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声回声描述与图像分析内容

 亳州不薄 2017-07-03

                                回声描述与命名                            

                                                   

       

回声强弱描述与意义  

1、强回声:反射系数大于50%以上,灰度明亮,后方常伴声影,如结石和各种钙化灶等。  

2、高回声:反射系数大于20%左右,灰度较明亮,后方不伴声影,如肾窦和纤维组织等呈此类回声。

3、等回声:灰阶强度呈中等水平,如正常肝等实质脏器的回声即是。

4、低回声: 呈灰暗水平的回声,如肾皮质等均质结构即表现为此类回声。

5、弱回声:表现为透声性较好的暗区,如肾锥体和正常淋巴结的回声即属此类。

6、无回声:均匀的液体内无声阻抗差异的界面,即呈无回声暗区,正常充盈的胆囊和膀胱即呈典型无回声区。

 ☆有些强回声结构如小结石、前列腺内小钙化灶等由于超声聚焦和超声频率等条件,不一定有声影。

正常人体组织器官及病变病理类型的回声表现:

————————————————————————————————————

                                            正常                                                           异常

————————————————————————————————————————

  强回声                              骨骼                                                          结石、钙化

————————————————————————————————————————

  高回声          筋膜、纤维结绨组织(如腹膜、脏器包膜)                  肿瘤、炎症

—————————————————————————————————————

  低回声                  实质性器官(如肝脾胰肾子宫等)                     肿瘤炎症淋巴结

——————————————————————————————————————————

  无回声                     血液胆液尿液浆液等                                      囊肿出血渗漏出液

——————————————————————————————————————————

正常人体软组织的回声强度:

肾窦>胎盘>胰腺>肝脏>脾脏>肾皮质>皮下脂肪>肾髓质>脑>静脉血>胆液及尿液

病理变化:

结石或钙化>纤维组织>脂肪>平滑肌>淋巴结>囊液及渗出液

回声分布的描述

按图像中点状回声分布情况分为:

1、均匀

2、不均匀(随机性不均、规律性随深度递减)

病灶内部的回声分布可用均质性或非均质表述。

回声均匀性因组织器官不同产生差异:

良性肿瘤----均匀 

恶性肿瘤----不均匀

胚胎性肿瘤----不均匀 

组织出血、液化、坏死、纤维化也可产生不均匀回声

回声形态的命名

1、点状回声 通常指声像图中形成小于lcm的明亮部分的回声图像。小于12.5px者为小光点,小于2.5px者为细小光点。

2、斑状回声 :指声像图上回声密集呈明亮的小片状,大小在12.5px以下的不规则的片状明亮部分。见于炎症及融合的肿瘤组织等。

3、团状回声 :在声像图上大于1cm的实质性占位所形成的球形亮区。常提示肿瘤、结石或结缔组织重叠等。

4、环状回声:在声像图上呈圆环形或类似圆环形回声的亮环,分强回声环和弱回声环。

   强回声环 强回声环多为包膜或被压缩的组织内结缔组织增多所致并构成肿块明亮的边界

   弱回声环 :弱回声环多见于肝内肿瘤的膨胀性生长对周围组织压缩所致的暗圈。

5、带状回声 :呈条带形的明亮部分。多为韧带、重叠的血管壁、脏器包膜以及眼球内膜样回声的断面所形成,亦可能为钙化表现。

6、实性回声:在声像图中有回声,且无后壁和后方回声明显增强效应,表示实质的区域。

7、液性回声:病灶或组织内不产生回声的区域。

8、混合性回声:在声像图中,即有实质又有囊性的图像。

9、透声 :指超声能良好地穿透组织或病灶,有时指透过时无回声的现象。透声区呈带状者,称“透声带

10、暗区 :在声像图中范围超过1cm的无回声或仅有低回声的区域,通过加大灵敏度可区分为实质性暗区和液性暗区。

某些特殊征像的描述

某些特殊征象的描述某些病变呈现某种特殊征象,即形象化的命名为某征,用以突出或强调这些征象的特点。常用的有“靶环征”(target sign)及牛眼征(bull seye configu ration):即在某些病灶中心呈高回声而其周围形成圆环状低回声,名晕圈或声晕(acoustic halo)。在节外周呈1~2mm无回声环形围绕者名“暗环”(dark ring)。肝肿瘤自肝表面隆起者,即称为“驼峰”征(hump sign);肝门部肝外胆管因阻塞扩张后在声像上形成与肝门部门静脉平行,且管径相近或略宽,即呈所谓“双筒枪”(shotgun sign)。肝内胆管扩张与相应的门静脉构成“平行管道”征(parallel channel sign);又如来自胃肠道肿瘤时由其壁增厚与残腔形成的“假肾征”(pseudo—kidney sign)。宫内避孕环强回声后方出现狭长带状强回声即“彗星尾”征(comet—tail sign)。乳房内或肝内小囊肿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所出现的“蝌蚪尾' 征(tadpole tail sign)等。

病灶后方回声的描述 

 在某些圆球形病灶声像图后方出现的高于该病灶的回声,即回声增强效应和侧后声影中心声影等。




       

       

       

               

       

                                图像分析内容                            

       

                                           

       

在超声检查时,常规灰阶声像图的分析是最基本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外形 

脏器的外形是否肿大或缩小,有无形态失常,如局部边缘的膨出或明显隆凸。如系肿块,则其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呈分叶状或条索形等。

