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肌放射专业委员会病例讨论(八十二)

 zskyteacher 2017-07-03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3岁。2年前工作劳累致左膝关节疼痛不适,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近7天来自觉疼痛加重,关节明显疼痛,行走受限。查体左髌腱外侧压痛,股四头肌肌力5级,病理征阴性。

2影像学检查


3诊断

术中所见:于髌骨外侧开窗约0.5cm,可见一空腔,采用刮匙,刮除空腔内组织,呈烂肉样组织送病理,空腔周围边缘清晰硬化。

病理所见:肉眼所见灰白、灰褐破碎软组织一堆,直径3.4cm。

病理诊断:(左膝髌骨)软骨母细胞瘤

免疫组化:CD56(+)、CD34(血管+)、S-100(-)、Ki-67(+,<>

4诊断要点

本例病变在X线平片上髌骨可见骨质破坏,呈类椭圆低密度影,边缘清晰,在CT上表现为左髌骨偏心性骨质破坏,病灶内局部点状钙化,边缘无明显硬化,周围无骨膜反应,在MRI上表现为髌骨内病灶以均匀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PDWI FS像上呈高信号,内局部见点状T1WI、T2WI双低信号,周围无软组织肿块。

病例临床特点为青年男性,左膝关节疼痛,呈慢性过程,影像学特点为髌骨偏心性骨质破坏,病灶内点状钙化,边缘无硬化,周围无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考虑为良性肿瘤。

5鉴别诊断

1.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是较常见的骨肿瘤,好发于长骨骨端,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肱骨近端及桡骨远端多见,原发于髌骨的也少见。好发于20~40岁。当发生于髌骨时,X线及CT多表现为骨皮质膨胀变薄,病灶内无钙化,边缘清晰无明显硬化。MRI典型表现多为均匀T1WI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有时可见液-液平面。

2.动脉瘤样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从骨内向骨外膨胀性生长的骨性血性囊肿,常表现为膨胀性溶骨破坏,囊腔分隔成蜂窝状或泡沫状,钙化少见,且常有液-液平面。当发生于髌骨时,可与软骨母细胞瘤合并存在,Casadei等认为髌骨病灶呈膨胀性生长,呈分隔、分叶结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3.转移瘤:髌骨骨转移瘤以溶骨性破坏较为多见,边界不清,缺乏骨膜反应和硬化边缘,可伴有软组织肿块,也可表现为硬化性和混合性。


6专家点评

髌骨骨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发病率较低,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无明显特征,较容易误诊。结合文献发现髌骨骨肿瘤良性占大多数,恶性肿瘤较少见。髌骨良性肿瘤中以软骨母细胞瘤和巨细胞瘤常见,软骨母细胞瘤的好发年龄相对年轻,以10~20岁间较多见;骨巨细胞瘤常见于20~40岁之间。发生于髌骨的其他良性肿瘤更是少见,如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囊肿、骨样骨瘤。髌骨恶性肿瘤以转移瘤常见,好发于中老年人。髌骨良性肿瘤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局部疼痛,病程较长,为短暂性或间歇性,髌骨恶性肿瘤早期疼痛、肿胀不明显,但症状进展较快。

髌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多表现为病灶较小,范围很少超过髌骨的1/2,呈偏心性骨质破坏,多数病灶边缘硬化,病灶内可有不同程度的钙化。髌骨巨细胞瘤病灶较大,常占据整个髌骨,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无明显硬化,病灶内无钙化。在MRI上两者表现缺乏特征性。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灶内有分隔及粗大的骨嵴,可有硬化边。髌骨转移性骨肿瘤以溶骨性破坏常见,边缘不清,可有软组织肿块形成。

本病例比较典型,青年患者,呈慢性病程,病灶发生于髌骨,病灶偏小,位置偏于一侧,内有点状钙化,应考虑到髌骨软骨母细胞瘤。


案例提供: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史瑞清

点评专家: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崔建岭


【参考文献】

1. Casadei R,Kreshak J, Rinaldi R, et al. Imaging tumors of the patella. Eur J Radiol.  2013; 82(12): 2140-2148.

2. 刁胜林,吴文娟,张泽坤等. 髌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 29(9): 1219-1223.


编辑:孙闯、郜璐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