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企业,真的是“钱聚人散、钱散人聚”吗?|商业实践问答

 黄國清 2017-07-07



如何凝聚人心


学员: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心的凝聚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常说“钱聚人散、钱散人聚”,但有时钱散了也不一定得人心,况且我们也不能总是使用这种方法,到底怎样才能让企业的人心凝聚在一起,怎样才能激活这种无形的力量呢?

白老师:假定我们是一个三十人的团体,大家选出了一个领导,这个领导者很傲慢,很吝啬,很狭隘……那“八颗心”(怠心、忽心、躁心、妒心、忿心、贪心、傲心、吝心)他全都有,你觉得我们继续跟他走下去的可能性会有多大?答案是很小,对吗?

 

换个角度讲,如果大家推举的领导,他没有那“八颗心”,有的是质朴、纯粹、空灵、庄严的心灵品质,他心中想的都是如何带领大家,共同打造更具意义的事业,让每个人都得以成就,那我们继续跟他走下去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人和人关系的本质是心与心的链接,人心凝聚起来确实是无形的巨大力量,但如何凝聚,要靠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心有没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把大家的心都吸引过来?这才是凝聚人心的关键,尽管与金钱有关系,但没有太大的关系。



如何远离不靠谱的应酬


学员:虽然心里认为参加应酬不过是拘于人情世故、浪费时间,但不去的话就要找借口说谎,该怎么办才好?

白老师: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盛情难却的时候,明知道这件事没有价值,为什么还是要去参加呢?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自信或者自信不足,所以需要参加各种圈子来维持自己的自信。


今天我们学习阳明学,自己的能量提升了,心明眼亮了,既然知道参加应酬,和某些人在一起不会有任何的价值,那我们就要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生命的时间。


我们当然不能说谎,不能讲妄语去欺骗别人,但假如我们真的把学习阳明学看作很重要的事情,当别人邀请我们参加晚宴等活动时,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我要学习一份重要文件,或者我要提交一份重要材料,《道德经》难道不是重要的文件吗?学习心得难道不是重要的材料吗?

 

无需更多解释,只要我们内心真的认为,与古圣先贤对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它就不是谎言,而且还会给别人带去一份正能量。我们学习阳明学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量与智慧,随着学习的深入,相信大家自然会有更加合适的方式,表达好自己的意愿,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尊重他人。



如何学以致用


学员:在企业中召集高管及员工学习致良知,但随着学习的进行,感觉越来越偏向知识的获取,遇到具体事项和问题时,无法将阳明学应用其中。请问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白老师:有位企业家说过这么一句话:以身作则不是影响他人的重要手段,而是唯一手段。


心里装着这句话,再来看企业内部学习致良知的问题。我们有一份学习的热情,并愿意将之传递给我们的高管和员工,这固然是一件可贵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还没有将所学的内容消化透彻,就开始急于向员工传达,那他们获取到的难免会是文字,显露出来的也自然会是文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几件标志性的事情,让员工们知道何为致良知。四合院有几位企业家,他们在学习致良知后,有的为员工建立了专门的医疗基金,有的减免了加盟店的部分费用。


在这里,我有个小建议供您参考,如果企业有自己的报纸,或是其他内部沟通媒介,不妨开设一个小栏目,叫“我的致良知之旅”,用它来记录您个人的每日一事。比如,您可以开诚布公地告诉大家,今天对某个客户说了谎,对公司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也可以介绍您感动客户的经历等等,将您学习致良知后点点滴滴的行为,真诚地传达给员工及身边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去说话、去证明,向大家展示一个依良知而行、学习阳明学的企业管理者,是如何去为人处世、工作生活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变化而为。四合院学习法所要求的读原文、打卡、写感悟,还是请务必坚持。当自己率先成为一个现实中的致良知领导典范时,相信这份极大的正能量,可以去影响更多的人。

 

没有人能够拒绝一个真正对他好的人。作为企业领导者,只有当我们真心实意想对员工好时,才能真正地将致良知传递给他们。



每日推荐:

①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② 怎样判断员工能否担当重任?

③ 末位淘汰是否与致良知相矛盾?




微博:@致良知四合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