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疗法】隔药灸神阙治疗小儿脾虚泄泻

 369蓝田书院 2017-07-07



泄泻是由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便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发病多见,是小儿最常见疾病之一,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一般本病轻症预后良好;重症或治疗失时或失当,则易耗伤气液,可形成阴津枯竭,气阴衰败,阴阳两伤,以致转成慢惊风,甚至危及生命。久泻迁延不愈者,可引起饮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成为疳证。西医多采用抗病毒和抗感染药物治疗,广谱抗生素的滥用,易引发肠道菌群失调,致消化道功能紊乱。笔者发现脾虚泄泻患儿若配合调养和运用中医适宜技术隔药灸可明显促进康复。分享如下。

诊断标准

参照《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手册》和《中医儿科学》(江育仁)制定。

①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风寒,感受时邪病史;

②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或水样便,大便次数均比平时增多,每日≥3次;③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大便稀溏,色淡不臭,进食后腹泻,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舌淡,苔白;

④排除严重感染、严重电解质紊乱和中毒患儿。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小茴香6g,肉桂、丁香各9g,吴茱萸、白胡椒各5g。以上药物研成极细粉,过200目筛后装瓷瓶或玻璃瓶密闭备用。另备苦荞麦粉50g。


操作方法:取药粉1.5g加苦荞麦粉拌匀后,用生姜汁兑水,制成厚0.5 cm、直径2cm的圆饼,在药饼上用牙签穿刺数孔备用,将纯净的艾绒用手指搓捏成圆锥状如半个枣核大小的艾炷备用。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用75%酒精常规消毒脐部,先取上述药粉填满脐窝,再将药饼置于脐上,上置圆锥形艾炷灸之,2~24个月每穴灸5~10min,3~6岁每穴灸10~15min,以感觉温热舒服为度;灸后用医用胶布固定脐中药粉,药饼可重复使用。

隔日1次,连灸7d为1个疗程,如未痊愈,隔2d后行下个疗程,灸至泄泻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对不配合的患儿可在熟睡后施治。


注意事项

①在施灸的同时给予患儿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②在施灸期间注意保暖,避风寒,防止风寒内侵加重病情;

③饮食清淡,忌食酸辣等刺激性及煎炸食物。


典型病例

患儿,男,2岁,体重11kg,2013年9月11日就诊。1个月前因食不洁水果而致泄泻,在个体诊所输液及口服药物(药名、剂量不详)治疗后好转,半月前喝饮料后泄泻再次发作,在某诊所输液治疗6d,无好转,遂来我院就诊。刻诊:患儿每天排便9~11次,水样便,色淡不臭,食后即泻,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大便常规:黄色稀水样便,潜血(-),未见虫卵及白细胞按上述方法灸治1次后,每日大便2~4次,质变稠。治疗7d后痊愈,继续灸治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复发。

讨论

脾虚泄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儿脾胃虚弱,脾气不能升发,水谷运化障碍,浊清不分,混杂而下而成泄泻。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皆可导致脾胃虚弱。脾虚则健运失司,胃弱则不能熟腐水谷,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阳不升,乃至合污而下,成为脾虚泄泻。治宜健脾益气,胜湿止泻。方中肉桂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吴茱萸助阳止泻显示,小茴香、丁香、白胡椒温中散寒以止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促进食欲的作用,苦荞麦有理气止痛、健脾利湿的功效。生姜汁与苦荞麦二者合用,可增强苦荞麦健脾利湿的功效。


《针灸甲乙经》中载述:“脐中,神阙穴也。”《内经》早已提出,认为灸法与针刺治病一样重要,且能弥补针刺治病的不足,认为“针所不为、药之不到,灸之所宜”。神阙穴具有温补脾肾、回阳救逆、调理脾胃、理肠止泻的作用。《本草纲目》称:“艾叶纯阳也,可取太阳真火,可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功亦大矣。”由于隔药灸结合了药物的治疗作用和艾叶的温通作用,加之火的阳热属性及所隔药物的属性,通过腧穴经络,内达脏腑,从而达到气血调和、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隔药灸神阙穴具有疗效满意、简便易行、天然无害、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患儿容易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END

……插播一则消息……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