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丁口论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

 感通天下 2017-07-05
           第三十二章指出道朴、道小。第三十三章具体通过人生修养的八种连续境界和状态,说明了道在人生中,道在智明力强富志久寿的获得过程中。
       第三十四章又以泛滥的横水形象来比喻大道,进一步说明道的功用和性质。
      第一句,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这是讲,大道如泛滥的洪水,既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又是力大无比的,还是可以流布左右各种低下可去方向的。更是人力不可以完全制伏、控制的。
      第二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因为道、依靠道、利用道、才得以生生不息,无休无止。万事万物的勃勃生机、周而复始的全过程、就是道,就是按照道的规定体现着变化着实行着,如同汽车按照高速公路的规定前进着一样。万事万物完成了自身的生命史、全过程,完全是自然而然地行道,然而却并不将自身的全过程归功于道,大道也没有说这全是我的功劳。因为大道是万事万物体现的规律性。如同基因能够在生命过程中展开直到生命终了。其中无不体现遵守着科学发现的物理化学生命规律性。
       也可以说,第二句是从第一句延伸下来的。泛滥的洪水,万物获得遇到之后,都利用它来生长。生长成功了,也都不会有什么特别感谢洪水。就如同受到洪水冲击被毁灭时不怪错洪水一样。因为道与洪水一样,都自然而然。
      第三句,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如同洪水一样能够养万物,能够如衣覆盖万物,却任万物t自由生长,却不命令万物不给万物作主,你应该如何生长。万物各各有自身体现道的自由和方式,各各有自身的特色,洪水与道有爱万物的一面,却并不认为自身就是万物的主人。然而万物如果违背道违背洪水,道与洪水也是会毁灭万物的。道是无情又有情啊。
      第四句,常无欲,可名以小。道是自然则然的,所以谈不上有特别的欲望,如同人本能要呼吸要吃饭,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并不是如那些食客,有特别的欲望,要吃仙物、要过帝王的侈华生活。所以说道是小的化身,尽管细小,却无所不至。老子在这里实际上是给他讲述的对象诸侯国的王与将相上课,告诉他们不要超越本分、超越自然,表现出疯狂强烈的个人欲望,胡作非为。体现道朴道小的品德。
     第五句,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万物实际都受道的支配,道却不象主人一样强迫指示左右决定万物的生长。诸侯王如果能够处于神圣高贵关键的位置,既对全社会整个国家的人民有良好的影响,使民富国强,又丝毫不做作不强迫、不强制不硬性命令,不以主人的面孔出现,自然会受到全社会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才称得上真正的王者、圣人、可以称之为大。
      四五两句连起来,是说,诸侯王要学习道体现道,能小能大,能小才能大。能如一滴水润物,才能如泛滥的洪水利万物。这一章,泛滥的洪水在老子眼中,不是什么怪物,是伟大的自然力,是道的化身。
     第六句,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本章的结论性说法。道之所以称为大道,是因为道如水一样,利万物生万物而不自大,所以道的化身是伟大的。伟大的如泛滥的洪水,如海洋。实际上给侯王们讲,你们想将自己的国土扩大国力增强人口增多,达到繁荣昌盛、富足强大吗?那就不自为大吧,从执行道朴道小的细小处下功夫、为人世作事,自然而然,你们就有了名副其实的大的地位和名誉。
      社会发展了,如今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探讨老子的学说,也可以领会其中的精华,用之于我们作人作事了。这样,我们的人生也可以从小作起,化身为伟大的历史洪流中的一分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