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愈四例白血病后的思考和希望

 太平时光 2017-07-02
  本部驻地在济南市郊城乡结合部的山凹中,兼挂社卫生所的牌子,而对农村和社会服务。 
  从去年五月至今,有幸接治了四例白血病。这四例白血病分别为AML—M4各一例,ALL—L1两例,分别于80-100天内全部治愈,药费最低者五千八百元,最高者一万二千元。四例发病机理均源于经络传导瘀阻,基本雷同,治疗思路大同小异实感有治疗规律可循,现将其中一孩童一成人二例附录于下,请同道指教参考: 
  例一 刘西祥 男 44岁 董家镇村民,因全身淋巴肿大、伴低热、右下肋疼,当地治疗无效于07年5月23日转大医院治疗。经专家诊断后,例行全血检,骨穿刺等。 
  全血检报告单(照抄):白细胞计数为51.74;中粒、淋巴、单核细胞为0;嗜酸细胞1.45;红细胞2.52;血小板计数21。 
  24日入院后重做全血检:中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10;单核细胞42;原始单核细胞19;幼稚单核细胞23。 
  25日骨髓穿刺白血病免疫分型报告单结果如下:(原文) 
R4占29.93%,R4中表达CD34占15.7%,CD117占25.1%CD13占52.4%,CD13占52.4%,CD14占40.4%,HLA-DR占43.4%,CD64占58.4%,CD38占56.6%,胞浆MPO占55.2%。不表达CD19,CD10,CD33,CD10,CD20, CD7,CD56,TDT,CD5及胞浆CD79a为异常骨髓细胞。 
  R2占4。25%,R2中表达少量CD3,CD7,CD5,CD19及CD20,为正常淋巴细胞。结论:考虑为AML-M4 
  住院治疗2月余病势加重已不能自理,医生建议换骨髓,别无良法。病人无奈,经友介绍于7月17日打车四人搀架前来求诊。 
  观此人头包白巾,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神情倦怠,去除头巾毛发脱光。其妻代述:此人嘴笨,嗜酒好友,被骗笔钱,情志不遂。要账无果回来时又逢雨淋身,到家几日闷闷不乐,亲友见状轮流坐庄,拉仔饮酒解闷,不想几天后出现低烧,卧床不起,5日后出现上述症状。当地治疗无效转送大医院,越治越爬不动了,现在有时吐,连饭也吃不进了…… 
  查:六脉紊乱有根,显是化疗药品之作,已难当诊断依据。看舌:苔灰黄根黑,舌胖大,周边齿痕:脖颈暴露之淋巴结举目可见:双臂被搀架时留下的指印已成青紫斑:看血检单血小板计数仅剩21。 
  此系危症,此人性格内向,先郁怒伤肝引起“肝着”右肋疼,继雨淋伤肺。阳历5月虽立夏,但早晚风凉,仗着体壮当时未发,连几日借酒消愁,反湿困伤脾,加之“肝着”之后肝气横移,使正气损伤日甚而低热始。住院后,抽髓、放化疗更是惊、恐、忧聚,故体况日下。综观现状淋巴结肿大显湿热蒸腾,内外合湿所至。不思饮食,酒湿散结,使邪有出路,方可尚有转机,别无它途。用药三黄、大半夏、承气三汤合一最为合拍,但血小板2100患者是否能承受?虽是邪去则正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内出血,人命关天。与亲属讲清利害,请全家商定,不想患者本人应允,立时签了合同。一诊:三黄大半夏承气汤: 
