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寄梅以春——勒石纪念周诒春校董(上)

 苏迷 2017-07-06
寄梅以春
——勒石纪念周诒春校董(上)
  柳袁照
  历史有时可以让人忘却,历史有时真不能忘却。我们学校竟然与清华大学有渊源,开始我不相信,我也理解可能有人至今仍不相信。十多年前我们筹备百年校庆,查阅历史,走访历史老人,几乎天天给人惊喜。刚听说台湾的沈君山的母亲沈骊英是我们的校友,沈君山把母亲的母校称之为自己的母校。没多久,有人告诉我周诒春曾为我们的校董,周诒春何许人?曾为清华大学校长。我确切知道周诒春是清华校长,还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大约是2003年,苏州将承办世遗会,当时的清华大学的副校长胡东成是世遗委员,来苏州开会,受母亲委托来学校,他母亲与何泽慧同学,那是我们学校1932届的学生,那一届学生毕业前留下的摩崖石刻纪念物,还在西花园,胡先生替母亲寻梦。就那次,说起周诒春,我们以为是副校长,胡东成先生严肃地纠正道:周诒春不是副校长,而是校长。
  周诒春的名字一直在心头萦绕。我们于东操场季康馆外长廊内为他镌刻了生平纪念碑。蔡元培是北大校长,为我们校董几十年,为何当年振华女校的学生多考清华?那年胡东成先生还为我们题写了一副对联“南思振华缘,北念清华情”,如今挂于振华堂门口。周诒春作为校董一定为振华女校做了什么,为何学生多考清华?历史又如云烟,仅仅过了七八十年,此事竟然一时不可寻。又是十多年过去了,胡东成先生又来到了我们的校园。受北大教授郭文革邀请,担任“北京大学数字化阅读课程总结与表彰会”的特邀嘉宾。他又一次激情洋溢,他说,自己有着深深的十中(振华)情节。苏州十中虽不是他的母校,但母亲的母校胜似自己的母校。他又说,“十中有五宝”。究竟是哪五宝呢?第一宝校园。中国传统园林典型的校园,在全中国你能找到第二个吗?第二宝就是我们的校史,我们有那么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也是很难在国内找到有类似的这样的学校。第三我们的宝物是校友,有那么一大批,几十个、上百个都是在中国非常有名,都是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这都是印记了苏州十中的烙印。第四宝是什么呢?我们的校长。王季玉校长,如果没有王季玉校长打下的基础,我们苏州十中也难有今天,尤其我看到的十中的诗性教育。第五个宝是我们的校风,在我们同学身上也都显示出来,大家这样一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风气令人感动。
  那是清华校长的振华(十中)情结。我相信周诒春先生当年一定也曾像胡先生一样,在这个园子里,说过同样激励人心的话,只是我们一时没有找到而已。历史有时会很和善,有时也会蛮不讲理。周诒春作为清华大学的第二任校长,现在有多少人还记得他,包括清华的学子。第二次与胡先生校园相遇,自然又想到了周怡春:
  1921年4月,《清华周刊》10周年纪念号,校刊的编辑写道:“学校一个时代的精神如何,就看校长的态度怎样。我们不必细究周寄梅(周诒春)先生的履历,确实我们承认他是有宗旨、有计划、有理想、有希望的人。清华以前享有的盛誉以及现今学校所有的规模、层层发现的美果,莫不是他那时种下的善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