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琳琅智库独家音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节气,是出梅(梅雨期的结束)与入伏(进入三伏天)的标志,江淮地区的梅雨期先后结束,然而雷雨现象往往还会反复,民间还有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的俗语。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诗经·七月》中有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的句子,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连蟋蟀都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出汗多、消耗大,我们要更加注重对身体的养护。 小暑是人体的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所以中医说春夏养阳,这个时候是最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这是养生的重点,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照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夏季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一定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因此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 另外,在注意平心静气以养心之时,饮食方面的养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要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不宜贪凉。 小暑时节每天应做适量的运动,适量的出汗,要排除体内的湿寒之气,同时补水要勤,而饮茶则是很好的补水养生之法。关于小暑饮茶,宋诗里有这样很出名的一联: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宋朝时,讲究分茶,放翁也有诗句:晴窗细乳戏分茶。那既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风俗,品的是恬静自如的心情,使得忙碌杂乱中如同牛嘴里咀嚼得皱巴巴的心舒展一下。所以,诗中提示,在如此炎热的小暑节气里,一碗茶分成几份,才能有春天凉爽温馨的感觉。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中国人看待时间和指导农事的工具,每个节气更是一个养生节点。跟随节气喝对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著名文化茶专家赵英立老师带您了解每一个节气的养生特性,并且介绍对应此节气的茶品,通过看季节喝茶,看体质喝茶,到看茶本身喝茶三维度讲解。 欢迎关注琳琅课堂微信服务号,收听《好好喝茶:24节气如何喝茶》节目,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