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污名化的“让座”,背后是被曲解的规则

 居凡尘 2017-07-06

——本文约1626字,阅读需4分钟

据报道,近日一则“上海地铁一男子称太累未让座”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男子因未给抱孩子的女子让座被指责,但该男子则声称是大妈过分指责甚至拍摄他才引发冲突。

据报道他是因为当了一天的志愿者,觉得非常累,再加上这位大妈对他态度不好,所以才拒绝让座的。这让很多网民对其产生了同情。这一说法在警方发布的信息中也同样有所体现。

关于让座的争吵已经出现了很多次,这一次毫无例外地又分成了两队,不过由于这位大妈的强势,加之近期关于“坏人变老”的讨论,许多人反而支持这名男子。

但是纵观历次网络讨论,其实一个根本问题都没有说清:究竟让座与否该遵循什么标准?

北京时间“锐评”(微信ID:Btimelun)认为,让座固然是一项值得提倡的行为,但是这种提倡如今被某些人变成了道德讹诈,而如果让座的标准不明确,那么这种道德讹诈和因此引发的争论仍将继续。

实际上,目前已经出现对“让座”行为污名化的倾向,很多人一提“让座”就认为是讹诈,甚至明确表态自己绝不“让座”

锐评君认为,首先公共交通工具本身是一种公共资源,而这种公共资源的使用本来就是有其使用规则的。

一些交通工具上根本不设站立席位,比如飞机,因此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座位可坐。

但另一些交通工具为了考虑成本效率的问题,就区分了站立席位和坐席,比如公交车,还有些交通工具甚至提供了卧席,比如火车和部分大客车。

在每个人都有坐席时,显然不存在让座问题;而卧席因为成本大支付票价高,实际上通过票价区分了不同需求,因此通常也很少被要求让出;只有站席和坐席混合在同一交通工具时才存在让座的情况。

那么站席和坐席如何分配呢?在未通过售票方式进行区分的交通工具上,这种分配方式其实是遵循“先到先得”和“就近替换”原则的,这两个原则也是社会分配公共资源的一般原则。

假如你觉得这个规则不能接受,那么在有出租车等其他交通方式选择的基础上,完全可以选择有坐席的交通工具;相反,如果你上了公交车,那么这个基本规则就等于被默认了。

那么“让座”规则是怎么回事儿呢?

试想,当公共交通工具刚刚推出时,不可能一开始就规定了让座的规则,而是有一些乘客主动为其他乘客让出座位,那么这种做法被视为有同情心、尊重老人、爱护儿童行为进行褒扬。

然而当这种褒扬变成一种提倡时,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补充规则”,即在“先到先得”就近替换”之外出现的新规则。

但这种资源分配规则,并不是常态的,也并没有强制规定,而是作为一些特殊情况的补充,是通过日常规则使用坐席的乘客,在自愿的情况下将资源让给指定对象的做法。

但是当这种规则的执行者被认为值得褒扬后,一种习惯思维将规则本身同个人素质联系起来,于是结果变成了原因,“让座是有素质的体现”成了“有素质的人就得让座”。

而另一方面由于对被让座一方描述性的传播,被让座的群体被当成了“老幼病残孕”等大概率出现临时坐席需求的群体,而这一群体中的某些人则反过来认为自己获取坐席是理所当然的。

这种双重误解导致了现在一些采用道德讹诈逼迫他人让座的行为发生,而这种讹诈本质上其实是“抢座”而已,本身已经破坏了“让座”规则。

那么既然说清了规则层级,其实像上海这件事就很容易厘清了。

男子依靠“先到先得”或“就近替换”的日常规则获得了坐席,本身毫无问题;

抱小孩的妇女如果因为经济原因未选择带有坐席的出租车,那么她本身也认同了公共交通工具的日常规则;

如果她在中途觉得自己需要坐席,可以向他人求助,但是他人并无特定义务一定要执行“让座”的规则;

那位大妈逼迫他人让座,则是典型的利用“让座”规则“抢座”,表面上用热心肠遮掩,实属无理取闹,她才是规则的破坏者。

至于一些媒体和网民,对不让座的男子横加指责,或者赞赏那位大妈的热心肠,恐怕正是他们错误理解整个让座规则所致,而这才是将“让座”污名化的根本原因。

看明白了么?以后再碰上抢座的,可以跟他说清这里的道理。当然,前提是他得讲理。

文/北京时间评论员 梁千里

此文系北京时间原创稿件

转载需注明出处并保留署名

投稿邮箱:pinglun@btime.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