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泡个药浴 醒醒“年盹儿”

 GXF360 2017-07-06
泡个药浴 醒醒“年盹儿”

泡个药浴 醒醒“年盹儿”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中医心病科主任医师 陈丽云

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亲朋聚餐、打牌搓麻,休息的时间反而比平时还少,作息规律被打乱;加之烟酒无度,暴饮暴食,使身体各器官超负荷运转,引起功能紊乱,很多人在节后无法缓过劲儿,总提不起精神、没有胃口,甚至莫名的焦虑。对于这种情况,有什么好的办法来恢复身心健康呢?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最大的特点就是“好菜不停吃、好席不停转、好酒不停喝、好友不停聚”,原以为既放松身心又补充营养,可春节过后,很多人却发现身体出现许多不适症状,比如身心疲劳、肠胃不适、体重猛增、血压上升、血脂变稠、浑身无力等,此谓“年盹儿”,书面的话就是节后综合征。此时可以通过中药泡澡来摆脱这种状态,尽快恢复精力。

中药泡澡好处多

药浴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中,洗全身浴称“药水澡”。药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其气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黄帝内经》中载“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对因外邪侵入而致病者,用热水浸浴,使之出汗,让邪从汗出)。《礼记》云“头疮则沐,身有病则浴”。清朝著名外治大师吴尚先在《外治医说》中将药浴细分为洗、沐、浴、浸、浇、喷等,认为内、外、妇、儿、五官科之疾,皆可用药浴法。

药浴依据中医脏腑经络表里相通、内外循环的机理,将相关的药物溶于煮沸的水中,采用温热法使药物透过皮肤、穴位等直接进入经络、血脉,通过物理效应与药物效应发挥治疗和保健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泡澡本身就能促进血液循环。洗澡时,加入浴水中的中草药成分能通过开放的皮肤毛孔进入机体;一些挥发性药物的分子,则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可以达到健身和治病的目的。另外,泡澡也是一种“运动”,泡澡20分钟消耗的热量相当于慢跑500米。

上海、浙江、广州、重庆等地区比较潮湿,那里的人大多都有用艾叶泡脚祛湿的习惯,实际上,用艾叶泡澡的效果更佳,不仅能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驱寒、消肿散结,还可以调节神经兴奋度,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另外,只要是由于受寒引发的感冒咳嗽、咽喉疼痛,除了吃药、喝生姜红糖水,都可以通过中药泡澡来辅助治疗。现代都市人往往会因为忙碌的工作、生活感觉疲劳、乏力,也可以通过泡澡来缓解,尤其是临睡前泡个澡,整夜都能睡得很踏实。

选对中药泡澡效果更佳

不过,运用药浴必须重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如病属阳证、热证宜选用清热解毒、泻火消肿的方药;如病属阴证、寒证则宜选用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的方药;如病属表证宜选用祛风解表的方药。

下面5种中药泡澡方配方较单一,容易操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家选用,用简单的方法调理出好身体。

1.玫瑰浴舒心

泡澡本来就有放松身心的功效,而用玫瑰花泡澡则更能缓解不良情绪。取玫瑰花200克,浸泡半小时后加水煎10分钟左右,把所煎之水和花一同倒入澡盆即可。玫瑰花清热养阴,还带有一股花香,最适宜女士泡澡,泡完澡身体还有一股芳香之气,心情自然舒畅。

2.薄荷浴败火

容易上火的人,不妨试试薄荷浴。取100克薄荷,浸泡半小时后加水煎10分钟左右,将煎出的汁倒入澡盆再加上足量的泡澡水即可。薄荷清凉通窍,不仅能使头脑清爽,还可舒缓肌肤。在风热感冒初期用薄荷泡泡澡,还有祛除风热的作用。

3.菊花浴防头晕眼花

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能。用鲜菊花500~800克,加水放入锅内,煎成汁水倒入浴盆待其降至适宜的温度即可浴用。它能防治头晕、眼花等症状,还可使肌肤细嫩洁白。

4.牛奶浴安眠

牛奶除了能保湿,还能起到紧肤、收敛的作用,经常泡泡牛奶浴,就能防止肌肤皱纹和干燥,起到美容的效果。在睡觉前泡牛奶浴,更能让身心放松,促进睡眠。具体做法是在适合的温度中把牛奶拌匀,泡上20分钟左右就冲干净,如果时间太长,牛奶水中的细菌就会对皮肤形成伤害。

5.葛根浴降压降糖

葛根具有镇痛、降压、降血糖、清除皮肤老年斑和汗斑的功能,使关节更灵活,肌肉收缩力更强,不易疲劳。一般每次用葛根50~100克,加水熬汁,倒入浴盆,待其变温即可用。中老年人及肤色较黑的人适用此浴法。

泡澡不宜超过20分钟

泡澡好处不少,但要想泡出保健效果,还应注意一些细节。

1.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药浴前最好排除大小便。

2.水温宜掌控在35~38℃,即使喜欢比较烫的水,也不应超过40℃。药浴时间较久而药汤稍凉时,可再加热,以便持续温洗。

3.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约3~5分钟身体适应后,再慢慢泡至肩位。

4.泡澡的时间最好在20分钟之内。在药浴过程中发生头晕、胸闷、心慌等不适,应停止药浴,卧床休息。

5.在家里泡澡最好用木桶,相比常见的家用浴缸,木桶更能保持水温。

6.夏季煎汤时不能放置过夜,最好用现煎的新鲜药汤,以免发霉变质,影响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

7.冬季药浴时应注意保暖,夏季要避风。全身熏洗后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旺盛,全身温热出汗,应清洗干净穿好衣服后再外出,以免感受风寒。泡澡后适当补充些温开水。

8.凡患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关节炎风湿活动期、化脓性皮肤病、高血压病等症者忌用药浴。妇女妊娠期及行经期不宜进行药浴。体质过度虚弱、疲劳或饥饿者不宜药浴。

9.如药浴无效或病情反而加重者则应停止药浴,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药浴和温泉有异曲同工之效

近些年,泡温泉成了一种既时尚又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其实,药浴和温泉有相似之处,即两者同样属于温热疗法,对寒性疾病有较好的改善效果。时下不少温泉浴场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也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中药浴服务,比如玫瑰浴、薰衣草浴、茶浴、姜醋浴、牛奶浴、藏药浴等,但其中很多可能是借中医理念而做的夸大宣传。如果真的含有适量的中药成分,则确对养生保健有一定功效。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坊间自古就有“喝点酒,洗个澡”的说法,这其实是个误区。因为,人在饮酒后,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在洗澡时会因血液循环加快而大量消耗,导致体温较快降低。同时,酒精抑制了肝脏的正常生理活动能力,妨碍体内葡萄糖储存恢复,容易导致休克,严重时还会致命。因此,饮酒后最好不要立即去泡澡。

专家简介

陈丽云 医学博士,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史学”学科带头人,中医心系病专家。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常务委员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文化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医学会医史分会主任等职。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中风后遗症、心脑血管疾病及更年期综合症、慢性虚证的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