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百灵辨治妇科病经验

 缘来是你ljw8vo 2017-07-06



杏林课堂改版了,视频可以点播看


为了方便广大杏林学苑用户观看学习课程,杏林学苑技术团队特地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在线学习课程,大家可根据自己特长选择相应课程学习,随时随地点播学习每周一、四会上传新视频,祝您高效快速的提高诊疗技术。


观看方法: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系统,选择相应课程进行


⊙作者:韩延华,姚天天,白兰

⊙编辑:杏林君



韩百灵教授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治疗与转归是互相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运动的,它们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同中有别,注意从差异中求同,寻其共性,这正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独特之处中医妇科证候复杂多变,但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妇女生理上有经、孕、产、乳,数伤于血,病理上亦容易出现气虚血虚;女子性多忧思,情志不遂,气机不利,气病及血,易出现气滞血瘀;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化生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内寄真火,气血不足,命火虚衰,则致脾肾阳虚;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亏耗,则有肝肾阴虚。以上四者,皆可出现于妇女生命活动的各个阶段,而致妇科经带、胎、产、杂等各种不同疾病因此,韩教授在临床中发展了“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理论,在辨治妇科病时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肝肾阴虚


肝肾与妇科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若肝血旺,肝气条达,则血海宁静,经脉调畅,而经孕产乳正常肾藏精,主生殖,胞络系于肾,肾精充足,则气血旺盛,血旺则经候如潮,气盛则胎有所载肝血旺,肾精足,由经脉转输至胞宫,使之发挥其正常的经孕产功能肝肾同源,精血互生,二者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肝血不足可引起肾精亏虚,肾精亏虚亦会导致肝血不足因此,肝肾阴同病在临床实属常见。


肝肾阴虚所致疾病:

①月经病:肝肾阴虚型崩漏、月经先期、月经过多、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月经愆瓶闭经、痛经,经断前后诸症;

②带下病:肝肾阴虚型赤带;

妊娠病:肝肾阴虚型胎萎不长、滑胎、子痫、子烦、子眩、子嗽子淋;

④产后病:肝肾阴虚型产热产后惊产后虚烦、产后痿证、产后瘈疫产后大便难

⑤杂病:肝肾阴虚型不孕症。

 

主要症状:头眩,耳鸣,健忘,目涩,喜阴暗而恶阳光,声音细小,语声低微,呼吸气弱,口干不欲饮,颜面潮红,颧赤,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痛,足跟痛,唇舌干而红,舌无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证候分析:肾主骨生髓,阴虚精血衰少,髓海失养,故头眩、耳鸣健忘、目涩;阴虚内热,虚热伤津,故口干不欲饮,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虚热上浮,则颜面潮红、颧赤;腰为肾之府,少阴脉斜走足跟,故腰痛,足跟痛;舌红、苔少,脉弦细或弦细数,为阴虚内热之征。


治则:滋肾,养肝,育阻。


方药:百灵育阴汤加减:熟地黄20g,白芍25g,山茱萸20g,乌贼骨25g,牡蛎25g,续断20g,桑寄生20g,阿胶15g,龟甲25g,女贞子20g


对于以上有肝肾阴虚所致的妇科各种疾病,均以滋补肝肾、养血育阴为治法,用百灵育阴汤养肝之血,益肾填精。


2
脾肾阳虚


脾肾与冲任胞宫有着密切的联系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化生之源,脾气健则气血旺盛,化生之气血由任脉转输至胞宫,为月经之本,养胎之甩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命门火旺,冲任胞宫得以温煦,维持正常经孕产乳功能能脾所化生的气血津液滋于肾,使肾精充足肾阳亦对脾阳有温煦作用,若肾阳虚则不能温煦脾土,导致脾阳虚衰,脾虚日久亦会累及于肾,使肾阳亦虚。临床上二者常相兼为病。


脾肾阳虚所致疾病:

①月经病:脾肾阳虚型崩漏、月经后瓶月经愆瓶痛经、闭经、经行泄泻、经断前后诸症;

②带下病:脾肾阳虚型白带;

③妊娠病:脾肾阳虚型妊娠腹痛滑胎、妊娠浮肿、妊娠小便不通、妊娠泄泻、胎萎不长;

④产后病:脾肾阳虚型产后腰痛、产后小便频数及失禁;

⑤杂病:脾肾阳虚型不孕症。


主要症状:眩晕,视物昏花,眼睑轻度浮肿,耳聋,健忘,语声低微,呼吸气怯,精神不振,口淡不渴恶寒自汗,四肢不温,腰酸痛,胫足寒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溏薄,颜面晦暗无泽,舌淡润、苔白滑,脉沉缓无力。


