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胆胰的“脾气”可大呢!怎么治住它们?

 厚生学坛主 2017-07-06

谁的“脾气”大?你的肝胆胰咯。你以为它们不能有点“小脾气”?

人体的器官也会“任性”,各自有独特的“脾气”,尤其是肝、胆、胰、肠等内脏系统最“任性”,一旦人体摄入的食物不好或不对,就立刻还以颜色,动辄腹胀、腹痛,甚者上吐下泻,个别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

怎么治住它们的“任性脾气”?看专家给您支招。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 陈伟(副主任医师) 李子建

胰腺的“脾气”:遇到“加班”就“发狂”

胰腺对于人体意义重大,既有消化功能(分泌胰液,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又有内分泌功能(主要是调节血糖)。

然而,胰腺非常脆弱,尤其逢年过节,更容易“闹脾气”。例如,一到过节或聚会,高蛋白质、高脂肪、高糖的美味佳肴霸占餐桌,人们极易暴饮暴食,如果再多喝点酒,胰腺就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

一旦胰腺“任性”起来,原本用来消化食物的胰液,就会“调转枪头”消化自身组织,引起不同程度的急性胰腺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此外,过度素食也可导致胰腺炎,医学上称胆源性胰腺炎(由胆囊或胆管结石堵塞胰管开口而诱发),这是因为长期吃素的人更容易在体内形成胆结石(详见以下“胆囊篇”)。

治任性:掌握三餐的比例与品质

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而定的。

一般按食量分配的话,早、中、晚三餐较为合适的比例为3∶4∶3。

三餐的品质需各有侧重,早餐注重营养、午餐强调全面、晚餐要求清淡,所以广为流传的“早餐像皇帝,午餐如大臣,晚餐似乞丐”也有一定的道理。

胆囊的“脾气”:害怕清闲,讨厌油腻

被称之为“胆汁仓库”的胆囊,其主要作用是浓缩和储存胆汁,而胆汁可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脂肪。胆囊一旦“闹脾气”,会改变胆汁内的成分,导致溶质从胆汁溶液中析出并沉淀积聚成石头,即为胆结石。

胆囊不喜欢闲着,因为胆汁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如果人没有定时吃饭,胆汁到点无事可干,会空运转,易使溶质结晶析出。

另外,胆囊也怕高能量食物,因为相比之下,油腻的食物消化起来较慢,这使胆汁更易浓缩,胆固醇易饱和析出,形成胆固醇结石。女性朋友需格外注意,相对而言,女性更易形成胆结石,尤其是超重的中年女性。

治任性:每日三餐,定时定量

在早、中、晚这三段时间里,人体内的消化酶活性最强,消化吸收食物中蛋白质的效率最高。混合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为4~5小时,而两餐的间隔为4~6小时,也有利于消化。

三餐定时定量,符合消化器官的生物节律,肝、胆、胰、肠都有条不紊地工作,也就没有理由轻易“闹脾气”了。

肝脏的“脾气”:讨厌饮酒过量和油腻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被誉为“人体的化工厂”,参与人体多种代谢的同时,还承担解毒、消化、调节循环血量、免疫防御等任务。人体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在胃肠内初步消化吸收后,被送到肝脏进行“深度加工”,使之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可想而知,如果肝脏“罢工”,人的生命也就危险了。

肝脏“发脾气”是怕油腻和过量饮酒。因为高脂肪、高糖等高能量饮食方式会使过剩的养分转化为脂肪,积聚于肝内,导致脂肪肝。而过量饮酒,则会加重肝脏的负担,直接损害肝脏组织,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另一方面,严重营养不良时也容易形成脂肪肝,这是因为蛋白质的严重缺乏会阻碍肝脏往外转运甘油三酯,致使脂肪堆积在肝脏内。

治任性:食物多样化

尽量少吃或不吃高油脂、高糖、高盐的食物,如肥肉、荤油、动物内脏,油炸、膨化食品,甜点、甜饮料,烟熏、腌制食品。

最好保证餐桌上食物的多样化,均衡搭配粮谷类(粗细各半)、新鲜水果蔬菜、蛋奶瘦肉鱼虾和豆制品。

Tips:

除以上方法外,还应注意:

①合理搭配三餐的食物,包括粗与细、干与稀、荤与素、冷与热,甚至食材颜色的均衡搭配。

②巧妙选择烹调食物的方法,蒸、煮、炖、炒、氽、拌更符合“任性”器官的“口味”。

③注意提高营养素的吸收效率,如铁与维生素C 联合摄入、胡萝卜素与脂肪一起食用更易被人体吸收,含脂肪的食物对钙的吸收有促进作用,钙和镁有协同作用,钾和钠有拮抗作用,等等。

肝胆胰的“脾气”可大呢!怎么治住它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