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HRS2017】吴书林:右心室特殊部位室性心律失常机制及导管消融

 zhaoeliteD 2017-07-02

6月30日,第十八届中国心律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开幕,在开幕式主题演讲环节,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书林教授以'右室特殊部位室性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及导管消融'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图1  吴书林教授在现场作报告


室性心律失常(VA)分为器质性与特发性两大类,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根据起源部位不同又分为不同类型。吴书林教授主要介绍了6种右室特殊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肺动脉窦起源、右室乳头肌起源、圆锥乳头肌起源、调节束起源、三尖瓣环起源和希氏束旁起源。


一、肺动脉窦起源VA


1、解剖和组织学特点:肺动脉窦位于主动脉瘘的前侧、上方及左侧,左窦水平位置最低(图2)。研究发现心室与肺动脉连接底部存在心室肌延伸(VEM)(图3),肺动脉内VME的发生率为50%~70%。


图2


图3


2、发生率:2008年Tada等报道的肺动脉窦起源VA发生率为4%。2014年Liu等的报道中肺动脉窦起源VA患者占46%,应用三维电压标测和腔内超声技术,证实了肺动脉内VME的存在(图4),患者消融成功靶点位于肺动脉瓣上。2015年Liao等的报道中肺动脉窦起源VA患者占11%,应用右室和肺动脉造影方法证实患者消融成功靶点位于肺动脉窦。


图4


3、心电图特点:下壁导联、aVL/aVR导联、V2导联的R/S比值明显大于右室流出道(RVOT)。


4、标测与消融:常规方法消融部分有效,但容易复发。倒U法消融有助于增加组织贴靠性,保持导管稳定;可应用Lasso导管指导标测与消融。消融过程中需关注功率计阻抗的变化,以避开肺动脉瓣及左主干冠状动脉。


二、右心室乳头肌起源VA

2010年发表于《心律》的报道显示,右心室乳头肌起源VA发生率约为4.7%,其特点是容易突发室颤。与右室流出道(RVOT)起源的VA相比,其QRS波更宽。标测及消融时,25%成功靶点可记录到P电位(图5)。临床实践中,可通过心腔内超声探寻有效消融靶点。


图5


三、圆锥乳头肌起源VA

圆锥乳头肌属于间隔乳头肌的一部分,圆锥乳头肌起源VA相对少见,尸检发生率可达82%。心腔内超声可指导证实其靶点位于圆锥乳头肌。


四、调节束起源VA

调节束是室上嵴与三尖瓣前乳头肌之间的肌束,游离于右心室腔内,内有右束支主干行走(图6)。调节束起源VA的临床特点是可诱发室速和室颤。心电图特点是II、III、aVF导联Q波向下,电轴左偏。标测及消融时,50%成功靶点处可记录到类似P电位。


图6


五、三尖瓣环起源VA

2007年发表于《心律》的报道显示,三尖瓣环起源VA发生率占特发性VA的8%。其解剖位置较特别(图7)。与游离壁-间隔部起源的VA相比,QRS波较窄。与三尖瓣环-RVOT起源的VA相比,三尖瓣环起源的VA心电图aVL导联QRS波多为正向。


图7


消融时常规跨三尖瓣到右心室进行消融,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成功。但是,有些患者消融时需在瓣下反弯或采取颈内静脉途径。吴书林教授团队开展的观察研究,经锁骨下途径消融36例患者,结果也较好。


六、希氏束旁起源VA

关于希氏束旁起源VA的旁路导管消融,吴书林教授团队做了一项病理及临床研究,文章已在线发表。


病理研究设计如图8,消融后病理检测如图9,病理结果如图10。依据此病理结果,对23例希氏束旁起源VA患者进行旁路导管消融,均成功。


图8


图9


图10


最后,吴书林教授总结说,进行右心室特殊部位起源的VA导管消融,首先一定要特别熟悉局部的解剖结构;应用三维标测加上心脏内造影或心腔内超声,可安全、有效地指导消融策略;标测过程中,需特别关注和重视局部异常电位的发生;不同部位VA的导管消融操作有所不同,但都需要提高安全性、保证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许慧┆美编 柴明霞┆制版 田新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