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秩序、能源与悄悄降临的社会秩序大崩溃事件!

 uczc68 2017-07-06


自然秩序、能源与悄悄降临的社会秩序大崩溃事件!

 

廉亮



(1)被悄悄打开的物质与能量密码

 

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即使穷尽我们人类的思维,也是很难想象它的无限存在与永恒稳态。

 

在整个宇宙空间中,铁饼状的银河系是如此的普通,每日为地球送来温暖光辉的太阳就静静地漂浮在一个角落。就是在这个角落,在地球之上,宇宙中物质与能量的密码被悄悄打开了。

 

地球仿佛就是无限永恒稳态宇宙中的一粒尘,静静地围绕着太阳转动。然而,在这颗渺小和普通的星球上,却点缀和迸发出了生命的奇迹,产生出了极其和谐优美的自然秩序。

 

秩序,规律、法则、运动形式也。

 

自然秩序,即自然环境中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与自然法则,以及自然环境客观存在的运动形式。在太阳温暖光辉的驱动下,自然秩序一直自发性地维持着稳定、稳态与有序的运动形式。

 

这种运动紧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秩序设计,处于不可逆的轨道方向上运行,并被牢牢地束缚在封闭的时空隧道中。世界的面貌也紧随这种秩序设计而呈现周期性的四季轮回变化,花开花落,葱绿与金黄,冬去春来,冷与暖……

 

生命万物在自然环境中自然而生,最后又自然而灭回归于自然。在生与死之间,能量的源源不断输入塑造和维持着生命的秩序。

 

当死亡之后,生命秩序也失去了能量输入的维持,躯体就会沿着相反的方向自然分解,慢慢回归于自然。

 

静心想一想,宇宙中,生命这种秩序设计是多么的令人惊叹。在自然秩序中,伴随四季轮回与昼夜更替过程中地球表面温度的微妙变化。

 

在生物圈中的生物组分与非生物组分之间,以及生物组分中不同物种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运行是如此有序。这种自发运动着的自然秩序设计更是令人惊奇。

 

相比较于自然秩序运行的奇妙,人类社会中很多人为的秩序设计都显得如此的不协调、不稳定,更容易产生混乱。因此,自然秩序面前,我们人类应该虔诚地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并以自然秩序、自然法则与生态学的视野来审视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也许这样,我们能够发现、找到解决社会问题至善正道的有效方法。

 


(2)自然秩序稳态有序运行的奥秘及启示

 

自然秩序在数亿年的物演变化背后,那些适应自然秩序变化的生物种群都得到了长久的存在,而那些与自然秩序变化不相适应的物种都被无情地淘汰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这其中的天指的就是自然秩序,或者自然环境。整句话的意思是,生物种群之间为生存相互竞争,自然秩序对这种竞争做出最终的选择。

 

那些能够适应自然秩序变化的生物种群将得到存在与延续,而那些不能够适应自然秩序变化的生物种群将会被慢慢淘汰。

 

今天,人类主宰统治着美丽的地球。但是在神圣的自然秩序面前,我们更应该保持敬畏、崇拜与尊重之情,不能够在心中萌生出任何充满“恶”与“逆自然秩序”的想法。我们人类应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因为一旦任何充满“恶”与“逆自然秩序”的想法付诸行动,最终都将受到自然秩序的惩罚与淘汰。

 

自然秩序的运行处于一个客观稳态与有序的轨道之上,它的稳态与有序运行由源源不断输入的太阳能来终极驱动。因此,能量源源不断输入的可持续性是客观自然秩序稳态与有序运行背后的根本奥秘。

 

试想一下,如果一天太阳温暖的光辉不再输入到地球上,那么蓝色星球上和谐优美的自然秩序将会瞬间收涩崩溃,地球也将陷入一片冰冷死寂。

 

在自然世界中,某些昆虫的自然种群,当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宜时,由于其高生殖力的特性,种群数量在短期中就会迅速增长,这种现象叫作种群爆发。在种群数量爆发发生之后,往往又会因为生存环境条件的恶化,出现大批死亡,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即为种群崩溃。

 

例如,欧洲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在爆发年是最低数量年的2万倍左右。其大爆发出现很迅速,可能是高温和干旱所致。对这些昆虫来讲,似乎没有了环境约束和生存压力,种群数量开始持续上升,有时几年就达到数量高峰。直到致死性的疾病蔓延开来,或因针叶被吃光而饿死,种群数量才急剧下降,最后以种群崩溃的方式而告终。一旦种群数量开始连续下降,即使有利的天气条件也不能改变其下降趋势。