  黄连10克 黄芩10克 川朴15克 枳实15克 炒川军15克 半夏60克 翻泻叶6克 守宫10克 蜂房10克 泽泻10克 猪苓20克 砂仁6克 参片15克 柳枝二尺 水煎服。 
调胃丸1粒(冲); 解百毒散(自制 喷鼻) 三剂 饭前服。 
  嘱其请当地卫生所做好防内出血救治。 
  二诊:三日后患者舌苔黑退、黄减,灰腻略黄;淋巴结略有缩小;病人已开始饮食;神转清,自述视物不太清。 
  查:脉浮、数、孔,唯左关尺沉,此腑通病现转机,因势利导,改治肝胆湿热、去瘀。 
  龙胆泻肝汤加莪术、三棱、赤芍、桃仁各10克 鳖甲25克 山甲、水蛭、全虫10克 蛤蚧一对 川贝10 生山楂50克 水煎服 
  解百毒散(喷鼻) 千金胶囊 4粒 2次日 七剂 
  三诊:七日后,神清,目略涩,已可行走,右肋已不疼,肿大淋巴结已不明显。自述浑身无力,其它均好。 
  切脉浮、孔、微数,两尺脉沉。观舌仍胖大、罩灰、薄黄,齿痕略减。此乃肺、肝、脾湿郁阻力已除,湿热粘腻短期难以除尽,尺脉沉系肾气弱,湿邪涌下急需补助也。 
  金匮肾气汤去熟附子、熟地加竹叶6克 雷公藤10克 红花10克 蜈蚣10克 荜
、土元、水蛭、全虫各10克 蛤蚧一对 川穹10克 公英15克 黄芪30克 西洋参15克 黄连6克 水煎服 八剂嘱其绝对戒酒,患者速应“改了改了”。 
患者日见好转,继以血府逐瘀汤、归脾丸、玉屏风等随症调治。80天毛发长全,体重已增13公斤,9月21日仍回原大院复查,一切指标正常。生怕复发每月查一次,连查三次,期间病人坚持不停药,非吃不可。中间有次感冒血红蛋白108,箭头划了下降符号,接着跑来纠正,连说:“病怕了,您别笑话,住院花了几万,病不起呀,病不起---”使人啼笑皆非,现已戒酒,重新务农。此人药费、诊疗费总计一万二千余元。 
  例二 李惠珊 女 6岁 家长代述:初因食欲不振,几天后体倦乏力,突发咳嗽,高烧。打针输液、冷敷擦身,治疗无效。于06年6月6日送大医院诊治,因孩童伴皮肤泛黄、腹疼兼腿疼等症状,医院进行了骨髓穿刺、全血检等检查。(系孩童简单摘录)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原文如下: 
形态描述: 
M:增生极度活跃 
1、粒系:异常增生,颗粒增多的病理性早幼粒细胞占83%,胞体圆形成或椭圆形,胞核圆形、椭圆形,切际、凹陷等核畸形多见,部分核内可见1-3个较清晰的核仁,染色质致密,着紫红色,胞浆量丰富着灰兰色,浆内可见大量细小紫红色颗粒。
MPO:强阳性 
2、红系、淋巴系增生明显受抑。 
3、全片见巨核细胞5个,PIt较少见。 
B:WBC增高,病理性早细粒细胞占51%,形态同髓片,PIt较少见。 
NAP:阳性率:10% 
积分:18分 
Fe:外铁(+) 
铁粒幼红细胞占19% 
PAS:(+) AS—DCE(+) 
意见: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3a) 
血检报告:白细胞为18.64 
  住院治疗,经用各种方法治至07年1月16日不见好转,18日前来诊治。 
  一进门,哭声嘶哑,叫闹挣扎,家长含泪道:“见白大褂就害怕,吓坏了,还要换骨髓,咱哪花得起呀!”我只得便衣诊着:此女童毛发脱光,面黄肌瘦,神倦无力,在母怀中惊恐发抖。看指纹,青紫线直达命关:看舌,苔黄腻中有绿豆大黑斑,舌边呈锯齿痕。 
