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一生有7个层次的需求,最后1个决定你和别人的不同

 云嫣书屋 2018-01-31


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被满足了,又会出现一个新的。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他整个一生的特点。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马斯洛说人人都潜藏着七种不同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在不同时期的迫切程度各不相同,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第一动力。


不同的人,对这七种需求的偏好程度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对基本需求之外的高级需求,反应了一个人的物质层次和精神品味,以及他所能达到的高度。来吧,看看你对哪种需求更感冒~


——读文君


01:生理需求


毋庸置疑,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具体来说,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生理需要而不是其他需要最有可能成为他的主要动机,一个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对于食物的需要可能最为强烈。


当人的机体被某种需要主宰时,它还会显示另一个奇异的特性:人关于未来的人生观也有变化的趋势。对于一个长期极度饥饿的人来说,乌托邦就是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


他往往会这样想:假如确保他余生的食物来源,他就会感到绝对幸福并且不再有任何其他奢望;生活本身的意义就是吃,其他任何东西都是不重要的。自由、爱、公众感情、尊重,哲学,都被当作无用的奢侈品弃置一边,因为它们不能填饱肚子。


可以说,这种人仅仅是为了面包而活着。不能否认这类情况的真实性,但可以否认它们的普遍性。在大多数已知的社会里,处于极度饥饿的情况是罕见的,当一个人说:“我饿了”,他是在感受食欲而不是饥饿。


“人只靠面包活着”并不是谬论——但这只有在没有面包时才是事实。当面包充足,其他更高级的的需要会立即出现。满足了的要求不再是要求,机体的控制者和行为的组织者只能是未满足的需要。




02:安全需求


安全需要包括免受恐吓、焦燥和混乱的折磨,对稳定、依赖、体制、秩序、法律的需要等等。正如在饥饿者那里表现的一样,这个需要不仅对于他目前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对于他未来的人生观都是强有力的决定因素。


幼儿对于威胁或者危险的反应更为明显,他们根本不抑制这个反应。而我们社会中的成年人却学会不惜任何代价压抑它。因此,当成年人真正感觉到安全受到威胁时,我们可能在表面上看不出这一点


让一个普通的孩于来面临新的、陌生的,奇特的刺激或者情况,常常会引起威胁或者恐惧的反应,例如从父母身边走失,甚至在短时期内同父母分离,面对着陌生的面孔,看到不熟悉的事物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发疯似的依附于父母,这雄辩地证明了父母作为保护人的作用(且不说他们作为食物提供者和爱的提供者的作用)。


我们社会中的普通儿童以及成年人(在后者身上不甚明显)一般更喜欢一个安全、可以预料、有组织、有秩序,有法律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他所可以依赖的。


在世界上寻求安全和稳定的努力还有一些范围更广的方面,比如偏爱熟悉的事物,而不是不熟悉的事物;或者是已知的事物,而不是未知的事物。那种想用某一宗教或者世界现把宇宙和字宙中的人组成某种令人满意的和谐和有意义的整体的倾向,多少也是出于对安全的寻求。我们同样可以将一般科学或者哲学列为部分地是由安全需要所促成的。



03:社交需求


社交需要也可以称之为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拥有朋友,心爱的人,妻子或孩子,渴望同人们有一种充满深情的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他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作出努力。


我们必须强调的是,爱和性并不是同义的。性可以作为一种纯粹的生理需耍来研究。一般的性行为是由多方面决定的,也就是不仅由性的需要,也由其他需要决定,其中主要是爱和感情的需要。爱的需要既包括给予别人的爱,也包括接受别人的爱。


我我们社会的流动性,传统团体的瓦解,家庭的分崩离析、代沟,持续不断的都市化,以及消失的乡村式的亲密,都加剧了人们对接触、亲密、归属的无法满足的渴望,以及对战胜目前广为蔓延的异化感、孤独感、疏离感的需要。这一切又一定程度地导致了其他自发的、有目的的团体的迅遍发展。



04:自尊需求


除了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和较高评价的需要或欲望。


这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对于实力、成就、适当、优势、胜任、面对世界时的自信,独立和自由等欲望。第二,对于地位,声望、名誉或威信(来自他人对自已尊敬或尊重)的欲望。


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


然而这些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这些感觉又会使人丧失基本的信心,使人要求补偿或者产生神经病倾向。从对严重的创伤性的神经病的研究我们很容易明白基本自信的必要性,并且理解到,没有这种自信人们会感到何等无依无靠。


最稳定和是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声、声望以及无根据的奉承之上。



05:认知需求


我们知道,获取知识有一些消极的决定因素(焦虑,恐惧)、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根本上是积极的冲功:满足好奇心,了解,理解,对于知识、真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解释宇宙之谜的一成不变的欲望。


人类对于特大危脸会追根寻源并且做出解释,甚至对于危及生命的情况也不例外。对于心理健康者进行的研究表明,作为这一类人的特征,他们着迷于神秘的、未知的杂乱无绪的或者没有答案的事物。相比之下,他们对人所共知的事情则感到索然无崃。


了解和理解的需要在幼年晚期和童年期就表现出来,并且可能比成年期更强烈。满足认知冲动使人主观上感到满意,并且产生终极体验。在任何人的生活中,去认知、理解和了解新事物是一件令人感到欢快、幸福,激动的事情。



06:审美需求


在某些人身上,确有真正的基本的审美需要。丑会使他们致病(以特殊的方式),身临美的事物会使他们痊愈。他们积极地热望着,只有美才能满足他们的热望。


这种现象几乎在所有健康儿童身上都有体现。这种冲动的一些证据发现于所有文化,所有时期,甚至可追朔到洞穴人时代。



07:自我实现需求


即使所有这些需要都得到了满足,我们可以经常(假如并非总是)预料新的不满足和不安又将迅速地发展起来,除非个人正在独特地干着他所适合干的事情。


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就可以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这一术语是戈尔德斯坦首创的,它可以归入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


满足这一需要所采取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是大不相同的,有的人可能想由此成为一位理想的母亲,有的人可能想在体育上大显身手,还有的人可能想表现在绘画或创造发明上。在这一层次上,个人间的差异是最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