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狼性”从何而来

 伟天英 2017-07-03

华为“狼性”从何而来

很多企业及媒体对华为“狼性”文化一直很推崇,通常会用几点描述其特征:1) 像狼一样嗅觉敏锐 ; 2)像狼一样持续进攻; 3)群体英雄文化。

只要华为提出做全球第一的口号,几乎没有不兑现的。从其最传统的通信设备来看,在2013年首次登顶通信业NO.1后,与一直处于第一的爱立信快速拉开差距。国内的友商中兴在2000年初市场份额已经和华为很接近,但是随着华为在海外3G的快速突破,差距越来越大。

华为“狼性”从何而来

图1 主要通信设备厂家收入变化趋势(单位:亿美元)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华为这种“狼性”是如何锻炼出来的。根据小编了解及分析,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华为“狼性”从何而来

图2 华为“狼性”文化形成要素图片描述

1)CEO任正非的忧患意识。

任老熟知中国易经智慧中的否极泰来,在业界及公司业绩高涨的时候反而给内部泼冷水,不断提出“冬天来了”的警示;而且他常常提到华为的战略是活下去。不论在任何时间,华为的战略都是活得更长、活得更久。

2)管理层的强结果为导向的机制。

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及年度规划,既要有预测,还要有过程监控,重中之重还是要结果,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3)特殊的激励和处罚措施。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在华为利用的非常成功。除了各种军功奖、项目奖,华为还有众人皆知的股权激励和TUP机制。而对出处罚,丝毫不留情,对于触犯公司BCG及信息安全等违规人员,更是如此。

4)不断蜕变的管理体系。

在华为的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个关键数据很少被人提及,就是华为每年要拿出总销售收入的3%用于企业变革。如今,华为已超过5000亿元的销售规模,所以,每年用于推动企业变革的资金是150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投入。

5) 内部的不断“折腾”。

为了成为规范化的国际公司,华为除了变革,还在合规、内控等各方面都做出了大量的推动,而一线部门在负责业务之余,还需要积极参与到这些管理体系建设中,这对他们来讲确实非常痛苦:一方面要完成业务指标,另一方面,还需要将实践固化到文件中。另外的折腾就是“瞬息万变”,无论是政策,还是具体落地,每年都会变化,很多时候让一线措手不及。

所以,华为的狼性文化的形成其实是一个不得已的战略选择,那就是“活下去”。而内部不断的折腾,或许正是避免了一成不变、死气沉沉的组织氛围,让团队保持高昂的作战面貌。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强大。

华为“狼性”从何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