2、边界和边缘回声 

肿块有边界回声(border echo)且显示光滑完整者为具有包膜的证据,无边界回声或模糊粗糙形态不规则者多为无包膜的浸润性病变。除观察边缘回声光滑或粗糙,完整或有中断等重要征象外,边缘回声(boundary echo)强度也有重要区别,某些结节状或团块状肿块周边环绕一圈无回声暗圈,即“暗环”征(dark ring sign),或周边为高回声的边缘,即“光环”(echogenic ring)征等。仔细地观察病变的形态和边缘,在病变性质的鉴别以及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均有重要意义。

3、内部结构特征 

可分为结构正常,正常结构消失,界面的增多或减少,界面散射点的大小与均匀度以及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的异常回声等。

4、后壁及后方回声 

由于人体各种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对声能吸收衰减不同,则表现后壁与后方回声(posterior echoes)的增强效应(enhancement effect)或减弱及至形成后方“声影”(acoustic shadow),如衰减系数低的含液性的囊肿或脓肿,则出现后方回声增强,而衰减系数高的纤维组织、钙化、结石、气体等则其后方形成“声影”。另外,某些质地均匀,衰减较大的实质性病灶,内部可完全表现为低回声,在声像图上酷似液性病灶,但无后壁和后方回声的增强效应则可区别。

 5、周围回声强度 

当实质性脏器内有占位性病变时,可致病灶的周围回声的改变。如系膨胀性生长的病变,则其周围回声呈现较均匀性增强或有血管挤压位移;如系浸润性生长的病变,则其周围回声强弱不均或有血管走向的中断。脓肿则在其边缘与正常组织之间出现从高回声向正常回声过渡的“灰阶梯度递减区”。

6、周邻关系 

根据局部解剖关系判断病变与周邻脏器的连续性,有无压迫、粘连或浸润。如胰腺癌时对胃后壁的侵犯以及周围血管的挤压移位,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灶等。

7、量化分析 

包括测量病变所在位置、数量、范围、大小等,即包括测量径线(diameter)、面积(area)、体积(或容量)(volullle)、时矩(time)四种基本时空量度。

8、功能性检测 

如应用脂餐试验观察胆囊的收缩功能。空腹饮水后,测定胃的排空功能及收缩和蠕动状态等。

 9、谱分析 

谱分析(spectral analysis)是应用多功能的B型超声仪或超声多普勒双功系统,采用一种规律的谱线或光点表示某一点上、线上或区域内回声群区中,或在某一点、某一段时间间隔中回声群体内某一信息参数的分布图形。主要包括回声振幅(灰阶)谱分析,即灰阶直方图分析;以及超声多普勒频谱分析,诊断心血管疾病。

良、恶性肿瘤声像图特征比较:

   —————————————————————————————————————————

                            边缘            内回声            后方回声            周围组织改变             转移

   —————————————————————————————————————————

    良性                 光整             均匀               可增强                        无                       无

   —————————————————————————————————————————

    恶性                 不整            不均匀           可有衰减                     可有                   可有

   —————————————————————————————————————————


       

       

       

               

       

                                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观测的内容及指标                            

       

                                           

       

根据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特点,对判断血流的方向、血流速度和血流的性质等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血管形态学的显示也有一定价值包括血管的管径、走行、分布和血管的丰富程度等。高性能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能显示直径为2mm以下的细小血管以及2~3mm/s低流速、低流量的血流。可用以评价脏器血流灌注和病灶血供特点。但由于脏器或病灶内的血管其走行并非完全平直加上受声束探测角度的影响,往往难以显示完整走行的血管,可能只观察到某一断面或某一部分。因此,在图像上其血管呈彩点状、短线状或树枝状分布。评价其丰富程度时亦根据其点状、短线状或树枝状血管显示的多少而定。较丰富的血流可显示更多的树枝状或网状血流,甚至呈火球状。

对流速定量的研究或血流动力学的测定需依据频谱多普勒的检测,一般根据彩色多 普勒所显示的某一部位的多普勒频谱曲线。其多普勒频谱曲线显示随时间变化的多普勒差频(频移)大小及分布。其纵坐标为频移轴,如将声束与血流间的夹角校正后(<>

 频谱曲线有一定宽度,即谱宽,代表不同流速的分布范围。曲线的上包络线代表最高流速的变化,其下包络线代表最低流速的变化,曲线上明亮度示流速分布中某速度成分密集程度。

通过此频谱曲线,在腹部及周围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检测中常用下列指标: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P),舒张末期速度(Ed),平均血流速度(mv),加速度(av),加速时间(at),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充血指数(CI)等。

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两项指标,能在一定范围内反映被测血管的远端阻力和动脉管壁弹性等综合因素的情况,且排除了声束与血流夹角的影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其计算的公式分别为:

     PI=(sP-Ed)/SP注:SP: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

     Ed: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RI=(sP-P-P)/MEAN注:P-P:曲线的最低值

     MEAN:血流速度平均值

     CI:A/mv注:mv.平均血流速度

     A-血管的横切面积(cm)

由于血管内流速分布不呈活塞型,且受心搏、呼吸及其他多种因素所影响,故用简单的Q=A·TAV·60和A=π/4D2计算是错误的。

测定血流量需用专门设计的瞬时(10ms)流速剖面显示技术。并将流速剖面上分段截取流速数据,乘以对应的管腔内环面积,获得分区环流量;全部环流量的总和为瞬时血流量。100次连续瞬时血流量相加,为每秒血流量。再乘60,得出每分血流量。本法称CVIQ技术,符合流量测定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