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硬笔,赵佶PK王羲之,谁是好师父?●圆桌谈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7-07

来源?网络

编辑?黑土

校对?白云


主持人:近年来随着书法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都想先把字写好看。那怎样才能把字写好看呢?大家知道,“取法乎上”是我们对学习书法不容置疑的一个观点,也就是说,不论是简单的写好字、还是致力要成为书家,都要有一个高的起点,都得取法古人。 若只想练好硬笔这一面来讲,选徽宗的瘦金体和以“二王”为主的碑帖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以瘦金体为起点练硬笔,更符合当下刚柔并济的审美观点;也有人认为瘦金体就是美术体,实用性不高,要练硬笔写好字,应该选择以二王为主的守正碑帖为最好。到底哪个好?接下来我们圆桌见: 

 

欢迎各位今天参加我们「圆桌谈」。练好硬笔,选宋徽宗的瘦金体好还是二王碑帖好?欢迎各位方家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圆桌主题

 练好硬笔,选宋徽宗的瘦金体好还是“二王”碑帖好?

提问人:匿名



甲方观点

 练好硬笔,选宋徽宗的瘦金体好

发言人:松风阁


说到瘦金体,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宋徽宗,但一说到宋徽宗,我们还能联想到他的其他方面,比如他是个做什么都厉害,就是做皇帝不行的家伙,琴棋书画烧陶瓷,样样精通。尤其是他的瘦金体,可谓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书法历史。


与王羲之的书法相比,宋徽宗完全跳出了对方那种阳刚、中性、浑厚的书法风格,其书写的瘦金体形销骨立、斩钉截铁,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书写姿态,而这种书法,放在今天,也是十分大胆而难能可贵。最关键是,无论怎麽看,瘦金体都显得那麽美,书法只要看起来是美的,欣赏起来是赏心悦目的,给读者以美的享受的,那就一定是好的书法,就一定是受欢迎的艺术。 既然它美,它让人赏析悦目,那它就具备写好字的基本要求——美观。



宋徽宗的瘦金体,在用笔上颇学欧阳询的笔意,清瘦峭拔却又温文尔雅,干净利落,骨气丰盈。这也是历代书家对于书法的一般看法:任何创新都不可能脱离对于传统的继承。同时,书法从宋朝开始进入了一个注重个性与创作的阶段,强调“尚意”,崇尚自由而忽略法度。当时的苏黄米蔡四家的书法都各具特色。而宋徽宗的瘦金体形销骨立、斩钉截铁的结体与意味,都受黄庭坚的影响极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宋徽宗做了一个大胆却又不得不说是才华横溢的创新。这在讲求继承、复古的相对保守的中国书法史上显得尤其可贵。所以选择瘦金体作为硬笔学习起点,也是选择了继承古法和大胆的创新。



另一方面,瘦金体是书与画结合的成功典范,不仅对书法史更对绘画史有着深远影响。宋徽宗融合竹兰画法入书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丽姿态。这不同于盛唐气象恢弘法度庄严的楷书,不同于北宋讲求宏阔壮丽的山水画,其中蕴含的清新媚态或许与宋朝衰落有关,或许无法给人以华丽震撼之感,但却是一种个性与个人思维、情感的集中表达。这对此后南宋的文人画、元明的文人书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认为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于瘦金体的贬低实际上是受到了意识形态根深蒂固的影响;瘦金体应该当得起比它现在所拥有的更高的地位。所以,我方认为选择瘦金体更能激发学习者的个人思维,有助于塑造学习者的独特人格和审美意识。



此外,我方认为宋徽宗本人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却着实影响了中国书法甚至是文化的发展。他所拥有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书法进行了难能可贵的创新,更加在于他本人对书法的喜爱深深影响了他所在的时代乃至他之后的时代无论官方和民间对于书法(甚至是绘画)的态度;这对于书法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可以说有着重要意义。 瘦金体具有别具一格的魅力,选择它作为写好硬笔的临摹对象,不仅取其美,更取了它的创新意识和独特魅力。在当下这个多元化和创新型统一的文化氛围中,瘦金体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更符合现代审美。


乙方观点

练好硬笔,选二王”碑帖好

发言人:砚濡轩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但凡是书法票友或者爱好者,都会知道,要学习中国书法,必须临摹,而临摹有两条主线,一是临帖,一是临碑。而帖学主要的源头就是王羲之,到了唐朝,无论是虞世南,还是褚遂良、欧阳询等大书法家上都将王羲之的书帖作为楷模,一直传承到今天,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历史上的地位一直在金字塔顶端,不可撼动。


王羲之是在守正上无人可超越的,也就是说,王羲之的书法一直是最正统、最为绝大多数文人所推崇的,也是一直作为高山仰止的丰碑对待。即便瘦金体再漂亮,宋徽宗在书法上的成就也是难以超越王羲之的,虽然出奇能够制胜,但是没有守正,怎有出奇呢?所以,要练好硬笔,最好的选择还是选“二王”碑帖,大众的、正统的就是正确的,好的。



二王”沿袭下来的传统碑帖,单字拿出来品鉴,也都具有沉稳内敛的蕴含,它更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内敛中庸的思想。但瘦金单字重心高,笔画锋锐修长,这导致其有明显的两个缺点:一是锋锐太过,少气劲,内力稍逊,导致结体成篇后不若二王碑帖有种一气呵成浑然天工的气度。二是技巧单一,变化易尽。美感外露,这就注定这种字体不可能有如兰亭集序二十“之”一般气韵不一的写法变化,显得很是僵死。对于初入书法,想练好字的人来说,肯定是内蕴和传统更符合他们入门的基础,有助于他们打好基础,步步为营。

 


“二王”并称,书风堪为经典,代代相传而不衰。无论是王羲之也好,王献之也好,他们在书法创作中,贯穿于他们书法精神的就是“创新”二字,这就是他们的共同点,也是“二王”书风的精髓。“二王”历来被视为帖学“正宗”、经典,实际上,在“二王”之前也有正宗,也有经典,其后被“二王”取而代之,故“二王”的意义和价值,除了完善日后成为经典样式的新风格之外,更在于其汲取营养的虔诚和不拘陈法的创造精神。这种创造精神是宋徽宗创瘦金体无法比拟的。故而,选“二王”碑帖学习,取法才更高,更是选择了真正的继承与创新。



另外就“二王”整体书风而言,大王灵活,小王神俊古今独绝,王羲之的新体到了王献之手中得以充分发挥,使之更有个性,更有强烈的特征,创造出典型的、完整的艺术形象,笔性墨意跃然纸上。


二王书风是就是书法史上的经典,学习书法我们就应该专注于经典,在经典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走的更远,更好。所以不论是硬笔还是软笔,学习书法,都应以“二王”碑帖为主。当代很多硬笔大家的成果都是出自于“二王”沿袭下来的碑帖 ,成功的案列更能证明选择“二王”碑帖作为学习对象的正确性。


好了,今天的圆桌谈就到这里了,相信正在观看的您,也有很多想法,所以尽快留言参与我们吧! 

你的留言不只代表你,也代表一个群体。

留言。参与。见证者……


学书法很多疑惑很难解?推荐●问问方家。学书法少走弯路!




精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宣纸手卷

厂价直销¥68

7天无理由退

优质粉彩宣纸+高温锦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