯、吸烟史等因素研究的结果,牙周病的相对危险度在BMI小于20者为1,在20~25之间者为1.7,在25~30之间者为3.4,大于30者为8.6。另一方面,根据BMI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类结果显示,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中,BMI高者其牙周病的严重程度也高。

【牙周病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被定义为以骨量低下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变化为特征,骨质脆弱化为结果,以致骨折危险增大的疾病。
  骨量维持是由骨吸收和骨形成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当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的再生能力受到破坏时,骨量就会减少。
  骨质疏松症多发生于绝经的女性,这可能由于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分泌减少,而后者对骨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有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与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有相关性;与其他组群相比,骨质疏松症患者,探诊出血指数明显增高,牙周病罹患率增高。正常状态下雌激素对IL-1、TNF-α、IL-6、前列腺素F2(PGF2)的产生有抑制作用,但在骨质疏松的状态下,这些炎症因子的产生亢进,骨吸收则会加剧。牙周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见图6。


图6 牙周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因此,对于患有重度牙周炎的患者,由于其牙周病灶的存在而产生大量炎症因子,骨吸收作用增强。但牙周病能够使骨质疏松症恶化,或者牙周病作为骨质疏松症的一个主要症状等结论尚未见研究报告。


牙周炎是在菌斑刺激下的牙周组织破坏性炎症。大量证据表明,牙周健康是口腔健康的基石,牙周炎会加重全身系统性慢性炎症反应。因此,无论对于促进口腔局部健康,还是促进全身健康,医师和患者均应对牙周健康予以重视。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