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辄四五百米高,中国的摩天大楼是如何防火的?

 老居民 2017-07-07

出品| 网易新闻学院

作者|须臾千秋,清华大学土木系建筑材料专业博士

2017年6月14日凌晨,位于英国伦敦西区的24层公寓楼“格兰菲尔塔”发生火灾。火势发展极其迅猛,难以控制,蔓延到了全部楼层,连续烧了十几个小时才全部熄灭。由于火情突然,楼内住户根本没有察觉和逃生的机会就已经被困在楼内,最终造成了超过八十人死亡,现场惨绝人寰。

业内人士说,英国人的建筑防火是非常有一套的。无论是建筑设计、建筑材料还是防火和消防措施,英国都走在世界前列。那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惨案呢?

杭州蓝色钱江小区

6月22日的杭州保姆纵火案,大楼过火面积不到房屋面积的七分之一,却用了1小时48分才扑灭,并造成四人死亡的惨痛结局,排除故意纵火的干扰,依然比较罕见。因这次大火,民用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在业内引发热议。而未来十年,中国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将达到一千多座。

难道建筑防火真的这么难做吗?火灾真的无法避免?这一切,都要从火灾的特点说起。

(一)室内火灾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会“轰然”爆炸

火灾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性问题。全世界每天会发生上万起火灾,,造成数百人死亡。可以说,火灾伴随着人类文明。然而,人类并不怕火,相反,是火将人类变得与其它动物不同。这是因为火对于人类而言通常是可控的。

在普通可燃物的燃烧(如烧炉子、篝火等)过程中,可燃物附近与周围环境通常可以达到动态平衡,燃烧稳定,燃烧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增减可燃物(如添柴、减柴)、增减氧气供给(鼓风)以及升降温度(浇水灭火)等方式来控制火焰的大小。


然而,建筑物火灾的习性与普通可燃物燃烧的习性并不相同。在室内着火的过程中,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房屋中许多可燃物,如纸张、衣物;以及本来不易燃的物品,如笔记本电脑、家用电器等,都会在高温的作用下释放出可燃气体。

这些物品虽然本身暂时尚未燃烧,但由于室内的环境较为密闭,物品受热释放出的可燃气体会逐渐积累,无法消散。当这些可燃气体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就会突然起火,并将屋中的可燃物表面全部引燃,场面如同爆炸一般。

轰燃会将室内的温度从不到200℃升高到超过1000℃。如果人们没有在轰燃之前从室内逃出,便很难幸存。

轰燃是室内火灾的标志性特征,破坏性极大。图片来自网络

(二)火是否会蔓延成了火灾,要看建筑本身

6·14伦敦大火,就是由于建筑外墙的保温材料受热释放可燃气体,发生轰燃,导致火灾无法控制。一旦轰燃发生,一切防火措施的作用都变得十分有限,可以说是“做什么都晚了”。

建筑物中每天都有火产生,房屋中的火也时有失控。但并不是所有的火都会成为火灾。火是否蔓延成了火灾,要看建筑本身的表现如何。一般来讲,建筑出现了以下三种现象中的一种,才算是发生了火灾:

1、丧失隔热性

某房间起火,烧得隔壁房间温度很高,房间里的可燃物也跟着起火了,于是火灾蔓延。这种情况下,建筑构件本身没有燃烧,火灾的蔓延较慢。

丧失隔热性

2、丧失完整性

某房间起火,墙壁被烧出了窟窿,于是火焰蔓延。这种情况下,建筑构件本身往往可燃,火灾的蔓延较快,后果严重。

丧失完整性

3、丧失稳定性

由于混凝土和钢材受热软化或破碎,建筑构件干脆失去了支撑能力,乃至发生倒塌。这种情况下,火灾已经无所谓是否“蔓延”,因为建筑物倒塌意味着彻底的破坏,内部的人员几乎完全丧失了生还的可能。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世贸大厦,被飞机撞击并起火后发生垮塌。

(三)防火应该怎样做:三条渠道切断火灾蔓延之路

要想遏制火灾,就要从这三条渠道上下功夫,堵住火灾的蔓延之路。

从火灾发生,到消防队赶到,再到控制住火情,这往往是一段“漫长的时光”。这个过程中,建筑物可以说是在和时间赛跑。为了防火,古往今来的建筑工程师们可谓煞费苦心。所以,到底该做些什么呢?这要一步一步地来。

1、加强构件+防火涂料,保证建筑物“坚挺”