证候分析:肾是元气之根,命门火衰,阳气不足,脾虚中气不足,故语声低微,呼吸气怯,精神不振;脾肾阳虚,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故头眩,健忘,视物昏花,耳聋;脾阳虚衰,水湿不化,故口淡不渴;脾肾阳虚,不能温煦,故恶寒、四肢不温;脾阳虚衰,运化失权,故大便溏薄;肾阳虚,气化不利,故小便清长而夜尿频多;腰为肾之外府,肾阳虚衰,故腰酸疼痛,胫足寒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缓无力均为脾肾阳虚之征。


治则:补气温阳,益火之源。


方药:补阳益气汤加减:熟地黄20g,山药15g,白术15g,巴戟天15g,菟丝子15g,续断15g,桑寄生15g,附子10g,肉桂10g,黄芪40g


对于脾肾阳虚所引起的各种妇科疾病,予以健脾益气、温肾助阳之法,以补阳益气汤补其先后天之本。


3
气血两虚


妇女的经、孕产、乳与气血联系密切。胞宫的经、孕产均是以血为本,以气为甩《圣济总录》云:“妇人纯阴,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在上为乳饮,在下为月事。”月经为气血所化,胎为气血所养,分娩靠血濡气推,上化乳汁以营养婴儿故气血虚弱易引起妇科疾病。


气血两虚所致疾病:

①月经病:气血两虚型崩漏、月经后期、痛经、闭经;经断前后诸症,

②妊娠病:气血两虚型妊娠腹痛胎动不安;

产后病:气血两虚型产后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下、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晕、产后腰痛、产后腹痛、产后遍身痛、产后瘈疭、产后痉病、缺乳、产后乳汁自出;

④杂病:气血两虚型不孕症。


主要症状:眩晕,健忘,视物昏花,眼角干涩,语声低微,呼吸气短,四肢麻木,面色浅淡浮白或萎黄,皮肤不润,舌淡,脉虚缓而细。


证候分析:阴血不足,阳气亦虚,故语声低微,呼吸气短;气血虚,不能上荣头面,故头眩、健忘、视物不清、眼角干涩,面色浅淡而萎黄,皮肤不润;气血两虚,不能濡养四肢,四肢麻木;舌淡,脉虚缓而细均为气血两虚之征。


治则:益气养血。


方药:益气养血汤加减:人参15g,黄芪15g,熟地黄20g,白芍25g,当归15g,白术15g,茯苓15g,远志10g,甘草10g


对于以上因气虚血虚所产生的妇科疾病,均用益气养血为治法,予益气养血汤,使其气血旺盛。


4
气滞血瘀


气血两者之间相互影响,气滞引起血行迟滞而致血瘀,血瘀则阻碍气机以致气滞,气滞血瘀,阻滞冲任,胞脉不畅,而引起经、带、胎、产、杂等妇科诸病。


气滞血瘀所致疾病:

①月经病:气滞血瘀型崩漏、月经后瓶月经愆瓶痛经、闭经;

妊娠病:气滞血瘀型妊娠腹痛妊娠浮肿;

③产后病:气滞血瘀型产后恶露不下、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晕、产后胁痛、产后遍身痛产后发热、产后小便不通、缺乳;

④杂病:气滞血瘀型癥瘕、不孕症。


主要症状:头眩,多梦,心烦,易怒,胸胁少腹胀满或疼痛,善太息,呃逆,语声粗壮,呼吸气促,小便短赤,大便燥结,面色青暗,两颧深红,皮肤干燥,舌紫暗有瘀斑,舌苔微黄而腻,脉弦滑有力,或弦涩有力。


证候分析:肝气郁滞,失于条达,气机不畅,故心烦,易怒,善太息,胸胁胀满疼痛;气血运行不畅,故面色暗滞无华;气实血充,故语声粗壮,呼吸气促;肝气上逆,故头眩,多梦;肝郁久而化热,故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有力均为气滞血瘀之征;郁久化热,故舌苔微黄而腻,脉弦滑有力。


治则:调肝理气活血。


方药:调气活血汤加减:当归15g,白芍15g,牡丹皮15g,川楝子15g,枳实15g,柴胡10g,生地黄15g,川牛膝15g,青皮15g,甘草10g


对于以上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妇科疾病,予疏肝理气活血之法,用调气活血汤,调畅气机,破除瘀血产后恶露不下与产后血晕需特别注意,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


5
结语


以上经、带胎、产、杂5个方面分别因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虚血虚气滞血瘀而产生的“同因异病”,予“异病同治”之治则进行治疗。临床中只要辨证准确,运用以上四方灵活加减,常获得良好效果。







本文来源:《中医杂志》2011年4月第52卷第7期。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并注明转自杏林学苑(xinglinxy)。本微信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