  听完诉说病程,毫无复杂之处,此病积食而生,黑斑可证。继而外感风热(6月),因中虚无力,邪难出而高烧,救治失当,冷敷洗身又使毛孔紧闭,高热更盛。胆汁加强分泌本救消食,恰逢风温犯肺逆传心包而误入血脉,使皮肤泛黄。五日后寒积下沉阻经堵络,又引腿疼。入院后治近半年仅穿刺就使孩童惊、疼、怒无法抗拒而伤及肝肾,使内分泌乱成一锅粥,唯独没治脾胃积食。时隔半年黑班仍在,久瘀必伤血,先除积食,开通肠胃,增加食欲,以求转机。 
  承气汤减半加栀子6克 五灵脂3克 参片10克 桃仁6克 红花6克 生山楂30克 翻泻叶3克 羚羊粉1克(兑付) 三剂 
  以小儿调胃丸 解百毒散(自制 喷鼻)后有说明 
  热敷肚脐贴 嘱其家长腹疼止即停药。 
  二诊:服药二剂,患者前来,排出污物及死血,肚腹已不疼,精神转好,馋食,已可下地,正啃苹果。 
  查:食指青紫线转红变细,舌中黑班消,苔黄盛。此乃食积已出,无形之湿热上腾挂苔,病见转机之佳象。改方调和肝脾 
  丹栀逍遥散加茵陈6克 黑豆10克 西洋参10克 生山楂30克 水蛭6克 土元6克 鳖甲6克 全虫6克 水煎频服 七剂 
  继用热敷肚脐贴,嘱其家长控制饮食,严防过饱。 
  七日后三诊:患者先自跑进门,面带笑容,高喊“爷爷”已不陌生,父母随后。查:小儿皮黄已退,面色转白少红,观指纹线已红细仍达命关:舌降红,少苔。父母诉夜间发热无汗出,担心它药干扰没让他医治,睡着后又惊恐梦呓,上午略好。时正腊月,夏日之邪热入营血,如不发出实有毙命之危,非发不出。 
  犀角地黄汤 五剂 加用梅花点舌丹(注3)嘱其严防受风。 
服药后患者浑身发热卧床不起,第二天陆续遍身起疹点,随起随退,三日时汗出透衣,洗浴后闹着要出去玩。 
  四诊时红线已退至风关,细如丝,病入坦途。改用血府逐瘀汤、金匮肾气汤、归脾汤等,随症施用。80天时毛发长全,回原大院复查全血检一切正常,骨髓细胞复查,“未发现幼稚细胞”。家长不放心,后又隔月血检一次,连查几次,血检指标一切正常,现已报名读书。此童全部药费、治疗费总计五千八百余元。 
  思考:治疗该病四例后,实感更换骨髓治法值得推敲。骨髓参与造血过程,充其量起“质检理顺原材料”及“合成车间”的作用。通过经脉调控,将合格血上输心脑而已,此与督脉“清阳上升”异曲同工。没证据表明是质检、合成出问题而引发此病。如系“质检”出问题,理应出现紊乱的指标,不会几次检查结果不同小异,条理分明,合成出问题更会导致各种畸形和怪形,而不单出现缺损的幼稚细胞。 
  造血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按中医理论与脾、肺、肝、肾密不可分,还包括经络的稳定调控,及目前尚不清楚的部分。其中“中焦受气取汗变化而赤而为血,”讲的是脾、肺、肝综合的生血功能。肾藏精,精血互化而生血,当然,这些老祖宗们的认识,与现代生化比显然笼统、模糊了点,但说明了,造血过程绝不是骨髓独立完成。按照微观明确的是:三大代谢在肝中进行,化生肝糖原后,经翻译、转录变成谷安酸、赖安酸等营养物。这些营养物是否可当做是合成血液的原材料呢?未知的脾、肺、肾是否同样都担负着一份不同原材料的生产任务呢?中医的认识早就是肯定的,但仍需要微观的再发展来证实它。即使没有证实的现在,也没证据说明它不存在。 
