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性少得冠心病的奥秘

 GXF360 2017-07-06
女性少得冠心病的奥秘

女性少得冠心病的奥秘

□徐正法

冠心病的发生有很多因素,其中性别及年龄与之密切相关。据统计,同年龄男女的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男重于女。患冠心病者之比按每千人计,30~39岁,男为21人,女为零;40~49岁,男为48人,女为7人;50~59岁,男为94人,女为20人;65岁以上,男性发病率为20%,女性为12%。尤其在绝经年龄以前,女性较男性冠心病的发生率低得多。世界各国统计,女性普遍比男性平均寿命长5~7岁。其奥妙何在?原来,女性冠心病发生率低、寿命延长都与卵巢、子宫的功能有关。

据妇科临床观察,在40岁以前,自然绝经或切除双侧卵巢人工绝经者,不仅更年期综合症(表现有阵发性潮热、出汗、心悸等)出现得早,而且高血压、冠心病也发生得早,发生率显著增加。有资料表明,45岁未绝经以前切除子宫,较同年龄组未切子宫者的冠心病发生率高3~5倍,而且因心肌梗死、心绞痛而死亡的也很常见。据权威专家对近3000例患者观察发现,在绝经前行子宫切除,即使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冠心病并发率仅为0.4%,其中死亡率为10%。这就不难看出,卵巢、子宫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现在认为,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在血中的浓度上升与缺血性心血管病相关,它们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最重要的物质,对冠心病起促发作用。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能改变血中脂质成分,使总胆固醇下降,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减少,而使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提高。也就是说,雌激素可预防冠心病。然而,在过去应用雌激素治疗绝经者中,却发现冠心病有增加倾向,且有过多的心肌梗死出现。后来才发现,这是因为所用雌激素的类型及剂量不当所致。原来,用人工合成的雌激素会有这种不好的结果,而天然的雌激素和适当的剂量则可得到好的结果。如用乙炔雌二醇(为半合成雌激素)治疗子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和双侧卵巢切除者,每日给0.02毫克,可使血中甘油三脂(主要是极低密度脂蛋白)等上升;如加用10毫克炔诺酮(孕激素),则会使情况更严重,患者血脂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型。若这时采用天然雌激素戌酸雌二醇,每日口服2毫克,做替代性激素治疗,则可使血脂呈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型。如将此药改为每天4毫克,则结果又和乙炔雌二醇一样。

关于子宫与冠心病的关系,目前认为,子宫切除无月经会引起生理性或精神性压力,增加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而由于缺少子宫中的前列腺素,更少了一个可以预防绝经前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

过去,不少妇科医师为预防癌症,对一些良性妇科疾患(如子宫肌瘤),凡40~45岁不论绝经与否都将子宫、卵巢全部切除。现在看来,预防冠心病比预防癌症更重要。因为资料证明,30岁以上妇女因子宫癌死亡者占1.4%,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者占36%,其中绝经前子宫切除者占38%。可见威胁妇女生命占首位的仍然是心血管病。因此,绝经前良性妇科疾病需手术者,不应轻率地切除子宫及卵巢。如对需切除子宫肌瘤者,最好只切除肌瘤或争取保留部分宫体。卵巢切除较适合的年龄是50岁,术后应给予适宜类型及剂量的雌激素治疗,从而预防与延缓冠心病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