 

紧随所生存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生物种群数量会出现不规则的波动,比如,种群爆发与种群崩溃。一旦种群崩溃事件出现,即使有利的天气条件也不能够改变生物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

 

这一现象给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社会秩序运行与主观社会发展理念等以极大的启示,值得我们深思与警醒。

 

 

(3)生态空间与能源来自哪里?社会秩序大崩溃事件不是危言耸听

 

社会秩序产生于自然秩序之中,因此,社会秩序运行必须依循自然秩序运行的轨道方向。自然秩序也将最终决定着社会秩序的存在与延续,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延续。

 

与太阳能终极驱动运行着的自然秩序不同,社会中各种人造秩序由于不是自然演变而成,无数秩序设计也就不能自发运行,因此,社会秩序也不能自发地运行。但是,社会秩序的运行同样需要资源来驱动,需要源源不断的资源输入来维持其运行。

 

现代社会,每一辆汽车、每一座大厦、每一座工厂、每一间房屋、每一条公路、每一架飞机、每一台电脑、每一部手机等等,都是一台台机器,需要耗费资源来驱动运行。因此,在有限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必须控制其数量,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耗费,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最近500年来,由于人类的主观意愿所致,社会秩序的运行越来越偏离了自然秩序客观稳态与有序的轨道方向。而且驱动社会秩序运行的“水、空气、土地、能源”等资源输入越来越表现出了不可持续性征兆。

 

此时,不需要多高的智商,我们都可以做出判断:如果社会秩序再按照人类群体的主观意愿,依循目前的方式运行下去,那么未来社会秩序运行会因为资源输入的骤然不可持续,或者在自然秩序的强力收涩约束下,必然会出现社会秩序崩溃事件。不言而喻,与社会秩序崩溃事件相伴随,人类社会将会出现极其悲壮的生存劫难。

 

在巨大的地震灾难发生之前,自然世界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征兆现象,比如,青蛙和蛇会纷纷逃出栖息的洞穴,聚集到平坦开阔的地方,家畜会惊慌逃窜。地球深处的板块在剧烈碰撞之时,动物们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声响与颤动,第一时间嗅觉到了危险和死亡气息,以至于表现出了本能的逃生行为。

 

对于人类来说,这些异常的征兆现象也是躲避天灾、保住性命的警报。同样,在关系到整个人类群体的生存与延续,以及地球家园的安全等问题面前,我们人类更应该保持高度的洞察与警觉。

 

在灾难征兆已经出现之时,我们不能抱有幻想,因为任何侥幸心理都是极其危险的。

 

(4)果断抉择与不可为的核电

 

我们人类必须看清社会发展的方向与边界,再也不能任由自己的主观意愿去驱动社会秩序剧烈变化了。一旦驱动社会秩序运行的资源耗费越过了资源输入不可持续的临界值区域,不可扭转的社会秩序崩溃事件与生存劫难将必然降临。

 

对此,在“水、空气、土地、能源”等资源输入不可持续的征兆已经出现之时,政府在政策制定与选择方面,应该果断采取方向性抉择。

 

第一,严格控制驱动社会秩序运行的资源耗费总量。

同时,通过减少不必要资源耗费量的方式,不断降低驱动社会秩序运行的资源耗费总量。

 

第二,在驱动社会秩序运行的资源耗费总量降低的同时,将目前社会生活中不可持续的资源输入来源逐步过渡到可持续的资源输入来源。

这一过程将是过往衣、食、住、行、娱等生活方式内容的反思与逐步回归,改变注定艰难。

 

第三,依循自然秩序客观稳态与有序的秩序设计,采取措施,扭转目前社会中各种充满“恶”与“逆自然秩序”的生活方式内容,逐步将社会秩序引向与自然秩序相依循的轨道方向。

 

第四,推动实现社会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

根据生态学法则,摒弃那些与自然环境不相融的衣、食、住、行、娱等生活方式内容,逐步探索一种与自然环境天然相融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娱等生活方式内容与自然环境天然相融,这样的社会秩序不仅可持续,而且资源耗费也将大幅降低,最终将能够推动实现社会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

 

