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道云笔记

 发财东东 2017-07-06


近期国信汽车和电新团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超过10家公司进行了系统的调研,梳理出其中的核心信和观点,为君奉上!

调研核心:上游锂矿供不应求,产能扩充低预期,产品价格稳中有升,盈利持续性好;中游毛利率较高,降价压力较大,但是效率提升、产品合格率提升空间大,短期盈利状况比市场悲观预期稍好(但大幅扩产能中期压力大);下游补贴下降短期压力较大,3万公里里程对现金流影响较大,通过产业集中度提升改善,短期压力大,中长期前景可观;运营短期仍处于亏损状态,预计明显改善需要2年左右。

近期我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调研,从上游矿产,到中游电池电机电控,电池电解液、锂电设备,到整车,下游新能源汽车运营。整体而言:新能源汽车经历完2014-2015年爆发式增长,到2016 年的整顿,2017年1季度的增速大幅下滑,2季度我们预计产销环比改善,但增幅相对有限,当前产业链还是预期2017年70万辆目标,预计快速增长开始于3季度,主要原因:补贴目录逐步完善(前四批新能源补贴目录车型数量一共1473款,依次分别为185、201、634以及453款车型,4月1日公布的第三批数量增加),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主要在第三四批目录。大批进入目录始于4月1日公布的第三批,从进入补贴目录到下订单、安排生产需要时间。

产业链梳理:
上游:锂矿,供给不足仍存,寡头垄断格局,盈利状况好
锂矿:仍处于供给不足状况,锂矿单价走稳,池级碳酸锂主流价在13.5-13.8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主流价在12.5-12.8万元/吨左右,天齐锂业2017年Q1量价齐升,净利润4亿元(同比+43%),二季度我们预计环比、同比净利润仍有增长(2016年Q2是全年业绩高点),某锂矿龙头(毛利率74%)2018年扩产有限,2019年澳大利亚氢氧化锂2.4万吨产能释放。行业扩产能进展低于预期,未来上游矿产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加大,全球锂矿或有望成为寡头垄断格局。

中游:电池(包括材料)、电机、电控
锂电设备:高成长阶段,至少持续到2019年
近两三年是电池生产线大幅扩建的年份,截止2016年底,出货量前十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产能超过45GWH,占比约80%,2017年新增产能40GWH,2020年规划总产能超过150GWH。电池产能大幅扩张,锂电设备迎来快速增长。某锂电池设备供应商2016年底在手订单约20亿元,预计17年底达到30亿元,未来3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动力电池:大规模扩产能,优质产能紧缺
当前磷酸铁锂仍然占比较大(主要用于客车),但乘用车中三元锂电已经超过一半(2017年4月10大畅销纯电动乘用车中三元锂、磷酸铁锂分别占比55%、30%),主打磷酸铁锂的企业一般储备有三元锂电技术。三元锂在穿刺方面安全性仍存在隐患,但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生产线切换不是太大难题。电池企业对年内降价有普遍预期,但是各企业预计价格下降幅度在15%以内。比如动力电池A企业17年1季度电池暂时没有调价(新能源产品及服务毛利率32.5%),今年调价预计不会超过15%。我们预计年底或明年大幅扩充逐步释放,或进一步较大幅度下调价格。动力电池4月份放量不大,预计环比20-30%的增长,这与行业4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19%基本相符,且动力电池B企业(电芯毛利率23%)对5月份出货量相对比较乐观。电池企业的降价主要是通过生产效率和合格率来对冲,我们认为2017年销量上升和价格小幅下降,整体盈利情况短期仍相对乐观。2018年随着产能大幅投放,价格继续下降是趋势。

电池材料:降价压力相对较大
市场对电池材料的议价能力持相对悲观的态度,我们调研了电池电解液龙头企业C,锂电电解液(毛利率32%),1季度出货4千吨,同比15%左右出货量增长,全年电解液20%左右增长目标。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下滑,预计全年电池电解液单价存在15%左右下滑。

电机:扩产能已经完成,静候下游客户增长
电机企业通常是从家电电机外延进入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机企业D通过收购企业E,承诺2015-17年扣非净利润0.94、1.38、1.89亿元,按照承诺2017年37%的增速,公司在动力电机上战略是保持30%市场占有率,一季度由于行业原因,销量一般。电机的调研情况了解,二季度环比改善,但是不要期望太高,下半年高增长概率更大。电机的毛利率在30%左右,产能扩充稳健,价格相对比较稳定,毛利率今年会有下降,但是空间不大,预计产品单价下降5-10%。

电机电控:毛利率高、降价空间大,技术提升维持毛利率40-45%
电机电控是一个高毛利率、研发投入占比大的细分领域,企业F电动车电机控制器收入目标增长50%(客户物流车和客车各一半),2016年毛利率45%,技术人员占比较高(40%),但是2017年产品降价比较明显,单价超过10%。公司一季度收入增长57%,利润增长34%,毛利率存在一定幅度下滑。主要是通过订单增长,规模优势,保持业绩快速增长。二季度比一季度好很多,4月末订单比3月明显好转。企业H电机控制器主要配套宇通(16年占78%),今年新能源汽车板收入目标增速30-50%(客车、乘用车),16年产品对15年降价5-10%,2017年4月份仍执行2016年的价格,后续会有价格调整(预计下调10-15%),公司通目标过技术提升,维持毛利率稳中有升(40-45%)。

下游:整车、运营
整车:客车压力较大,乘用车相对较小
新能源汽车补贴目录主要在4、5月3、4期出来,我们从宇通客车了解,预计新能源客车行业4-5月都比较偏紧,6月份订单会逐渐好转,全年20%左右下滑,2016年新能源公交10万辆,后期能超过这个数的年份不多,宇通17年新能源销量目标在2016年2.7万辆的基础上增加3-4千辆,主要增量来至于T7、房车。某客车龙头有自产电池的打算,但不做电芯,年底研发出轮边电机养车,新能源汽车板块中长期维持在10%左右净利率。非个人新能源车3万公里补贴政策相当于公交领域1年运营里程后,对现金流影响基本上推迟一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17年目标销量超过70万辆(2016年51万辆),保持行业接近的增速,补贴下降对行业短期有一定影响,但从长期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盈利能力方面,可能对补贴比例较高的电动客车影响较大,对乘用车特别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影响较小。

运营:跑马圈地阶段,短期不盈利,规模形成仍需2年左右
我们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下,新能源汽车运营是销量增长的突破口,但短期运营盈利相对较难,主要是辅助新能源汽车整车或者零部件的销售。
TOB:业务相对稳健。
企业D:运营平台2016年亏损几百万,2017年亏损2-3千万,截止2016年年底6千台车规模,预计实现盈亏平衡到2018或19年。
某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2016年2万辆车,19个城市;2017年目标8万辆轻卡+1万中卡,61个城市,采用移动补电车模式。
TO C:TOC端客户波动比较大,但是可复制性比较强,规模容易上去。我们调研新能源分时租赁运营企业,500辆车,200个租车网点,目前该业务略微亏损。目前一台车一天周转大概3.8次,每辆车收入100元左右,成本方面租金运营和调动成本差不多也100元,预计下半年能够实现扭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