  市场上一旦影响国计民生的原材料短缺,立即会造成紊乱,价格猛涨,工厂也被迫停工改产,这是大家熟知的,造血过程难道不也如此吗?着”肋疼;又横移克脾;雨淋伤肺,得知血癌再恐伤肾。造血主四脏的损伤,必将影响本脏担负的原材料生产,只要一脏瘀阻担负的配料无法到位,就会出现半成品的幼稚细胞。加之调控的经络被瘀阻所障碍,无法全面发挥传导、输送、平衡、协调的功能,而生此病。实与骨髓的合成功能无关。 
  例二也是如此,区别在首伤脏器不同,积食伤脾胃,风热继伤肺,冷敷寒积使邪入营血,穿刺放化疗又恐惊伤肝肾,调控的经络瘀阻失调,引起制造、输送、造血原料的障碍。本该正常到位的原料,不能到位,幼稚细胞因缺料而大增。白细胞的无限增高,应系骨髓生产自救的反应。出于本能无论谁截留了造血原料,它都准备为夺回而拼命,根源是幼稚细胞这血的半成品急待合成所逼,该到的原料迟迟没有到位所至。M3、M4及白血病的各种分型又佐证了一个问题,如上两例M4是肝瘀伤重瘀阻所至,肝主藏血和合成各种氨基酸,在肝瘀阻的时候,M4型除数量下降外,其它变化不大。而M3则是脾瘀伤重瘀阻所至,在脾瘀阻的时候M3由于营养供应危急,出现了:(1)抢食,“增生极度活跃,早、幼、粒细胞占83%(看骨髓报告单);”(2)缺胳膊少腿的残疾形:“圆形、椭圆形、切际、凹陷等核畸形多见---”。这也说明了脏腑瘀阻不同对造血的影响不同,骨髓中出现的景况不同。更佐证了骨髓忠实力行着职责,没有问题。也说明了造血是多脏腑的综合合成过程,正因所担负的原料生产任务不同,因此,出现的型号不同。反过来说,分型指标所标示的是相应脏器的原材料未到,幼稚细胞所缺的营养物类型不同而已。故骨髓的检验报告只是所缺原材料数据的标示。不能说明病本就是骨髓,因为从营养吸收到化生成生血的营养物质过程,根本与骨髓无关。查西医对此病因解释为物理、化学、病毒、遗传四因素,专门说明“此病因尚未搞清”既然如此,更换骨髓的治法,依据何在?此术两败俱伤,至多也是救一伤一,太欠仁道,是否走走“自主创新”之路,用用中国特色呢? 
  中医是举世瞩目的中国特色,国内以“伪科学”提出取消中医的人,实在是用心恶毒。 
  医学的宗旨是保证生命的存活,因此,治愈率、存活率是衡量医疗水平的明确指标。自有史以来,由于历史的久远,治愈率对各国各种医学来说,恐怕都很难统计。但存活率却明明白白的摆在眼前,把近万年的风霜雨雪当做大浪淘沙的考验,把历代的战火纷飞当做历史的裁判。以自然条件大抵相同的中国和美国比,以上世纪二战后我国建国的49年计算,多难的中华民族就因为有中医保健,存活率为4亿5千万,估且算4亿,而发了二战财的美国,国土比中国还大,就因为没有中医,人口存活率接近1亿,估且算1亿,查50年前,美国并没有计划生育的法令。同样的大浪淘沙,人口高出三倍,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伪科学办得到吗?这就是历史实践的裁决。 
  外国人说“中医不科学”毫不奇怪,从中医理论体系到病理解释,对熟悉了生理、解剖、数据、基因的外医来说“阴阳五行 肺金克木”听得他云山雾罩,他既要学又无从下手,出现了无奈。围绕提高治愈率,和谐社会,学术交流嘛,莫说一句“不科学”,即使拍桌子、砸茶杯争得面红耳赤,也属允许。君不见,就在激烈争论的后面各种医学相互取长补短,正如中医取其微观的精华,使望闻问切的尺度,充实了微观的寸分。完善着自己的医学,正在进行吗?一种世界都接受的、综合各国医学精华的、高治愈率的新医学胚胎,不正在逐渐形成吗? 
