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全义

 昵称44154123 2017-07-05

韩全义(?-805),籍贯不详,唐朝藩镇割据时期任夏绥节度使,以讨伐淮西而闻名。

  行伍出身,一直在神策军中效力,受知于宦官窦文场。后来,窦文场晋为神策军中尉,起用韩全义为帐中偏将,典禁兵驻守长武城。贞元十三年,唐朝以韩全义为神策行营节度使、长武城使,代替韩潭为夏绥节度使,命令他率领长武兵赴镇。然而,韩全义贪而无勇,抚御无术,诏书一下,军中即知,大家都不愿前往西北艰苦之地,互相商量说:“夏州沙碛之地,无耕蚕生业。盛夏移徙,吾所不能。”当夜,士兵鼓噪为乱,韩全义逾城而逃,乱兵杀大将王栖岩、赵虔曜等人,但很快被都虞侯高崇文讨平,韩全义得以赴镇。

  次年,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拒命,朝廷调动十七镇之师讨之,军无统帅,兵无多少,皆由宦官统领,师之进退不由主将,结果被叛军击败于小溵河。唐因窦文场的推荐,决定起用韩全义讨伐叛军,任命他为蔡州四面行营招讨使,以陈许节度使上官涚为副,诸镇之师,皆由韩全义调遣。不过,韩全义并无将略,只因结交权贵才有地位,因此事权不专,每议兵出,一帐之中,纷然争论莫决。淮西叛军听说后,尽出精锐决战,贞元十六年五月,韩全义与淮西叛军战于广利城,旗鼓未交,诸军即告大溃,为叛军所乘,大败,韩全义退保五楼,叛军对垒相望,韩全义密谋与监军宦官贾英秀、贾国良等率军返回溵水县,但叛军拒守溵水五六里,韩全义惧其中途邀击,于是干脆退回陈州。当时,各道讨伐军大都逃回本镇,只有忠武军大将孟元阳、神策大将苏光荣等人率军数千人屯守溵水,力拒叛军,韩全义这才安定下来,他又委过于潞州大将夏侯仲宣、滑州大将时昂、河阳大将权文度、河中大将郭湘等人,愁诛之,由此军情稍固。

  吴少诚知道韩全义无能,于是致书监军,愿求和解,唐德宗召集大臣商议,宰相贾耽受淮西贿赂,认为:“昨全义五楼退军,贼不追击者,应望国家恩贷。臣伏恐须开生路。”唐德宗深以为然,又得监军等密奏,于是下诏赦免吴少诚,加其爵秩。贞元十七年,韩全义自陈州班师,而宦官掩其败迹,唐德宗待之如初,还命人赐宴,锡赍颇厚,让韩全义回镇。805年,唐宪宗继位,他一向厌恶韩全义讳败为胜的劣迹,因此韩全义闻讯大惧,自请入朝,唐宪宗命他以太子太保致仕,韩全义不久病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