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21日为二十四节气的夏至节气。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这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部分园林植物如樱花、广玉兰、桂花等较易受涝害影响,受害后植物长势衰弱,并伴生弱寄生性病虫害,严重时可导致枯死。因此,各养护单位需在7月份做好植物的排涝工作。此外,7月份也是多种刺吸类和食叶类害虫的高发期,各单位需加强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本期焦点 ![]() 虫害:叶蝉 刺蛾 重阳木锦斑蛾 樟巢螟 透明疏广翅蜡蝉 棉褐带卷 蛾病害:白粉病 角斑病 ![]() 叶婵 半翅目 叶婵总科 叶蝉多因其危害植物叶片而得名,其成、若虫常群集刺吸汁液危害。叶片被害后出现失绿小点,严重时,各点连成片,导致整个叶片枯死。此外,叶蝉也可传播植物病毒病,对植物造成更大的危害。武汉地区常见叶蝉种类有大青叶蝉、草坪白翅叶蝉、桃一点叶蝉等,可危害各种蔷薇科、禾本科植物和桑、柳、柑橘等。高温干旱多有利于该类害虫的发生。 大青叶蝉 桃一点叶蝉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和趋黄性,于成虫发生期使用黑光灯或悬挂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杀。 2.化学防治:在危害高峰期前使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2%苦烟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刺娥 鳞翅目 刺娥科 刺蛾俗称洋辣子、刺毛虫,幼虫和茧外附有毒毛,会刺激皮肤,有碍健康。该类害虫寄主范围较广,常以幼虫啃食叶肉,使叶片呈半透明状。长大后逐渐分散,食量大增,啃食叶片呈较平直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武汉地区常见种类有黄刺蛾、丽绿刺蛾。褐边绿刺蛾、扁刺蛾和桑刺蛾等。刺蛾类害虫在武汉地区一年发生2~3代,7~8月份为危害盛期,各单位需于近期开展防治工作。 黄刺蛾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可选用喷施25%灭幼脲3号1000倍液,或苦参烟碱乳油1000倍液。 重阳木锦斑娥 鳞翅目 斑娥科 重阳木锦斑蛾是重阳木上重要的食叶类害虫。成虫在叶背产卵,幼虫孵化后群集取食叶片,高龄后分散转移为害,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老熟幼虫部分吐丝坠地做茧,部分在叶片上结薄茧。重阳木锦斑蛾在武汉地区一年发生4代,7月上旬至8月中旬为第二代幼虫高发期,据调查,目前多为幼虫为害阶段,各养护单位近期需关注该虫的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可喷施25%灭幼脲3号1000倍液,或苦参烟碱乳油1000倍液。 樟巢螟 鳞翅目 螟娥科 樟巢螟别名樟丛螟、樟叶瘤丛螟,寄主为樟、山胡椒等。幼虫有群集性,常吐丝缀叶在其中取食,随虫龄增长,食量变大,常将附近的枝叶吐丝缀合,形成鸟巢状虫苞,严重影响植物的观赏价值。樟巢螟在武汉地区一年发生2代,第1代幼虫从6月上旬到7月中旬,7月上中旬是为害盛期。各单位需抓住1代幼虫这个防治的关键时期。 樟巢螟幼虫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人工摘除虫巢,集中烧毁。 2.化学防治:可选用喷施25%灭幼脲3号1000倍液,或10%吡虫啉1200倍液。 3.生物防治:保护寄生性天敌,如姬蜂。 点玄灰蝶 鳞翅目 灰蝶科 点玄灰蝶又名玄燕灰蝶、雾社黑燕蝶,多危害佛甲草、长寿花等景天科多浆类植物。成虫翅正面黑褐色,隐约可见后翅亚外缘有一列蓝斑。翅背面呈灰白色,有数列黑斑,缘毛白色。幼虫多钻蛀潜食为害,蚕食叶肉下表皮,造成叶片枯白。由于点玄灰蝶体型较小,尤其是卵和初孵幼虫较难发现,因此,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需仔细观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 ![]()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结合修剪,可人工摘除虫蛹、带卵叶片和受害花苞。 2.化学防治:可选用喷施10%吡虫啉12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 透明疏广翅蜡蝉 半翅目 广翅蜡蝉科 近日调查发现透明疏广翅蜡蝉危害严重。该虫常危害槐、连翘、蔷薇、桑、苎麻、枸杞、树莓等植物。若虫体淡绿色至黄绿色,腹末具直立的白色蜡丝,复眼白色。成虫体绿褐色至栗褐色,前翅透明,略带黄褐色,翅脉褐色,后翅无色透明,周缘为褐色细纹。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枝条中越冬。翌年5月卵开始孵化,若虫群集于嫩梢危害。6月成虫始现,7月至9月为产卵高峰期。10月后虫口数量下降。成、若虫均有遇惊跳跃的习性。各单位可在7月份加强对成虫的防治,以减少其产卵量。 ![]() 透明疏广翅蜡蝉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少量发生时可人工捕杀成、若虫或摘除带卵枝条。 2.化学防治:大量发生时可选用喷施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棉褐带卷蛾 鳞翅目 卷蛾科 据近日调查发现棉褐带卷蛾开始危害。棉褐带卷蛾又名苹小卷叶蛾,其寄主范围较广,主要包括茶、柑橘、蔷薇、杨、柳、桦、悬钩子、樱桃、忍冬等在内的多种园林植物。该虫以幼虫取食危害嫩芽、幼叶、花蕾等。幼虫稍大后,常吐丝缀连叶片,卷成虫苞,潜居其中食害叶肉呈纱网或孔洞。幼虫较为活泼,有吐丝下垂及转移为害的习性。棉褐带卷蛾一年发生3~4带。7月份为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各单位随时注意该虫的发生动态,以便及时进行防治。 ![]() 棉褐带卷蛾幼虫 【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可选用喷施25%灭幼脲1500倍液,或40%毒死蜱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 2.生物防治:保护其天敌赤眼蜂。 白粉病 据植保研究室近日调查发现紫薇和法桐上白粉病发生较为严重。该病主要侵染嫩叶、嫩梢和花蕾。发病初期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为圆形病斑,白粉斑可相互连接成片,严重时白粉层覆盖整张叶片。后期白粉层上出现黑色小点粒。造成叶片扭曲、变形、枯黄早落,嫩梢枯死,形成畸形花或不开花,降低观赏价值。 ![]() ![]()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可选用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嘧菌酯苯醚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角斑病 近日调查发现紫荆和石榴上角斑病发生较为严重。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初期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褐色斑,外有黄绿色晕圈。后扩展为近圆形或带角状的不规则斑,边缘黑褐色,中间颜色稍浅,病斑正反两面能生长褐色绒状小点。病叶易全叶变黄、早落。 ![]() ![]() 【防治方法】 1.栽培管理:调整种植密度,剪除下垂枝及过多枝条。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 【其他重点关注】 另外调查时发现红蜘蛛和红带滑胸针蓟马虫口数量较大,天牛仍在成虫产卵阶段,各单位可参照上期病虫害情报进行防治。此外,7月份里需重视园林植物的排涝工作。 ![]() 发布武汉市园林与林业管理工作动态,关注生态发展,服务市民生活。建设美丽武汉,实现绿满江城,花开三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