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中的阴谋:那些你没听说过的饭局轶事

 沈维鑑 2017-07-06

美食中的阴谋:那些你没听说过的饭局轶事

饭桌上有阴谋,听着悚人。没有才叫怪了。

鸿门宴,众所周知。那顿饭岂止有阴谋,一席饭,决定了江山谁主。其间,项羽的居心不良,刘邦的战战兢兢,敬酒舞剑,背后都是杀气森森啊。唯有一个樊哙,生啖猪肉,吃出了整顿饭的一息豪壮之气,但依然是个套路——他将了项羽一军,得空档的刘邦就不辞而跑。

许多许多年后,刘邦的某代孙刘备还是这个套路。曹操一句“天下英雄,使君与曹”,他又吓得一哆嗦,筷子都掉地上了。可惜,他的套路比不上自己的老先人,三分天下,只得其一。还是二世而亡。

有时,美食套路决定人生,决定江山。

美食中的阴谋:那些你没听说过的饭局轶事

今天有许多人,醉心美食,高调反对附加于其上的一切。追求纯粹的享受美食带给我们的一切,那怕是那一刻。这是一种非常纯洁的爱。很处女座的风格。但身为处女座的我是深深不敢苟同的——世界上岂有纯粹的事物存在?没有。

相反,越是生活中重要的事物,附加于其上的种种就更多。比如,你们喜欢纯洁的爱情,但古往今天,婚姻纯洁过吗?有多少战争以爱情的名义,比如特洛伊,比如曹操要建铜雀台深藏“二乔”。武则天把爱情用好了,当了女皇。杨贵妃倒霉,红颜自绝于三军前。从公主和亲到大户人家的联姻,无法统计。就是平民百姓,又何曾放过爱情?族群门户之见,聘礼之重,同样是看不完的浮世绘。

休提爱情。但美食一样不轻松。

美食中的阴谋:那些你没听说过的饭局轶事

再来说一位历史名人,伊尹。韩非子说: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则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故曰: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

商汤是中国最知名的好皇帝之一,伊尹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总理之一,这还不是云从龙、风伴虎的君臣际会吗?然而,伊尹游说了汤七十次仍没有被接受。最后,伊尹想到了美食这一绝计——他背着锅子砧板,去做了汤的厨师……然后,然后真的成就了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名臣相得的故事了。

韩非子在他老人家的《说难》中又说:“伊尹为宰,百里奚为虏,皆所以干其上也。此二人者皆圣人也;然犹不能无役身以进加,如此其污也!”

说得真难听,污身以进。用美食为进身之阶,总比送钱送美人别致些吧。而且只是去做厨子,要换易牙,就要烹了自己的孩子,那才是美食界的恶谋呢。

美食中的阴谋:那些你没听说过的饭局轶事

吃饭太追求纯洁是不行的,屈原就是一例啊。你吃个花草都是人间难以想象的高洁,那和餐风饮露的神仙也相去不远了,国王能不敬而远之吗?

吃饭从来都很重要,所以在中国吃个好饭不易。

乡饮酒之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盥洗扬觯,所以致絜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旣,所以致敬也。尊让絜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絜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辨矣;不斗辨则无暴乱之祸矣,斯君子之所以免于人祸也,故圣人制之以道。

这段是《礼记》,不必认真看,就是让大家知道中国吃个饭,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吃饭。

美食中的阴谋:那些你没听说过的饭局轶事

子曰:「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所以孔子老人家说,搞清楚怎么吃饭,治理个国家就不在话下了。

可不是吗。中国哪一朝代的覆亡,不是因为吃饭出了问题呢?

前阵看到一则外国人写在中国吃饭的体会,对中国餐桌上举杯落箸种种极为困惑,认为复杂得难以掌握。其实但凡是个正常的中国人,都是像呼吸一样自然而然。所以这才叫文化,中国的美食文化中的政治。

美食自然有纯粹的美,否则它不值得附加如许阴谋。但多数美食,其美即在于其上附加的各种意味,倘一味割去,反伤美食本身。周星驰得入大道,成就食神尊位,其实质乃在于人生意味体会之深,如此方才“进乎道矣”。光玩技术,美食就上不了层次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