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沫若到底挖掘了多少陵墓,为什么他这样热衷与皇陵的挖掘

 gudian386 2017-07-06
郭沫若,大家上学时期应该都读过他写的现代诗,不仅文学方面,其实他在历史方面也有着很深的研究。


  研究历史,他最偏爱的就是挖墓了,不过也因为过度挖墓,导致损失惨重。热爱文学、热爱历史,勇于追求真相、勇于探索没错,可是人品就有点不好评价了,甚至因为各种行为,被定义为“无耻文人”。

  先来讲一下郭老在考古方面做得事情吧,看过好多关于他的记载,发现他真的是致力于把中国各大帝王陵墓挖开看看啊。


  明朝定陵,众所周知,当初郭沫若等著名历史学家向国家建议挖掘长陵,可是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无法对挖掘出来的文物进行保护,很多文物、考古界的专家都反对,可是他一意孤行,为了自己的自私的想法不顾现实条件。


  结果挖掘长陵的时候,出现很多问题,探工队的人顶着大风雪连续挖了三天,毫无进展,陵墓的入口根本无法找到,毫无头绪,就这样长陵没挖掘出来,可是他还不死心,又改成定陵。

  定陵挖开后,大量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间灰飞烟灭,你说痛心不痛心。

  中国考古史上头号悲剧事件就这样发生了,可是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郭沫若还不吸取教训,反省自己,又在几年后申请挖掘长陵,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他真的是动机不纯,死盯住长陵不放了,原来当初退而求其次挖掘定陵只是为了再次挖掘长陵做准备。

  庆幸的是,周总理并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就这样保住了明成祖的皇陵,但是除了长陵,郭沫若还对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乾陵和秦始皇的陵墓非常感兴趣,一直想办法去挖掘开这两座陵墓。

  当时陕西省计划挖掘乾陵和秦始皇陵,乾陵的挖掘计划也做好了准备,郭沫若知道后非常开心,就以老朋友身份建议周总理开掘皇陵,这其中,郭沫若各种劝说周总理,甚至把挖掘乾陵的好处说的天花乱坠,最终换来的是总理的一句话:“十年之内不开帝王墓”。


  他为什么这么想挖掘乾陵呢?

  据说陵墓中有黄金500吨,还有无法估量的陪葬品,当然还有那本《兰亭集序》,这些都使他特别想打开这座陵墓,也对,里面埋葬了两位皇帝,陪葬品肯定很多,挖掘出来也定是很重要的文物。

  不过庆幸的是,周总理拒绝了继续挖墓的请求,成功的保护了我国的皇陵。


  曹操这四点若能做到,定能小事做大,大事做好

  日本兵在华杀人方法有90多种,这些方法你听说过几个?

  《亮剑》那些人那些事历史上真的有,看看你知道几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