  四例血癌的临床治愈,长效尚需观察(原病例均在医院中可查)实无必要小题大做。因为四例很难说就抓到了规律性的东西,我实想凑它个万千例,总结点规律性的治法方药。惜不是专科医院,又在山村小庙,碰上四例已属天赐,不得不自放一炮。希望白血病患者前来,多多益善,以早找出规律性的高效疗法,为世界的白血病患者尽点中医的微薄之力。 
说明:解百毒散 调胃丸 肚脐热敷贴 梅花点舌丹 千金胶囊均系本部自研、自用之长备药。 
(1)解百毒散系针管喷鼻 医理:肺朝百脉,气通全身,气行则血行。主治:一切肿瘤。主药:麝香、蟾酥等; 
(2)调胃丸系口服 医理:调转枢,祛除瘀阻在上行或下降经络中的瘀阻物,恢复自体升降免疫功能。主治:因气机不畅引起的脾胃各种病。主药:葶苈子、山甲等; 
(3)肚脐热敷贴系药汁,以脱脂棉团球塞脐中经针管注入棉球,使其饱和,盖敷料加热袋。主治:借脐通路,对因食欲不振的体弱救治者补充营养及药品。主药:西洋参、细辛等; 
(4)千金胶囊系口服 医理:祛除肝中瘀积,使其通达。主治:脂肪肝、肝硬化腹水及肿瘤。主药:千金子等; 
(5)梅花点舌丹以挖耳勺点舌上,约0.01-0.03克。医理:发解热毒攻内的邪热。主治:各种高烧不退、热毒内攻。主药:牛黄、熊胆、麝香等。 

        中医医师:张荷生 电话:0531-82990266  2007年12月9日 

调胃丸药物组成: 藿香2两,甘草(炙)2两,陈皮(去白)2两,半夏曲(每1两用生姜3两半)2两,厚朴(每1两用姜1两拌制)2两。
处方来源 :《御药院方》卷三。
方剂主治 :阴阳气不和,三焦痞隔,五劳七伤,山岚瘴气,八般疟疾,四时伤寒,头目肢节疼痛,心腹胀满,呕逆恶心,痰涎咳嗽,手足虚肿,五种隔气噎塞,寒热水泻诸痢,妇人产后蓐劳,脾胃不和,饮食减少。
  制备方法 上同为细末。
用法用量: 每服2分,水1盏,入生姜2片,同煎至7分,和滓温服,不拘时候。
附注: 本方为细末,生姜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名“调胃丸”。每服五十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张荷生()    男,1946年生,山东济南人,汉族,干部,执业医师。1961年参军,1965年复转,原任山东省化工厅地质勘探院医生。1992年调任济南市中疑难病门诊部主任六年。1994年退休,1998年任山东济南天慧中医药研究中心主任受镇委邀请到山区任村医,四十多年来,从事中医事业,一直在一线临床工作。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按照辨证施治的方向,基本功扎实,切脉知病,得到广大患者的信任。

      1990后按临床体会,陆续总结了《续骨散与乌鸡配伍治疗骨折的捷效》,1994年对颈椎增生,筛选出“三棱针挑治法”。配制了“调胃丸”,四小时内解除了查无病因的胃腹疼,对防止溃疡、胃癌、治未病起到了积极作用。继又按妇科需要,对妇女痛经配出了“妇科宝”,痛经时一粒,第二天若疼未除尽,再一粒。提前预防了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妇科病。对溃疡、胃炎组出了“强胃丸”。对鼻炎组出了鼻炎丸,外贴一粒十治八愈。大受患者群体的欢迎。

2000年后陆续对治疗肿瘤的临床做了些整理,先后写出《综合微观的发现治疗肿瘤的探索》、《治愈四例白血病后的思考和希望》、《试用唯象论浅谈辨证的部分治法及搬移疗法》、《我对中医的认识和临床》、《中医之道之我见》、《驭道返青》、《治疗妇科病的体会点滴》、《治愈红斑狼疮》、《从治疗中再查找白血病因及中医治法》等,受到了学术界的鼓励和肯定。从2000年至今略计被中央党校各刊录用稿件7篇,获世界华人特等奖9次,国际金奖7次。多次受到关心中医、盼望中医发展的学术团体,及民间组织的支持和鼓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