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而为女,我很抱歉 | 有故事的人

 见素抱朴780 2017-07-06

图片电视剧《保姆》剧照


五个女儿已是不争的事实。爸爸接受了,开始长达二十多年的辛劳来养这个家。而妈妈,却把她所受到的冷落,遭遇的不满都归咎在我们身上。


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对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好好读书,妈妈却是日夜重复的对我们的不屑:


'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在家绣花,去学缝纫好,去赚钱。'


'当年要是只生一个,生完你姐就不生了不知道有多好,就不用害我这么惨了。'


'我怎么这么倒霉啊,生你们没用,没用!'



>>> 人人都有故事

这是有故事的人发表的第869个作品

作者:双 子


?



1992年6月9日,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本该是充满欢喜的一刻,但是,也许并没有。


因为这个婴儿是个女孩。


在二十几年前的潮汕地区,重男轻女观念还普遍存在的年代,我的降临,仿佛是个过错。


至少,在上大学以前,我都这么认为,我在我母亲眼里就是个错。她多么想生个男孩子,好像生个男孩就能改变她的命运,而我没能如她的愿。


后来,我多了一个,一个,又一个的妹妹。


那时候计划生育抓得很严,爸爸妈妈带着姐姐和妹妹去躲风了,把我留在了乡里。我跟着外公外婆长大,一直到六岁,上幼儿园的时候,回忆里才有了爸妈的模样。


我并没有从此而得到更多的关爱。


为了讨好妈妈,我说我可以做男孩。我也曾依恋过她的怀抱,但却是那么的少。


后来她打我们,拿着衣架毫不留情地抽打。我和妹妹躲进房间里,反锁,嚎啕大哭。一整个下午,都不敢出去。


她跟外婆吵架,跟爸爸吵架,跟邻居吵架,不断的争闹。我做得最多的,是哭,是一遍遍地请求着不要吵了,用弱小的身体去挡在大人中间,企图能够制止,却是多么地无能为力,再怎么哭喊也没有人在意。


这些争吵充满了我整个年少时期,总是引来村里人的围观,包括我的同学。我常常觉得自卑,从小就很少说话,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



五个女儿已是不争的事实。爸爸接受了,开始长达二十多年的辛劳来养这个家。而妈妈,却把她所受到的冷落,遭遇的不满都归咎在我们身上。


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对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好好读书,妈妈却是日夜重复的对我们的不屑:


'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在家绣花,去学缝纫好,去赚钱。'


'当年要是只生一个,生完你姐就不生了不知道有多好,就不用害我这么惨了。'


'我怎么这么倒霉啊,生你们没用,没用!'


……


在我小学毕业时,村里已经能用上自来水,土路也修成水泥路了。但是妈妈的观念没有进步过,甚至愈发严重。我努力学习,拿最好的成绩回家,却从来得不到夸奖。


十几岁,我开始叛逆,开始顶嘴,开始不能再忍受这样的轻视。我见过她拿刀相向,我习惯沉默地坐在窗台上,经常晚上熄灯后,躲在被子里哭泣。我千遍万遍地问,为什么会是这样?既然嫌弃我,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世上?我特别特别地羡慕,别人有一个那么好的妈妈,而我,从不会在同学面前主动提起她,被问及时,也是敷衍过去。


人生第一次产生了恨的念头,恨的对象,竟是我的母亲。


我想要报复。既然总说我没用,就让你看看什么是真的没用,我真的希望能让她后悔莫及!


我几次想过一死了之,但死了也不能知道她是否会后悔。我的成绩开始一落千丈,对未来也没有什么念想了。高一到高二,我从实验班退出,从普通班名列前茅到倒数几名。我选的是理科,却科科只有三四十分,考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次成绩。


那一次,刚好开家长会,爸爸去了。我想他们至少该有点失望吧。


意料之外,爸爸没有骂我,他只有无奈。他仍语重心长地,继续重复他的人生道理:'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你要努力啊,为自己争气。'而妈妈依旧毫不在乎,她根本就没有关心过。这样的不重视,让我一直很痛苦。



