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秘笈| 辅助生殖技术之促排卵与卵巢肿瘤

 迷之迷迭香 2017-07-07

2017年广东生殖会议,本来想听听专家讲促排卵与卵巢肿瘤的相关关系的,其实会议安排也是要讲的,很可惜,专家没有讲,只是讲了促排卵和卵巢早衰的关系。为此,我查阅文献,看看到底促排卵与卵巢肿瘤是什么关系,现将自己查阅的内容公布如下:

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列第二位,其死亡率列第一位,尽管研究发现某些因素与卵巢癌发病有关系,但卵巢癌发病病因尚未定论。  


            

2006年苗青【1】研究山东省19所地市以上综合医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307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用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单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25个因素:接受过学校教育、经济状况好、排卵年延长、长时间放置官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多食肉类、甜食、脂肪、大便不规律、便秘、接触有害物质、精神抑郁、焦虑、精神紧张、性格急噪、精神创伤、一级亲属卵巢癌家族史阳性是卵巢癌发病危险因素。然而,未接受过学校教育、月经周期延长、婚后至首次妊娠间隔时间长、孕次增加、哺乳时间延长、产后停经时间延长、子宫或/和一侧卵巢切除、多食蔬菜水果、性格温和是降低卵巢癌发病危险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经周期延长、孕次多、多食蔬菜水果、和性格温和是保护因素.而使用IUD时间长、多食肉类和精神创伤是卵巢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得出了结论:卵巢癌的发病并非由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因素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目前卵巢癌病因主要包括下面五个【2】

一、遗传因素

目前认为5%-10%卵巢上皮性癌有家族史或遗传史,绝大多数遗传性卵巢癌和BRCA1基因突变有关,少数和位于13号染色体的BRCA2基因突变相关。

二、持续排卵

教科书上将未产、不孕、初潮早、绝经晚等列为卵巢癌的危险因素,多次妊娠、哺乳和口服避孕药列为保护因素。由此得出了一个持续排卵导致卵巢癌假说:1971年,Fathalla提出反复排卵导致的卵巢表面上皮不断受到损伤,而排卵破口需要通过细胞分裂、增殖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卵巢上皮细胞可能发生突变或使已发生突变的细胞增多,这样卵巢发生恶性转化的机会增加。

三、促性腺激素假说

认为卵泡持续暴露于内源性和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的环境可直接导致肿瘤产生,同时,随促性腺激素增高的雌二醇可能产生致癌作用。

四、激素假说

卵巢肿瘤组织上存在雌激素受体(ER),雌激素能够刺激含有ER细胞的增生;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能够增加卵巢癌的发生率。雄激素能使卵巢癌的发生率增加。研究表明雄激素能刺激荷兰猪卵巢内涵囊肿和卵巢上皮细胞的增生;以雄激素水平升高为显著特征的PCOS患者升高的雄激素可能导致卵巢上皮癌的危险性增加。

五、炎症假说

每次排卵都会伴随着白细胞的侵袭,一氧化氮(NO)和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血管的舒张,DNA的损伤和组织的修复。由炎性因子所引起的持续性损伤可能是OSE细胞转化成卵巢上皮癌细胞的重要因素。

目前的研究不孕治疗对某些卵巢肿瘤的发生是否起优先作用尚无定论。较多研究表明,不孕可能是卵巢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促排卵药物的使用与卵巢肿瘤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根据现有证据,还不能确定使用促排卵药物和卵巢癌之间有关联。随着医疗检查手段提高,交界性肿瘤发现率的提高和年轻化,不孕、诱导排卵和卵巢交界性肿瘤之间的潜在联系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大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或随访时间短,多数病例对照研究的结论是不孕本身增加卵巢癌的总体风险,而不是促排卵药物。

虽然大多数研究表明卵巢表面上皮视为卵巢癌的发源地.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学证据显示,输卵管黏膜是卵巢癌尤其是高级别浆液性癌的细胞起源,主要是伞端的分泌细胞,即卵巢癌的输卵管起源理论【3、4】,因促排卵治疗时对输卵管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否定了促排卵导致卵巢肿瘤的可能。


