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丁口论第二十三章之三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感通天下 2017-07-05
         什么是这一章讲的道?其实老子这里讲的道就是二十二章的夫唯不争,就是二十二章讲的六则四不自。什么是同于道者?就是实行夫唯不争的原则,按照六则四不自来作人作事。
     老子由同于道者,得出了道亦乐得之的结论性判断。道亦乐得之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第一,老子将道拟人化,好像道也乐于人们实行夫唯不争,也会将实际利益让这些行道的人获得。这是不是真理呢?应该说,天体世界自然生命世界人类社会世界个体人生命世界中的道是客观存在的,是无喜怒哀乐的。只是人发现它利用它,它才能够显示出对人的实际效益来的。然而人总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投射于外部世界。甚至以为外部世界也有喜怒哀乐。
     第二,无唯不争的道能不能给人以实惠呢?例如许多人到一个山头去挖药材。这就是争。有一些人想,这个山头即使全长满了药材,每个人又能挖多少呢?我不与他们争,我可以为他们服务供应他们食物和水,从中谋利。 我可以收购他们挖的药材,从中谋利。我可以深加工他们挖的药材,从中谋利。我还可以挖他们认为不值钱的药材谋利,我还可以在他们挖过的地方重新挖掘利用这种药材资源。我还可以培养这种药材谋利。我还可以当医生合理利用这些药材谋利。如果我只有挖药材的本领,我还可以到别的山头上去寻找,天底下不会只有这一个山头有这种药材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劳动生财之道。走自己发现发明创造出力出智的道路。就是夫唯不争,其实是更好的争取利益的道路和方法。有这种眼光与行动的人,一定会碰到较好的运气,有较丰厚的收获。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然而这种人也付出了较多心血与汗水,才是真的。
     第三,则上面的例子我们知道,客观存在是一个无穷尽的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有无限广阔的资源天地,资源网络。任何有心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劳动创造能力,发现自己的生存之道、生存之计。可以与他们合作,不需要与他人争夺同一个饭碗。争走同一座独木桥。
     第四,就目前人类的兴旺发达情况而言,地球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争夺资源的斗争必然会发生,在这种斗争中,会创造出无数的食物链一样、生态系统一样的资源利用网络。会更高效利用资源、开辟资源培养资源甚至到外星系去寻找资源。不需要为了争夺有限的眼前的利益而打得头破血流。发生毁灭性结果。应该说这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事实上各个国家各个阶级争夺资源的斗争一定会发生战争。只有当消灭了阶级进入人类大同社会之后,人类才能够自觉根据资源与生产力实际状态也限制自身的无限生育和生殖,达到与地球和谐相处的状态。
    老子又讲,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变乐得之。
    这几句实际上都是讲,夫唯不争,才能够在众人不理智不正当的争夺中争得最大利益、当之无愧。八零年我在王庄中学高二八当班主任,校委会上,几个人争模范班级相持不下。袁光华老师提出按照平时值周评比结果计算,谁的分数高谁当选。结果我还当了一次模范班主任,我没有参与争夺,实际上比他人在管理过程中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