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古国际研究会主席:占领道德制高点“不能只做不说”

 東泰山人 2017-07-05

环球之


原标题|占领道德制高点



  法里德在《后美国世界》中尖锐地指出:

  合法性就是权力。如果拥有合法性,一个国家就有权设置议程,界定危机,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包括世界各国以及私有企业,民间组织等非政府力量——为自己的政策服务。

  毫不夸张地说,从18至19世纪老欧洲的“殖民工程”,到20世纪美国的“帝国工程”,西方无一不是以制造道德上的“合法性”开道。

  制造道德上的合法性,是占领道德上的制高点的基础和前提。有了道德上的合法性,才可能有道德上的制高点。

  而制造道德上的合法性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占据道德上的制高点。

  占领道德制高点也好,制造道德合法性也好,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有一个比较接近的说法,叫做“名正言顺”。

  据《论语.子路》篇记载,子路曾经就“正名”的问题,与他的老师孔子有一番对话,孔子说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但是“名正言顺”与“寻找道德制高点”,还不全然是一回事。“名正言顺”主要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立得住的由头,却并没有强调这个“由头”必须是居高临下的,高屋建瓴的,无人可以压得住盖得过它。

  从文化上看,中国理应是世界上拥有道德制高点最多的国家之一。

  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写道:

  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

  他还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

  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一个在18世纪,就被西方的伟大哲学家视为道德上的“老师”的民族,她本身就已经处在人类道德的高地上了。这一点,显然是不应该有任何疑问的。

  “道德上的高地”,是中国文明的一个杰出特征,人们因此将中国称为“道德之国”。

  这个文化特征,决定了中国一路走来,都应该在道德上处于一种崇高的地位。

  法国前外交官魏柳南(中文名),在其撰写的《中国的威胁?》一书中,公正地指出:

  西方并不“占据着道德高地”,相反,中国由于和平发展以及所做出的贡献,毫无疑问,应该处于人类道德的高地。

  然而,文化上的“道德高地”的地位,以及历史上和当代所拥有的道德制高点的丰富资源,却并没有给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实际的情况是,在中国与西方,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上,一个随处可见的现象是,中国总是处于下风,总是受制于人。


  长期以来,中国这个道德上的“老师”,与西方这个道德上的“徒弟”的关系完全弄颠倒了。

  西方“徒弟”成了老师,总是在喋喋不休地教训中国。中国“老师”却成了徒弟,面对西方总是诚惶诚恐。

  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及时占领本该属于自己的道德制高点。之所以这样,与中国文化光埋头做,不重视说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总是认为事情是靠做出来的,不是靠说出来的。

  其实,在很多时候,事情还真就得靠人去说。说了,人家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在做什么。如果什么事情都只做不说,你已经做出的贡献,就很有可能被别人“冒领”。

  也就是说,占领道德制高点,“做”很重要,但是“说”同样重要,有些情形下,“说”甚至比“做”更重要。

  西方与中国恰好相反。西方人“做”的时候很用功,但是“说”的时候更卖力。

  有一种现象我们很熟悉,无论是在正式的场合还是在闲扯的时候,西方人总是滔滔不绝,而我们东方人则往往寡言少语。

  实际上很多时候,西方人讲的东西中,有很多东西是废话,是nonsense,在中国人看来完全不应该讲,也没必要讲。但是,人家却讲得眉飞色舞,慷慨激昂。

  尽管是废话,尽管很silly,但是西方人总是主角,总是焦点,总是中心。为何?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因为人家会讲,能讲,敢讲。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人老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而外国人的看法恰恰相反,他们普遍觉得中国对自己所做的贡献说得太少。

  比如提出“北京共识”的乔舒亚说:

  我觉得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并没有准确反映中国的现状,大多数中国以外的政策规划者、很多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对中国的看法过于简单了。同样的,中国对自己的看法也过于简单了,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影响力。

  再比如,印度社会学家拉姆戈帕尔·阿加瓦拉最近说:

  中国的成功试验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钦佩的。其他国家应该尊重她并向她学习。中国有时似乎还相信西方的宣传,并将其成功归功于西方的方式。但实际上,中国有自己的道路,值得研究。

  由此可见,对于中国来说,在道德制高点的问题上,需要下功夫做的,不是在于“寻找”和“发现”,而是在于“占领”和“运用”。

  中国的悠久文化,辉煌历史,以及当代和平发展的伟大实践,已经累积起了一座人类道德的巍巍高山,我们已经置身于这座高山之上了,为什么还要去“寻找”,还要去“发现”呢?

  我们所需要的,是牢牢地“占领”这个制高点,并且智慧地“运用”它,使它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目前来讲,中国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起“道德制高点”的意识。没有这个意识,虽身居道德的高地,却并不自觉。

  就如同一个人,虽拥有金山银山,却不知自己富可敌国,仍旧以打工为生,四处漂泊,看尽别人的冷脸与白眼。

  那么对于他来说,金山银山的意义何在?

作者:徐月芬(环球之音时代智库学者)
来源:环球之音

作者介绍: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后又就读于加拿大约克大学法学院。曾任律师,法官,国家机关公务员等职。哈佛大学访问学者。PANGU GLOBAL(盘古国际)创新研究会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