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给您一个大礼包:课程纲要原来是这样的!

 昵称13526324 2017-07-04

《我是小小朗诵家》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我是小小朗诵家          

开发教师:唐晓霞 

适合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一、课程背景   

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朗诵具有:文学性,朗诵的内容一般都是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文学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是运用语言表现的。有声语言最能显示语言的风采和魅力。文学作品通过朗诵可以再现作品描写的人物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艺术性,朗诵是一种比较精细、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表演性,朗诵,一般都在舞台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技能。要有优美的语音、端庄的仪态、丰富的表情。朗诵者还可以适当化妆,可以运用灯光布景,可以进行配乐。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增强朗诵艺术的表演效果。

因此,朗诵对朗诵者具有一定的要求,朗诵者通过朗诵也能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艺术情操,锻炼表演技能。

本课程的理念是:感受朗诵之美,人人都是小小朗诵家。由于本课程针对低年级儿童,所以采用的是浅显易懂的诗歌,通过教师范读、音乐渲染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朗诵的魅力,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诵中释放自己,用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朗诵中去,成为小小朗诵家。本课程不仅能丰富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还能从小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话语的流利程度,对身心发展也有好处。


二、课程目标

1、感受朗诵的魅力,激发兴趣,提高朗诵能力。

2、通过朗诵指导和实践活动,积累朗诵技巧,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让孩子爱上朗诵为主题,内容分为四个模块:

   (一)朗诵鉴赏

    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朗诵作品,体会到情感的变化,感受到朗诵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朗诵的兴趣,产生对上台朗诵的向往。

   (二)技能训练

    内容包含换气技巧、发声技巧、吐字咬字训练、肢体语言训练和识字量训练。通过课上传授朗诵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发声,让声音更加饱满,为正式朗诵做好准备。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课堂上朗读一些有趣的诗歌,课后广泛阅读,都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识字量。技能训练是朗诵的准备。

   (三)自主朗诵

主要内容为分小组开展自主选诗歌、配乐,自主排练朗诵的活动。让学生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自选合适的音乐,自创肢体语言进行朗诵。

   (四)成果展示

    主要内容是编排一场朗诵表演,让孩子参与选材、选音乐、组建肢体语言、编排等每一个环节,通过一次次的排练,呈现出一个精彩的朗诵节目,展示给自己的家人和观众。


四、课程实施

本课程实施之前应该有所准备:精心备课,选取优秀的朗诵视频供鉴赏,选取适合儿童的简单有趣的诗歌供参考。

本课程用时16课时。实施路径与方法如下:

   (一)观摩与鉴赏

    观摩优秀的朗诵作品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观摩能够产生情感波动,让学生畅谈感受,学会鉴赏,激发兴趣。

   (二)模仿与练习

学习朗诵技巧,通过模仿教师的发声、换气、肢体语言各方面,渐渐积累自己的朗诵心得。通过不断练习巩固技能,为朗诵打下扎实基础。

   (三)自主与合作

    自主选择朗诵内容、配乐,自主排练,让学生充满主人翁意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最后呈现的朗诵表演能让学生产生自豪感。

   (四)排练与展示

全体学生共同编排一部朗诵作品,在学期末展示。在排练的过程中,教师点化指导,让学生自主修改,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观众看。

在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因此教师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点拨,如教师在观摩鉴赏阶段进行情境创设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渲染,从而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朗诵的魅力;在模仿与练习阶段,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正确掌握技能。

二、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意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要让课堂偏重于知识而轻趣味,在课堂中增添一些小游戏或小奖品,增强课堂趣味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五、课程评价

本课程在评价方式上。宜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 自评

学生从学习兴趣、学习技能、学习成果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在大笑、微笑和沮丧的表情中打勾来进行自我评价。大笑表示全部同意,微笑表示基本同意,沮丧表示不同意。

具体评价方式见下表:


“我是小小朗诵家”个人评价表                                             评价人:               

模块

具体项目




备注

学习兴趣

朗诵视频真好看





朗读诗歌真有趣





排练表演有意思





学习技能

我会正确发音和呼吸





我认的字变多了





我能有感情朗诵了





学习成果

自主朗诵真精彩





舞台展示最自信





 

  (二)小组互评

  包含课堂中的小组成员口头式评价,活动中小组成员的游戏式评价,(如:“找朋友”的游戏式评价,找找哪个是你觉得最棒的朋友。)以及活动后小组的表格式评价,以打五角星方式进行评价,最少三颗星,最多五颗星。具体方式见下表:

 

“我是小小朗诵家”小组成员评价表

                                   小组名称:                                                       

                                  评价人:                                                        

项目

成员姓名

成员姓名

成员姓名

成员姓名

成员姓名

积极参与,主动性高






帮助同学,团结互助






掌握知识,准确运用






表演展示,毫不怯场






 

   (三)教师评价

   评价方式有课堂随机口头评价、小组活动奖励式评价,每个阶段准备一些小奖品,还有学期末的总结式表格评价。教师评价具体方式见下表:

“我是小小朗诵家”教师评价表                                             评价人:              

学生姓名

平时

活动参与

阶段评价

综合

评价

考勤

纪律

团结

协作

学习兴趣

技能掌握

作品

质量

综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