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碰瓷被抬走:对抗讹诈的“公共意识”为何很关键?

 云中公子 2018-10-15
有媒体报道,河南郑州一老太“碰瓷”保时捷车主时,被周围愤怒的市民“齐心协力”抬到路边。据悉,老太“要价”5000元,车主拿出500元欲让她爬起走人,一旁的市民看到后,拦住车主“给钱”的行为,称不能助长这种“歪风邪气”。于是,一场“讹诈事件”就被瞬间摧毁,所谓的“邪不压正”成功逆袭。

    坦白讲,对于“碰瓷”,“讹诈”的路数,早已见怪不怪。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绝大多数“碰瓷者”和“讹诈者”是摸准人们“息事宁人”(给钱)的态度,尤其对于那些穿名牌,开豪车的人,他(他)们更是气焰嚣张。所以,与其说是碰瓷者们“人性幽暗”,不如说是“给钱者”态度柔弱。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人们总是心存“不想惹事的逻辑”,才让“碰瓷者”和“讹诈者”有机可乘。如果,“碰瓷者”和“讹诈者”在具体的纠缠中,很难得到利益,想必他(她 )们就会收手。就如老太“碰瓷”保时捷被抬走事件中的围观市民所说:“不能助长这种歪风邪气”。只有“以恶制恶”,让他(她)们知道利害关系,才能彻底从源头上制止“碰瓷和讹诈”。

    当然,就老太“碰瓷”保时捷被抬走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实证了“公共意识”的关键作用。既然人们知晓碰瓷者属于“职业性”的,那么就应该站出来捅破事实,阻止这种讹诈行为的施展。过去,我们在谈论“碰瓷”和“讹诈”,总是站在道德的层面,对个体行为进行解构和反思。

    可实际上,就对抗“碰瓷和讹诈”,一个更为重要的力量却是“公共意识”的存在。我们可以试想,如若不是市民们的“齐心协力”,想必保时捷车主也很无奈,除却用钱解决,并没有什么好的方式,起码就现在的大环境来看是这样的。但是,当市民们站出来对抗时,似乎就让纠缠有了转机的可能。

    当然,我们所强调的“齐心协力”,主要不在“集体抬人”上,主要是人们的意识上。我们很容易能想到,如果“公共意识”中存在一种集体对抗的力量,那么类似的“碰瓷和讹诈”就会变得越来越少,起码在“对应的规则”完善之前,这应该算最好的方式,甚至这也是推进“规则完善”的一个进程。所以,就对抗讹诈的“公共意识”,这几点我们要搞清楚。

    其一:公愤这种力量要“常态化”,而非忍无可忍才出招。

    就如老太“碰瓷”保时捷被抬走事件中的市民所言,老太属于“职业碰瓷”,这次算是“公愤”被激发。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好像这是一次“小概率事件”,在“碰瓷”的层面上算是意外。所以,这不能算是“正义”的彻底胜利,也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邪不压正”。

    只有,当人们的“公愤常态化”,成为一种“公共意识”,或许才会对“碰瓷者”和“讹诈者”形成绝对的抵抗,要不然这仅算是一次侥幸的对抗胜利。事实上,我们很清楚,道德上形成的圭臬看似敏感,实则也软弱。这就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忍无可忍的地步,人们才会站出来保护道德的底线。

    但是,这种时候已经有些晚,因为很多人早已被坑过,被讹过。所以,要想有效的对抗的“碰瓷者”和“讹诈者”,就应该调低“公愤的阀值”,让其成为一种常态化意识。只要有不堪的行为存在,恶俗的事情发生,就要及时的开启对抗模式,而非被欺凌到面目全非的时候,才狼狈出招。

    其二:“息事宁人”的处世态度,容易激发弱势群体中的恶习。

    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都有对弱势群体倾斜的约定。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好像根本不在乎约定的“双向性”(权利和义务),这就导致“弱者有理”被滥用。如大都市里的“碰瓷和讹诈”,绝大多数时候,人们为了息事宁人,不浪费时间,才导致“碰瓷者”和“讹诈者”有生存的土壤。

    当然,我们也能清晰的看到,绝大多数“碰瓷者”和“讹诈者”也都是弱势群体。一般而言,老人群体中,类似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才会形成坏人变老的世俗认知。事实上,这种认知带有一定的历史决定论,并没有从眼下的环境中寻找解决之道。

    从某种意义上,这种认知属于一种“逃避性反思”,而非就事论事给出相应的解构。坦白讲,无论是历史性的遗留恶习,还是人性中的幽暗纠缠,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约束层面的羸弱。如果,“碰瓷”和“讹诈”的代价会造成负累时,想必也就没有人愿意在死皮赖脸的“当坏人”。所以,对于恶行的铲除,从长远来看最好的态度就是不要息事宁人,负责将会带来更多纠缠。

    其三:有对抗公共环境中恶行的意识,才能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以往的事件中,人们多数在抱怨“规则意识羸弱”。但是,就目前来讲,在规则意识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境下,最有效的方式是建立对抗恶行的“公共意识”,只有如此,才能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利益。如老太“碰瓷”保时捷被抬走这样的事件,就是一种很好的示范。

    这种集体行为,不仅仅是打击“碰瓷”和“讹诈”的过程,而且也是一种良性的引导。因为,在我们可触及的生活中,对于“莫管闲事”已经根深蒂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冷漠让很多人越来越孤立。我们可以试想,如若周围的市民不伸手,不站出来,想必保时捷车主必定需要“破财免灾”。

    所以,从根本上讲,只有每个人争取正义,心存规则,才能建立起更为良性的生活环境。在公共环境中,每个人只有站出来对抗恶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自己利益不受侵犯的局面。想必这些人们都懂,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能不能行动,这更为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