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需求 动机 自我实现

 yuliliping 2017-07-07
(上次演讲时写的,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需求产生动机,动机指导行为,行为获得来自环境的反馈,这种反馈又反过来影响人的与动机。这种循环公认的人类行为模式的范例,可以说,在我们所有人的一生中,几乎无时无刻都在不断地重复着这一循环,甚至可以说,这种需求、动机、环境、行为的四元互动组成了人类社会进程的基本单元。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自身,认识自我。那么对于需求的探讨会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首先有两点需要明确,一是人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出现在需求动机理论之中的,当一个人饥饿的时候,不是他的胃在饥饿,而是他作为一个人的整体在感受到饥饿,真正饥饿的人他的意识在想象食物,他的心灵在渴求食物,他的身体的各个机能都处于紧张状态以便当食物出现的时候他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它们。更何况,对于人的大多数需求而言,像饥饿这样明确的跟人的某一部分相关联的需求实占少数。如果说当我们断言某人的肚子饿了还有一定的道理可讲的话,那么说某人的心灵渴望爱情,就只能算是一种文学的修辞了。



二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平常我们所认为的大多数需求其实并不是上文提到的那种与人生休戚相关的需求,一般意义上认为的大多数需求只能算作是欲望。欲望是那些我们固有的本质的需求在意识层面上的体现。更多的时候,欲望是达到我们需求的一种手段,比如某人周围的很多人都买了Iphone,所以原本对电子产品不感兴趣的他也去买了一台,这里他的需求并不是iphone,而是不想自我感觉低人一等,可能是一种对于尊重的需求在起作用。所以重要的不是你的欲望是什么,而是你的欲望所指向的是什么,暴食者发病的原因往往是一些社会性的需求如爱,尊重,甚至更基本的安全需要受到了挫折,而不是因为他真的有食物上的需要。通过对许多行为的分析,行为分析学派和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总结出一个特点:欲望总是最终导向我们不能再往深追究的目标或者需要,对这些需要满足本身就是我们的目的,也就是说他们是指向自身的,而我们对需求和动机的探讨也必须是针对这些人类的终极需要。



明确以上两点后,我们自然产生了一些问题,哪些是人类的本质上的需要?这些需要有怎样的内部结构?他们的形成有怎样的特点?他们的满足或者匮乏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等等。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人的本质上的需要,没有生存一切都免谈。当对食物,性,休息,这的需要出现匮乏时,这些基本的生理需要几乎会压制住其他一切需要,成为最优先甚至是唯一的需要,就像我在上面提到的那个全身心的想着食物的人一样,他一定是饿坏了。甚至在许多环境中,长期缺乏生理需要上的满足,会导致人的世界观发生创伤性的变化,这类人即使回到了食物丰足的环境会认为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获取食物(泛指的),而忽视其他价值的存在,也即:人只为面包而活。但是要提醒一句,人只为面包而活不是谬论,但是只有在面包匮乏的环境中才有意义。当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这种需要就不再占据主要地位,而是成为一股潜流,让位给了其他更高级的需要。



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出现的是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类似,安全需要的匮乏会导致其迅速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这点在对婴儿和幼童的观察中尤为明显,在孩子的世界中有时当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增强时,前者甚至能够压倒后者占据主导。安全需要的长期匮乏也同样可以造成创伤性的人格改变,比如很多从动乱年代过来的长辈的价值取向往往趋向保守,偏爱固定居所,安全的定期存款,以及对新鲜事物保持回避和怀疑的态度等等。



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之后相继增强的是爱的需要和尊重的的需要,爱的需要具体指感情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具体指对于自尊,他人的尊重,社会地位,名誉等等的需要。和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一样,这些需要的长期匮乏是会致病的,可能很多人对此抱有不同的看法,关于这点会在下面讨论,这里只能说这两大类需要的挫折反馈的致病过程是极其缓慢但又不可忽视的,而这点恰恰为很多现代心理治疗师所忽略。



