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三平斋 2017-07-06

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王昭迈 2017-02-23 14:59

颜真卿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他留下的书法名篇,可谓广为人知。普通的书法爱好者,也能如数家珍地说出颜体书法的名篇:颜勤礼、多宝塔、麻姑山、颜家庙、祭侄文稿......

作为铁杆颜书信徒,收集、整理颜真卿存世的所有书法作品,是我一直以来的重要工作。2007年,我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意外看到了一张清代拓本《夫子庙堂记》,这是一块残碑,残留71个字。拓片上还留有题记和两枚印章。经过与陕西省的同志联系,原碑已经在清代不知所踪。这件拓本就成为了颜碑原拓的孤本。

王昭迈: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我们首先来看题记:华州夫子庙残碑,癸酉十月,赵君晋斋囗赠,顾广圻记。引首一枚印章:瞿氏鉴藏金石记。题尾一枚印章:顾广圻印。

这段题记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故宫拓本是嘉庆诸生,著名校勘学家、藏书家、目录学家顾广圻收藏品。由清代金石学家赵晋斋所赠。二是夫子庙残碑原碑位于华州。华州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境内及周边地区,因州境内有华山而得名,辖境屡有变化。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金石学著作中,颜真卿书丹的《夫子庙堂记》几乎没有踪迹可寻。不过,另一位嘉庆年间的金石学家洪颐煊对这块残碑有过一次难得的著录。洪颐煊在孙星衍主持的粮道署就职,大量阅读平津馆所藏碑文拓本,写成《平津读碑记》,其中对夫子庙残碑进行了著录:石,夫子庙堂记残碑,在莘列目,覆载日月起,至以亲家国止,存七十一字。前有员外郎琅邪颜真卿爵郡官,郎中徐浩字,与山西本同或为扶风原石。碑末有少华探花王氏家藏八字。

这段话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残碑在扶风县。二是平津馆所藏的拓本上有八个字提拔,少华探花王氏家藏,即陕西省华县少华山下,王姓探花的旧藏。

王昭迈: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颜碑原碑文字残破,仅留71字,还有一部分是半字。如何复原这幢颜真卿书丹的名碑,一睹唐碑的格式和风采,成为我这个狂热颜粉的迫切愿望。

首先,要找到一篇唐人版的《夫子庙堂记》。根据残碑中的字句,可以查到这篇文章是唐初驾部郎中程浩所撰写。但是,除了颜真卿书的这通碑外,其他的唐代书家并未写过相同的碑。我只好把目光放在了宋朝。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西安碑林找到了一通宋人书写的《夫子庙堂记》,作者是北宋僧人梦英。

王昭迈: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这通梦英书《夫子庙堂记》至今矗立在西安碑林。人们对于梦英的了解,大多是因为他传世的几方碑刻,一是篆书目录偏旁字源,二是篆书千字文,三就是这通程浩夫子庙堂记。梦英主要活动于北宋初年,其时天下初定,承五季绪馀,文章卑陋,字画随之。朝廷出于正定文字的需要,奖励字学,广收前世善本字书。一时之间,能文之士,争相邀宠。尽管梦英的名声很大,但人们对他生平的了解少之又少,有关记载十分简略。朱长文《墨池编》记载:宋梦英,衡州人,效十八体书,尤工玉箸。尝至大梁,太宗召之,帘前赐紫服。

所幸的是,梦英书写的《夫子庙堂记》一字不缺。我录下全文后,与颜真卿残碑进行对比。根据残碑行列排列,左右相邻的两个字之间,间隔二十五个字。于是,我排列出了全碑的面貌:共十五行、行廿五字,逢“夫子”二字,必空二格。

王昭迈: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下面是颜碑原拓,请大家欣赏。

王昭迈: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王昭迈: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王昭迈: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王昭迈: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王昭迈: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王昭迈: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王昭迈: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王昭迈: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王昭迈:寻觅失落已久的颜真卿《夫子庙堂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