我嘲笑父亲那么死板的观念,但他的话对我起作用了:'考上大学,你就可以离开这个家了。'这是个解脱的途径。


我把不服气变成了学习的最大动力,踏上高考奋战之路。这一年,很拼,也很辛苦。


可能上天就是不眷顾我吧。高三的体检,我查出患了甲亢,医生说很严重,需要手术,会有风险。爸爸尊重我的选择,高考完再考虑手术。我去医院打了几天的点滴,控制了每分钟超120的心率,带回一堆的药,这一吃,就吃了整整五年。


其实是很怕的,但我没有说出来。就像把家里的事情都藏在心底一样,也没有跟任何老师同学说过。


我想,我爸很担心我吧,我连不多的笑容都不见了。他会尽量送我去上学,用他笨拙的语言安慰我:'没事的,心态要调整好,按时吃药,专心读书。'


之后每周六晚我都要找主治医生复诊一次。


心是很累的。尽管一周才回一次家,还要忍受妈妈无穷无尽的埋怨,还责怪我:'听他们瞎说,吃什么药,浪费钱。'我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回家就能吃好睡好,享受贴心的照顾和鼓励。


后来,我索性周日都不回家了,每到周六就申请留校。高三的住宿生活,让我脱离了家,让我感到一个人的舒心。


妈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明白,从小到大,她给我内心带来多少伤害。我固执地不肯再叫一声妈,不想理会她,同时也背负着巨大的愧疚。


高三寒假,回家过年。年夜饭本该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的,但又被我妈破坏了。甚至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见到外公真的对她动手,扯着她的头发扇她巴掌,怒不可遏,而妈妈尖叫着就是不肯退让。失控的场面让我再一次哭得撕心裂肺,心痛到不能呼吸。


我总觉得我哭过的泪水,足以让太平洋潮涨。那晚我哭着穿过巷子,找来大伯控制场面。我出现在他家门口时的样子一定把他们都吓到了。


准备一模模拟考的时候,听说妈妈离家出走,大人们都出去找她,怕她轻生。我假装听不到,故作镇定在房间里复习。我以为自己对她没有爱,可是,我的确慌了。


都已经过去几年了,但每每想起这些事,我还是会忍不住掉眼泪。


高考倒计时一百天时,学校开了动员大会,班主任让我们写下自己的目标。我写下了两个字:'一批'。


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七点就进入学习状态,背诵、做题、校对,提问,解决问题。晚上夜修到11点,赶在宿舍大门关门之前回到。周日也呆在学校,去自习室看书,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争分夺秒。


最终,我完成了我的目标,考上一批本科大学。我的成绩没有多顶尖,但比模拟考多出了六十几分,比很多平时排在我前面的同学考得都要好。我如愿远离了家,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



村里每年能考上大学的,都只有寥寥几个,我是其中之一,赢得了别人的称赞,却始终得不到妈妈的一次认可。她依然宣称读书无用,但我不再在意她的说法。


上大学是我第一次自己出远门,来到广州,我才真正看见繁华,看见希望。眼界变得开阔,内心也逐渐强大。这里没人知道我的过去究竟如何,遇到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校友,不断给我帮助,给我启发。我慢慢放开自己的心,不再那么孤僻,才发现,自己可以有很多朋友。每当心有郁结时我还喜欢去图书馆看书,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从书中获得开导和答案。我告别短发--从小都是男孩一样的超短发,第一次留起了长发,原来自己可以很美。笑容变多了,人也自信了。


也许我再早生个二十年,性别就会决定我的命运。感谢父亲,尽管对这个家也充满无奈,还是不离不弃地撑了起来,支持我读完了书。感谢高考,如果没有这个途径,可能我将会一辈子困在小城里,重蹈母亲的一生。


妈妈小学就辍学了,她没有读过多少书,也没有见过多少世面,没有工作,她固执地把她不满的一切归咎于丈夫、女儿,身边所有想要关心她的人,整天抱怨,却从未开窍,不懂得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如何去爱与被爱,逼疯了自己,最后让身边的人也跟着她在痛苦,很多时候我为她感到悲哀。


庆幸的是,这些痛苦也沉淀出了今天的我。我有别人难以理解的坚强,我不再害怕被否定,我能够独立思考,我可以自己赚钱,生活得很漂亮。所有的一切,终于证明,我是个女孩,也可以很优秀。


责编:笑笑

本文版权归属有故事的人,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