以上的四类需要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人类不可或缺的基本需要,和基本需要平行存在的还有两大类需要,分别是审美需要和认知需要,他们的匮乏同样会对人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只不过这两类需要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差异相对比较大,所以不做讨论。



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基本需要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存在,而是一个互相联系起来的整体。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开创性的意见:需求层级优先理论,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需求金字塔理论。但和多数人理解的需求金字塔理论不同,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的层级间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不同需求间的优先级并不总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原因有二:一是人无时无刻都存在着上述四中需要,即使某人今天吃的很饱,丝毫没有食物上的需要,但是在逻辑上和潜意识中他依然有这种需要,所以在我们描述需要的转换时不能说A需要得到满足,于是A需要消失,B需要出现。。。而只能说这个人原本的状态是80%的A需要和20%的B需要,在A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们的比例此消彼长。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满足和匮乏之间是一种共轭关系,即一种需要的满足可能会助长另一种需要的匮乏。二是一些高级需要在得到长期满足之后可能会即独立于其强有力的先决条件也独立于他自身的满足,也就是说他对这种需要的匮乏有了更强的抵抗能力,一个在其童年时期得到了充分的爱的满足的成年人,在其成年后在爱、感情这些方面会显得更加独立,也更能适应这些方面的挫折,这种健康的表现无疑是需要满足的结果。这种论断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艺术家或其他奉献于自己的事业的人能在忍受极大的物质匮乏的前提下仍能感到愉悦。



所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他的需要优先级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这并不是说那些把更高级的需要排在前面的人就更加高明。鉴于这种需要的排序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所以我只能说,再高明的心理学家也无法看穿命运的谜团。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需要的满足可以说直接决定了人性格的走向,这与弗洛伊德那著名的童年性压力导致性格扭曲的论断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弗洛伊德将性本能看作是更加基本的需求,而在我们看来,人的追求显然不止如此而已。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童年的性压抑是普遍存在的,但如果能在成人的理解和关爱下得到正确的对待,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出一个健康的人格。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说:一个健康的人,就是他的基本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前人的调查研究表明,人如果在其生命的某个阶段尤其是童年阶段得到了基本需要的充分满足,则这种满足会对其人格产生不可估量的建设性作用,一个在童年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真实的爱的孩子,到了他自己为人父母之时,会对孩子表现出更多的耐心,慈爱,理解和其他亲密行为,而反之则会表现冷漠,对孩子缺乏耐心,而且在遇到亲子关系的问题时往往显得无所适从。这种论断也佐证了上面提到的爱与尊重的需要的匮乏也会致病的结论。虽然更多时候这种病症是隐性的,不可描述的,但他们确确实实的影响了我们的性格结构。



关于需要的满足和人的健康之间的关系,马斯洛有一个恰当的比喻:甲在一个危险的丛林中生活了几个星期,他靠不时地遇到的水和食物勉强维持生存。同样环境中,乙除了能维持生存之外还有一支枪和一个可以关闭入口的秘密山东。丙除了有乙的条件外,身边还有两个同患难的朋友。丁除了上述所有条件之外,还是那个小团体里的领导者。上述这四个人依次被称为:勉强维持生存者,安全需要得到满足者,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者,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者。而且他们的健康程度是递增的。



这里有一点要说明,上面说的“满足”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有求必应。很多人会想到溺爱这个例子来质疑上述结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里我想提出一个我个人的看法,一边当父母满足孩子提出的很多要求时,常会错误的把孩子的要求错认为是对爱的需求,而把自己的给予当做是爱的表达。例如有孩子喜欢让父母抱着走,有的时候这的确是孩子在表达对爱的诉求,而另一些时候却可能源自一些非本质的需求。这个时候就要求父母对表象下的真实需求做仔细的甄别,虽然这很困难,否则就可能会出现所谓的“溺爱”。



于是,当我们把上面的论断推至极限,是否能得到以下结论:需求的完全满足等于理想的健康。这个问题还有待解决,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转向那些基本需求已经得到了相对充分满足的人群时,又发现了新的现象。