火灾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建筑垮塌。一旦发生垮塌,那么万事皆休,一切都没有了。因此“防火”工作,第一步就是要想好在着了火之后,怎么能让建筑物依然“坚挺”。

于是,工程师们想到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把构件加粗。这样一来,即使大火将柱子烧坏了一部分,剩下的仍然能够支撑起大楼,不会倒塌。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有效。加强构件,还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即使不着火,对建筑的安全也是有好处的。

另外,在结构表面涂防火涂料,也可以增加构件在火灾下的强度,延长结构挺立的时间。

2、巧妙布局造成缺氧环境,阻断保温板的燃烧

但是,光有坚挺的结构是不够的。为了避免建筑丧失完整性、火焰直接蔓延,建筑材料本身不能着起火来。然而实际上,这在现实中很难做到,这是为什么?

原因就是,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并不能保温。建筑的保温材料大部分都是极其易燃的有机物。别说火灾,在施工过程中,哪怕焊接时的一粒火星蹦到了悬空的保温材料上,都会起火燃烧。保温材料遍布建筑全体,一旦参与燃烧,火灾就是整体性的,极为棘手。英国的6·14大火,本质上就是因为其外墙的保温材料参与了燃烧而加重,从而变得不可收拾的。

但是,保温材料却是建筑中一种不得不用的材料,这就给工程师们出了难题。

建筑保温材料通常极为可燃,但又不可或缺。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工程师们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巧妙的结构布置,使得在火灾中,保温板的周围的氧气会迅速被其它可燃物的燃烧带走,形成缺氧环境。这样一来,虽然保温板本身可燃,但因为缺少氧气,即使燃烧起来,也会迅速熄灭。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开始逐步推广使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布置防火门,将火灾限制在防火区内

除了墙体外,为了防止火焰沿着走廊等通道扩散,工程师们还在通道中布置了厚重的防火门。这些随处可见的防火门可以将建筑分成若干个防火分区。一个区域发生火灾,防火门和墙体可以将火灾限制在这个区域中,尽可能地保护其它区域不受火灾的殃及。

随处可见的防火门。图片来自网

除了以上提及的建筑本身的防火措施外,正确设置消防车道和登高救援场地等措施同样重要。毕竟,光靠大楼本身不可能永远支撑下去,最后还是要靠消防来解决问题。

(四)中国如何解决摩天大楼的防火问题?

摩天大楼的防火,与以上提到的普通大楼的防火又有不同呢?摩天大楼动辄四五百米高,而消防车的云梯高不过百米,实在“鞭长莫及”。摩天大楼内部常驻数万人,发生火灾时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疏散。因此,摩天大楼的防火,主要靠建筑自身。作为摩天大楼界的“扛把子”,中国是如何解决摩天大楼的防火问题的呢?

首先,是在内部设置消防水箱。

以广州塔为例,其塔顶540吨的阻尼器,实际上就是消防水箱。火灾来临时,这两个消防水箱居高临下,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两个小时的喷淋,为人员逃生提供宝贵的时间。

广州塔塔顶巨大的消防水箱。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塔内每一处都布置有消防管网,建筑内任何一处的起火点都会在第一时间被控制甚至消灭。

另一个重要的防火措施,就是设置避难区。

由于超高层建筑中人员逃离缓慢,需要在楼内设置避难层,供人员逃生过程中暂时避难。例如上海金融中心大厦有101层,其中设置了7个避难层。避难层的层高较高,布置空旷,可以起到隔绝火焰、容纳人员的作用。

超高层建筑中最独特的消防手段,是消防电梯。

在普通建筑中,由于电梯井是一条通畅的烟道,在火灾发生时,电梯严禁使用;但超高层建筑中,通过采用严格的密闭手段,可以让消防电梯参与到人员的撤离过程中,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幼病残撤离。

(五)建筑防火,光靠这些就够了吗?

当然是不够的。建筑防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许多个子系统相互配合。既要有建筑结构本身过硬的耐火能力,又要有灵敏的报警和内部消防系统,同时还要有外部消防力量的迅速配合。

此外,人员熟练的火灾应对和疏散能力也非常重要。但即便如此,防火也永远不存在万无一失。从根源上讲,还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时刻关注消防安全,在用火、用电时提高警惕,让火灾从源头上被避免。

作为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正寻求战略升级。「了不起的中国制造」专栏,力邀行业权威、资深玩家,呈现他们眼中的中国创新之路。

投稿请联系newsresearch_ntes@163.com,稿件一经刊用,将提供千字800元的稿酬。

--------------------

编辑| 于冉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