Tomao F【5】等通过分析2014年前报道的非个案报道的文献表明:1、克罗米芬使用连续使用1年能增加会增加卵巢肿瘤的风险,使用1年以下的卵巢恶性肿瘤的风险无明显增加;2、不孕症女性本身就是易患卵巢肿瘤的人群;3、所有目前使用的促排卵药物可能会增加不孕症女性患卵巢交界性肿瘤(非恶性肿瘤)的风险,但发病率低【6】;4、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否导致不孕症女性患卵巢肿瘤的风险就2014年的研究而言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的病例总结才能明确,而且就算患卵巢肿瘤的风险增加,其患病率也是很低的(76 /109969=0.0007)【7】;5、新型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如芳香化酶抑制剂可能降低不孕症女性患卵巢肿瘤的风险。

我个人从目前研究做一个小结:

卵巢癌目前病因不明,遗传、环境、精神、饮食等诸多因素参与卵巢癌的发生,不孕症女性本来就存在排卵异常,这些异常就有可能为卵巢肿瘤的高发原因或者是卵巢肿瘤导致了患者无法妊娠。除了连续使用1年克罗米芬会导致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增加外,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促排卵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但是可能会增加不孕症女性患交界性肿瘤的风险。


为了减少卵巢肿瘤的发生,我个人认为使用促排卵药物的时限及剂量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注意:CC连续促排卵治疗不要超过一年;明显超生理剂量使用促卵泡生成素(FSH)促排卵时建议应间断三个月后再考虑下一次促排卵,给予卵巢自我修复的机会;累计使用任何促排卵药物12个促排周期以上时一定要注意会导致卵巢癌的发生;卵巢肿瘤患者进行放疗或化疗会破坏卵巢皮质,对女性生育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这些患者应该尽可能早地采取措施保存生育能力,肿瘤治疗前促排取卵并进行胚胎或卵母细胞冷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8】。

【1】 苗青;孔北华.山东省上皮性卵巢癌发病因素分析——病例配对研究.癌症.2006.25(7):871-875

【2】 胡小玲(综述);朱依敏(审校) .促排卵治疗与卵巢肿瘤发生风险.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7.26(5):251-254

【3】 任春燕(综述);唐均英(审校) .卵巢癌的输卵管起源及预防性输卵管切除的价值.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2):1811-1813.

【4】 Kurman Pd,Shih leM.Molecular pathogenesis and extraovarian origin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shifting the paradigm[J].Hum Pathol,2011,42(7):918-931.

【5】 Tomao F, Russo G L, Spinelli G P, et al. Fertility drugs,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and ovarian cancer risk[J].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 2014, 7(1):51.

【6】 Rizzuto I, Behrens RF, Smith LA. Risk of ovarian cancer in women treated with ovarian stimulating drugs for infertility.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8:CD008215.

【7】 Siristatidis C, Sergentanis TN, Kanavidis P, Trivella M, Sotiraki M, Mavromatis I, Psaltopoulou T, Skalkidou A, Petridou ET.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for IVF: impact on ovarian, endometrial and cervical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Hum Reprod Update..2013;19(2):105–112.

【8】 张加苗;欧建平;杨一华.卵巢肿瘤保守性手术后IVF助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生殖医学杂志.2016.25(8):748-752.


柳先廉


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东莞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分泌组秘书。


在妇科肿瘤、阴道子宫发育异常、月经紊乱等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并能熟练运用阴道超声、宫腔镜及腹腔镜诊治妇科各种疑难杂症。经常受邀在全国多种学术会议上讲课及参与学术讨论。近10年来主攻女性生殖内分泌、不孕不育和辅助生殖技术等,并于2007年~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从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类辅助生殖的相关研究。熟练掌握月经紊乱、输卵管因素、宫颈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各种原因所致的不育不孕症的诊治方案,在不孕症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领域具有较高造诣。2011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进修生殖医学,2016年在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到2016年底共承担及参与省级、市级科研项目7项并获得东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专业文章10余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