通过以上4种方式,我们将能够实现社会秩序的平稳过渡,进而避免未来由于资源输入骤然不可持续而出现的社会秩序崩溃事件。

 

在寻找资源输入来源时,尤其是能源,植物光合作用储存太阳能是最有效、最洁净、最可持续的。切记,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核电只是一个短暂不可持续的幻觉,绝不可大力发展核电,因为这一能源收集储存与制造行为,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违背了自然生态法则。

 

核能发电更是极其危险,而且需承受的代价与成本无法估量。如果人们为了维持幻觉,维持膨胀的物质欲望需求,维持依靠极高社会运行成本推动的现代社会秩序,冒险大力发展核电,那么最终结果将十分悲惨。

 

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与日本福岛核事故等灾难性事件已经清楚地警醒我们,核电站在其运行周期内,由于人为疏忽、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恐怖袭击和战争等因素,必然会发生核事故,这些与核电站自身在设计方面安全与否没有关系。

 

同时,核废料的衰变周期极其漫长,未来核废料的储存与清理成本无法估量,那时,核废料将成为未来生存的沉重负担。

 

(5)人类能够洞察与警醒吗?

 

今天的社会秩序是通过消耗“水、空气、土地和能源”等巨量资源为代价来驱动运行的,其中,那些能源输入来源很大一部分都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

 

为保证未来社会秩序运行不发生系统性崩溃事件,当前社会秩序运行方式,以及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内容与价值观等必须转型。关于这个问题的紧迫性,人类群体中的任何怀疑与侥幸心理最终都可能造成极其危险可怕的恶果。

 

生物种群在自然界中可以承受种群数量规则与不规则的波动,比如,在自然环境条件适宜时出现的种群爆发,在自然环境条件恶化时出现的种群崩溃。

 

不同国家的社会秩序也可以承受政权反复更替而出现的社会秩序混乱,但是从整个人类社会来看,我们却极难能够承受一次由于资源输入骤然不可持续而引发的社会秩序崩溃事件。

 

尤其是,驱动社会秩序运行的资源耗费一旦越过了资源输入不可持续的临界值区域后,社会秩序收涩崩溃事件将无法拯救与扭转。

 

21世纪的今天,驱动人类社会秩序运行的资源耗费总量每年都在以指数增长的形式快速增加,而地球上的资源输入来源却越来越表现出了不可持续性的征兆,总量更是不断减少,日益枯竭。

 

未来,在“人口、土地、空气、水源与能源”等客观有限资源的强力约束下,人类社会秩序又该如何面对在地球上资源输入不可持续的时候,驱动社会秩序运行的资源耗费总量转向逐步收涩向下,那时所出现的社会秩序崩溃事件呢?

 

在可怕的社会秩序崩溃事件与生存劫难还没有降临之前,整个人类群体又是否能够洞察与警醒呢?

 

(6)没有侥幸与幻想

 

然而,很是让人悲伤,人类社会中的精英们总是抱有侥幸与幻想。

 

未来,如果人类再不反省自己目前所推崇的错误价值观与世界观,反省人心的自私、贪婪与自大,反省以奢侈与消费为导向的生活方式,而是继续以机械论世界观为指导,任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肆意驱动社会秩序剧烈改变,并将社会秩序驱动运行至越来越不稳定的状态下,那么在客观稳态、有序与神圣的自然秩序面前,自然法则将会对今天人类的行为和信念做出最为公平、正义与符合自然秩序的评判与修正。

 

自然世界的存在很是简单。在自然秩序面前,人类任何所谓的创新只要与自然秩序相违背,最终都会被证明,这种创新注定是短暂的,必然会被淘汰。

 

在自然秩序的客观稳态、有序与神圣面前,我们人类应该保持一颗敬畏、崇拜与尊重之心,时刻用自然秩序的存在规律、法则来审视自身的行为与信念,并以遵循生态学、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准则。

 

对于那些违背自然秩序存在规律、法则的行为与信念,对于那些不遵循生态学、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行为与信念,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洞察与警觉,绝不能够去触碰,因为这没有任何侥幸与幻想可言。

 

后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生活内容、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之间良性循环、良性相融,方可长久,身体才能收获健康,血脉才能延续。敬畏自然秩序与生物多样性,依循自然天道,是一种生存智慧和生活方式,是一种世界观,更是一种价值观取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