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渝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将作为首批迎接市级验收 渝北区哪儿来的底气?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做得咋样? 让我们提前来“检验”一下 随处可见的农村美景 盛夏时节 走进渝北区乡村 一条条通村公路两旁绿树连片 一户户幽静雅致的农家院落干净整洁 一幅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 山水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让人赏心悦目 已基本达到“五有”要求 有完备的设施设备 有成熟的治理技术 有稳定的保洁队伍 有完善的监管制度 有长效的资金保障 数据来说话 截至目前,全区共配备专兼职环卫保洁员约5000名;全区投入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设备120升垃圾桶11712个、60升垃圾桶3004个、1010个垃圾收集箱体、垃圾运输车70台,环卫保洁人员及收运设施设备基本配备到位。 自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来,该区共清理存量生活垃圾1500余处、6000余吨,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完毕,暴露垃圾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治理覆盖人口36万余人,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有效治理。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起来!】 定下“小目标”
为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2015年底,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计划到2018年底前,除少数偏远散居农户外,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全覆盖,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全市1919个贫困村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得到巩固。 吹响治理“冲锋号” 从去年初开始,渝北区就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覆盖”的目标,开展了一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攻坚战”。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得到了渝北区的高度重视。去年任务下达以来,渝北区政府制定印发了《渝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2015-2018年)》,启动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渝北区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统筹规划布局,在充分调研走访、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制作了“渝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布局图”;开展了全区收运设施设备统一采购,并组织各镇街全面开展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同时,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了三级微信平台,区、镇、村三级既补充又交叉,形成统一指挥、联动执行的工作体系。 区里成立以区政府一把手为组长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召开涉及镇街一把手参加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和“2017年渝北区市政园林工作会”,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最重要任务之一安排部署。 守好镇街“主战场” 渝北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涉及13个镇街,共181个村、2202个社、约14万户。因此,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镇街是“主战场”。 工作开展以来,各相关镇街均把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因地制宜,制定了本辖区的《实施方案》,党政主要领导齐上阵,深入一线开展督查检查,亲自修改考核方案等。 兴隆镇 ▲治理后的兴隆镇徐堡村 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的目标,以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为抓手,确立了“点线面层层推进,干净、整洁、亮化逐级提升”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效果。 大盛镇 大盛镇在渝北区地处偏远,基础条件较差,整治难度较大,但该镇大胆创新,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盛镇推行的家禽粗放式圈养方式,有效遏制了农村环境脏、乱、臭的现象。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家禽圈养 据了解,为更好地带动群众,日前大盛镇还启动了“蓝火钳”行动,为全镇包括镇村干部在内的350名志愿者发放了“蓝火钳”,除了自己承诺不随意乱抛垃圾外,随时随地把“蓝火钳”带在身上,见到垃圾就捡。 破除难点: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整治 城乡结合部的环境问题,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点。 为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突出问题,今年2月,渝北区开展了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渝北区城乡结合部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志愿者整治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 ▲整治后的城乡结合部洁净环境 下一步,渝北区将继续加大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成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确保成果长效化 在渝北农村,只要是为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民们都会热情高涨,自发编出很多通俗易懂、接地气的顺口溜、三字经、快板书等,他们关注自己生活环境的热情和积极性可见一斑。 渝北区从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入手,通过各种活动,在全区农村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号召全区农民共建清新靓丽洁净家园。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坝坝会 “未来,渝北区每年将投入资金完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美丽乡村作出贡献。”渝北区市政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重庆日报第8版整版报道:渝北洁净农村美如画 来源:重庆日报 |
|
来自: 昵称7536781 > 《Cqsz 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