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草书《发疟帖》三种

 李叔狠生气 2017-07-03
王羲之草书《发疟帖》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王羲之草书《发疟帖》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王羲之草书《发疟帖》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王羲之书。榻本,三行,二十字。草书。
      帖文大意为:发疟疾,连日来身陷疾患的痛苦之中,无可如何。未能晤面,忧郁不乐。类及的情形不一一奉告。
      帖中“具”字,王羲之在书写时不期写得与“有”字的草形无异,亦当是快写时的笔误。“具”与“有”的草体,在连绵快写中,容易混淆。又帖末“白”字。王羲之快写时交待得不清楚,既非作惯用的一点来表示,更非作标准易识的“白”字。似乎是自己意到而笔未到,潦草地作连笔线条,甚至类似於“之”字的草写体。由於是在文末,又在署名之後,是习常的符号了,这虚虚的连属於"之"字後的“白”字,即使交待不清在当时对方也能据行文的语言习惯识读。一旦後人失去那样的“场”,即脱离了东晋那种文化的社会的交往环境,释读起来就得花一番考辨的功大。所以明顾从义《法帖释义考异》释作“言”,而清王澍《淳化秘阁法帖考正》释作“白”。根据大量的王羲之尺牍——不管见之於刻帖,还是见之於文献著录,常从“白”字。因为“某某是魏晋时期尺牍书中的习惯用语。或用於尺赎的起始部分,如褚遂良《右军书目》著录的《不审尊体帖》:“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如何?:”或用於尺牍的结尾部分,如《右军书记》载:“冷过,足下夜得眠不……问具示。王羲之白”。亦有在一通尺牍中,起首和结尾部分皆用此语,如《淳化阁帖》卷七《君晚帖》:“羲之白:君晚可不?想比果。力不具。王羲之白。”《右军书记》:“羲之白:不复面,有劳。得示足下佳,为慰。吾却遽,又睡甚勿勿。力不具。王羲之白。”在大的王羲之尺牍中,并非仅限“羲之白”这一用语同时出现於一通尺牍的首尾,他如“羲之报”、“羲之顿首”这类用语也常常在一通尺牍的首尾同时出现。这种对应出现的形式,或许是书仪的一种规范,仅出现於帖首或帖尾,是一种变通的简便形式。
      此帖第一行草法甚精采,尤其是“患欲无赖”四字,笔势连绵,跌宕有致,在王羲之草书尺牍中,这类引人入胜的字群,殊为少见。
    此帖亦收刻於《大观帖》、《绛帖》、《澄清堂帖》。

      释文  發瘧,比日疾患,欲無賴。未面邑邑,反不具,王羲之〔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