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相:没同意买保险,保险公司为何能直接把钱从银行划走?

 赵东华 2017-07-05



仅仅接了一个保险公司的电话,口头答应有投保意向,银行卡上的钱就被保险公司划走了,近日,一王女士遭遇了电话销售保险的“潜规则”。

可怕的是保险销售人员能正确的报出她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还有银行卡账号等等个人隐私信息,然后一步步套路王女士。

本来就想买保险的她表达了投保意向后,对方马上表示,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并签订书面合同。

然而,一直没有看到书面合同的的王女士之后几天查账时发现,卡上少了1980元,原来银行已把钱划给了保险公司。

这种行为跟强盗有什么区别,只要你在电话里有“同意”,“可以”,“接受”的话语,他就可以通过银行直接划走你的资金,这是一种陷阱,陷阱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变了味的保险公司明抢开了,让我想起我的保险也直接从银行卡上划走的,每年都是,只是有短信会发到我手机上告知,这样细想起来自己的账户真的是不安全!

一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透露:保险公司的系统确实很强大,要动态码,不要卡的密码,好一点的保险公司签合同的时候,签了委托授权书了,不用征求客户签字,直接就可以划走了。

另外一种就是:坑钱的保险公司只知道你的银行账号,但是你并没有签保险合同,保险公司直接从账号扣钱,只要卡号,不要密码,也可以直接转账。

好像每个保险公司都是这样的,交保费、续保都是直接从你的银行卡上转,不会告知你,如果是没签过代扣合同或者预授权的,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如果你签了授权书,这就是合法行为,是三方协议的转帐行为,就像你交水费或者电费什么的,也是通过银行代扣款的,你如果觉得这样无凭无据,你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提供对帐单给你。

有人代签字授权保险公司划账,是非法的,他们和银行已经签约好的,就像交学费一样,学校可以把卡里的钱弄走的,蛇鼠一窝啊,坑害百姓。

下班的时候,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打电话,保险公司给她办的的保险,体检没有通过,当时,保险公司收了当事人的资料和银行卡。

在没有通过体检的情况下,但是给保险公司提供了银行卡,就这样10000多元的保费被划到了保险公司的账户上。

这就是强盗行为,天理难容呀,法庭上都说,录音不能成为实质的证据,只能用来做辅证而已,一个电话就划走钱真坑,以后谁还敢存钱到银行。

最好的办法就是账户上不存钱,看它怎么划,这招最好,但要交账户年费,也可以少放点,刚够小额上线,用时再打进去。

实在不行建议大家到银监会、保监会问问,要知道,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如果你每年交3千多保费,交了两年,如果不想交,想退保了,那么,只能退你1块钱,坑爹吧。

我一直有个假设:大家看能不能成立?假如某人皮夹丢了,里面有身份证和银行卡,正好被业绩不佳的保险推销员捡到了,然后在皮夹主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办了保险,把钱划出来了,是不是很可怕!

这种假设是可以成立的,造假,只能去投诉他们,如果投诉不好使,走司法程序,但是比较麻烦,浪费自己的人力物力。

所以说,保险水太深了,如果不懂很容易就被坑进去,但是有几个人懂呢,有几个懂保险法的,还是提醒大家:

一定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银行账户和密码,不要轻易给任何人提供你的银行卡,尽量不要通过电话买保险,不要在电话中透露个人信息。

插个小百科:如果你买了保险,又不想买了,想退保,按照相关规定,当投保人收到保单之日起10日内,投保人可以无条件地要求保险公司退还保费;

保险公司除收取最多10元的成本费以外,不得扣除任何费用,过了犹豫期以后才退保,保险公司扣起手续费来,就“不客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