在这些健康人中,幸福度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对于那些不怎么幸福的人而言,我们很容易想到他们的痛苦和压抑也是来源于某种需求的匮乏。既然他们都是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健康人”,那么他们所匮乏的需求一定是某种比基本需求更“高级”的需求。



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哲学家察觉到了这种需求的存在。柏拉图在谈到如何培养理想城邦的卫士(这里可以理解为非常完善的人)时,他说:“根据一个人的天性,我们必须把与他们本性相称的工作分配给他,这样,当每个人只从事一向适合自己本性的工作,他就不会去充当许多人,而只是一个人,这样。城邦上下就会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许多城中之城。”(423d)他认为人生来就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灵魂素质适合打铁的,就必须去做铁匠,适合捕鱼的,就去捕鱼,适合种田的,就去种田,当然还有那些最优秀的灵魂,生来就有城邦卫士的素养,那么他们就去做城邦卫士。相似的概念在20世纪被哥尔德斯坦再次提出,其名为“自我实现”,即:“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使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个人,成为他所能成为的一切。”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在追求基本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之上,还有着一种向上的内在趋力,基本需要满足的越充分的人,这种内在的驱力越强大,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自我实现的倾向。关于自我实现者的表现,内容实在太多,这里只提供以下几个论断:自我实现指向丰满人性,人生是值得追求的,真正的工作是值得崇拜的,要从永恒的角度理解人生追求。



对自我实现和丰满人性的揭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高峰,也对人类的自我了解和进步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佐证。马斯洛将其置于需求金字塔的顶峰位置引出了一个问题:既然自我实现是凌驾于其他需求之上的高级需求,为什么他的挫折也会导致压抑?为什么他的力量如此强大?为什么马斯洛会将他放入需求金字塔?



对此奥尔波特的解释是,人的那种与生俱来的向上的内驱力,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控制的结果。也就是说自我实现的需求其实和爱,尊重,归属等需求一样都属于似本能的需求。这里的似本能是指:人类动物性本能在基因中的残存,似本能不属于本能,比本能要弱得多,往往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得以长足的发展,一旦受到来自社会、文化因素的压制就会减弱甚至永远丧失,但这种丧失和减弱常会带来无法逆转的负面影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自我实现并不是后天文化造成的,而是某种近乎与生俱来本能性的冲动。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在当代很多中国高校中,大学生明明大都得到了基本需要的充分满足,但仍然会经常性的焦虑,迷茫,无法感受人生的价值和乐趣,他们中的很多最后都成为了冷漠的虚无主义者,精英主义者,和利己主义者,这实在是让人痛心。



而这也正是我的落点所在。关于我们人生追求的问题。



相信在校园的范围内,不会有人在基本需要方面匮乏到极为严重的程度,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都是有资格也有动力去追求自我实现这一目标的。又由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健康人类突出表现出来的似本能需要,故而当我们逐渐偏离了这一目标时,迷茫困惑甚至痛苦接踵而至。这种困惑和痛苦不是从天而降突如其来的,而是一点点日久年深的累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和性格解构,最终影响到整个人生。我始终坚信,在任何时代宣扬理想的向上的态度都是不过时的,虽然有人会觉得在审美上和哲学上,这种态度常常流于肤浅和庸俗,但这不是这种态度本身的问题,须知在西方文化中酒神狄奥尼索斯才被奉为灵感的源泉和象征。



所以当人感到不快,不妨检视一下自己的航向是否仍然正确。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行进的人是不会被长久孤独和空虚所困扰的,他们的困扰之多只是暂时的。我们常常谈到人生意义的问题,人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要活,这个问题人类争论了几千年,也将继续争论下去,对此我甚至想在这里斗胆提出一个断言: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在于一次次的向丰满人性发起的注定失败但又意义非凡的冲锋。



当然,健康人的幸福感不止关乎于自我实现,还和人的内部整合有莫大的联系,不过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