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十七章之四圣人与常人

 感通天下 2017-07-05
        老子在这一章最后提出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一,我们普通人都不是圣人,只能行而知之,只能见而明之,只能为而成之。甚至是还有行而不知、见而不明,为而不成的情况。只能在所得实践中长知识长智慧长才干,成就一些人生事功。如果我们能够在常识常行的基础上努力钻研某一门学问和技术,矢志不渝,都会入门、都会有所成功的。
    第二,我们普通人和的行动,总会有盲目性和无知的成份,最好先读书先请教师傅行家,获得一些间接知识之后,再去行中求真切的知,再去见中求真切的明,再去为求完美无缺的成。无论知还是行、见和明、为和成,总是在往复过程中不断获得相互提高,我们制造了一个完美的器物,我们头脑里同时拥有了制造这种器物的智慧和技术。还拥有了自信勇敢精神。我们部分地改造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提升了我们自身。这正是我们工人有力量的源泉。
     第三,圣人的不行而知不是绝对的,不见而明不是绝对的,不为而成也不是绝对的。那些人可能专心一些,记忆力强一些,联想能力强一些,从遗传中获得的本能身体结构完善一些,所以他们能够举一反三,甚至能够闻一知十,常常因为掌握了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的规律,因为洞察了事物的关键与细节,所以在他人看来,是不行而知的,是不见而明的,是不为而成的。其实真实的情况是他们也下了韦编三绝的功夫,也是学而知之、行而知之,不过其中多了一些悟而知之,实际上也就是推而知之的成份。我们普通人如果像圣人一样勤奋,一样专注,也能够提升记忆和联想能力,也能够悟出真理,来指导我们的人生。
    第四,老子讲的圣人,是古代社会的领袖人物和英雄人物,那些人因为有为集体为大众的责任心,所以受到众人的拥护,所以能够集众人之智和众人之力,达到自己不亲行而知、不亲见而明、不亲为而成。实际上这些人也在大成功中有他们的组织领导作用。是众人创造了他们为代表的大成功,将他们扶上了圣人的地位。普通人要成就较大的事功,也应该学习圣人,来一个集思广益,来一个众志成城。
     第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现代社会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拥有了生命进化与人类进化先辈进化过程中全部优秀的基因,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无限生命力和生命智慧,只要我们在知行的往复运动中,在见与明的往复运动中,在为与成的往复运动中不断追求,主观上都会达到真善美健,客观上都会创造出德功言业。最终都会接近理想中的圣人,享受自己似乎也能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的幸福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