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制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教科书”

 铁道之旅 2017-07-03

编制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教科书”

京沪高铁是世界上一次建成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它的建设面临着世界长大距离高速铁路持续运行速度超越等重大科学问题,其艰巨性、复杂性、特殊性史无前例。作为京沪高铁的总体设计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经20年的科技攻关与创新,突破了以工程建造为主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京沪高铁的建成,推动了我国高速铁路理论体系的形成,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使京沪高铁成为一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教科书”。

——突破了复杂工程环境下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创立了高速、深水、大跨、六线长江大桥等系列复杂结构桥梁建造技术;创新了超长高架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建造技术和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技术;构建了多种交通方式高效协调运行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技术;建立了大张力接触网体系,研制了高强高导接触线;形成了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建造标准体系和成套技术。

——创新了高速铁路系统检测验证试验技术。首次实现了全线持续时速350公里等级的系统检测验证,形成了高速铁路动态验收技术标准;首次开展了时速380公里等级的综合试验,研究与探索了更高速度车、线、桥、网系统耦合作用规律及各系统的适应性。

——创新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模式,形成了我国高速铁路设计、制造、施工、验收、运营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创新了系统组织、协同推进、标准化管理的高速铁路建设科学管理模式,引领了大规模、高标准高速铁路网建设与运营管理技术的发展。

——研制了高速铁路CTCS-3级列控系统。攻克了高速列车动态控制曲线模型、多条并线铁路无线冗余覆盖、与其他等级线路互联互通等重大技术难关;研制了列控系统核心装备和软件;建立了设计、制造、集成及评估技术体系。

据统计,京沪高铁项目获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16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8项,形成国家级工法9项、专著14部、论文235篇。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全部应用于京沪高铁工程,为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且推广应用于石武、沪昆、合福、宁杭等众多高速铁路建设,支撑了我国大规模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提升了中国铁路现代化水平,打造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中国高铁品牌,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高铁“走出去”做出了重大贡献。依托京沪高铁建设,我国还形成了完整的高铁工程高端产业链,带动机械、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成为高端产业发展的典范。

来源:《人民铁道》报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